88看书>仙侠修真>聊斋仙境>第358章、再作死

甩锅甩的这么自然,这绝对是亲爹,没跑了。但凡是个外人,也不会这么自然。

生儿子干吗?养老、甩锅。他是王爷,养老有朝廷,用不上他。甩锅正合适。而且这本就是儿子的锅,不是吗?

然而,如果这有用,世上也就没有不讲道理的女人了。心疼儿子的娘,哪个跟你讲道理。

“你没有办法?嘴长在你的身上,你不会不说话?孩子有个闪失,我,我就不活着!”老王妃哭得稀里哗啦,赵允弼被弄得一点脾气没有。

因为根本说不通。如果他说了实话,这是他打算让儿子立下功,好回来的手段。老王妃绝对会喷他没用。一个郡王还要儿子拿命去拼。

至于立功的正当性,正大光明……这是问题吗?

反倒是赵宗景有点没心没肺:“娘,你听孩儿说,说龙王多可怕,也未必!你看看,这龙王除了在天上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再者说,唐朝那会儿,魏征魏大人,睡个觉,便把龙王斩了……”

老王妃把脸一沉,“胡说,那魏征魏大人那是天上的文曲星,有神灵庇护。自然斩的了龙。我儿年纪轻轻,从来没出过远门,一下子就要走几千里,跑好几个月,还要到蜀地去,娘怎么能放心!”

“你这叫慈母多败儿!”赵允弼听不下去了。怎么着,自己的儿子连蜀地都去不了?这得是多无用?老王爷把眼睛一瞪,“畜生,我问你,真的敢去?”

赵宗景用力点头:“孩儿当然敢去!”

“你记着,你是皇天贵胄,身上流着赵家的血液,哪怕丢了命,也不能丢人!如果你半路后悔了,怕了,逃了回来。就是官家不追究,爹也要亲手打死你!”

老王妃直接急眼了,你个老混球,还要打死儿子,我现在就不活着了!

老王妃可不管老王爷是出于什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她只知道老头子要打死儿子,她这个当娘的就绝不同意。

就像赵允弼把赵宗景赶出府这事一样。赵允弼确实是因为儿子干的混账事,所以病了。

但老王妃不是。老王妃病了,是因为儿子被赶出了府。

老太太着急,可是赵宗景却第一次露出了笑容,老爹居然自称是爹了,几个月的冷战算是有缓和的迹象了,赵宗景长长出口气。

他们关系好了,赵宗景才有继续作死的底气啊!

娶王妃!

是的。就是娶王妃。他一开始的目标便是沈月娥。只不过是阴差阳错,又或者说是被坑了,所以娶错了新娘。

乍一看,他重娶是正大光明的。然而事实上却不是,大宋的正妻是受法律保护的。宋朝女性的地位:不仅可以主动离婚,还能自由改嫁。

这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打仗是要死人的,而且以大宋的两条腿怼北方的四条腿,一死便是成建制的死。

乍一看,这似乎应该保护男人才对,但是不行,宋代军人社会地位低下,谁会保护一帮子囚徒一样的汉子?

那么死的人多了,没了男丁,缺少军士怎么办?

再生啊!后世的苏维埃都玩的出英雄母亲,宋人也懂。范仲淹订立的《义庄规矩》规定:“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附录]对再嫁女子的资助优于男子再娶。

如果以为古代只有丈夫单方面的“休妻”,而没有双方都同意的离婚,那就想错了。古代也有离婚,法律上叫作“和离”。在宋代,和离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妇女主动提出离婚的诉讼也不鲜见,以致宋人应俊感慨:“为妇人者,视夫家如过传舍,偶然而合,忽尔而离。”

北宋河间府的风俗,对守寡的女性,“父母兄弟恐其贫穷不能终志,多劝其改节”,并无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宋人丘浚《孙氏记》写到一位年轻女性孙氏,初嫁一轻狂少年,再嫁老秀才张复,三嫁官员周默。三嫁的经历并没有影响她受封为命妇。

虽说人家不叫英雄的母亲,这会抬高武人的地位,但是人家就是奔着这个来的。抬高女性,多嫁多生,从而也就没人去注意死掉的军伍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已经有了正妻的赵宗景想打沈月娥的主意,绝对可以称之为作死了。

无他,人家有法律支持,有政治需要,不要说一废材流的郡王,就是单字王也抗不住。

“爹放心吧,孩儿不会丢人的。”

这可是有关自己的幸福,赵宗景是说的斩钉截铁。

看到这么有担当的儿子,赵允弼是老怀大慰:“嗯,如果你能回来,爹的王位就是你的。”

怎么看,也比自己躲了的儿子们要出息。

赵宗景咧嘴一笑,“爹,你犯糊涂了,我这个王位是自己挣来的,你的位置还是留给弟兄们吧!”

老怀大慰,真的是老怀大慰。

赵允弼终于哈哈一笑,“是啊,真是想不到啊……小兔崽子,这样吧,你回来,爹答应你一件事,你看怎么样?”

“当真?”赵宗景当场便燃了。他,等的便是他爹这一句。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赵允弼笃定说道。

孩子有担当了,当爹的自然不会再捆着,绑着。甚至赵允弼已经做好了承认一歌女的准备。然而……

“那可太好了,孩儿想请爹爹答应,让月娥儿进门。”

“月娥?她是……”赵允弼一时没反应过来。景儿的妻室是叫月娥吗?我为什么不知


状态提示:第358章、再作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