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些,黄一曦开始料理鱼,马面鱼比较简单,买的时候老板已经帮忙杀好,去皮,只有巴浪鱼要自己收拾。
半斤巴浪鱼刚好八只,黄一曦不只去头去肚,怕两个老人看不到,她还把鱼刺去掉,免得老人吃的时候不小心被剌到。
白水州人做巴浪鱼,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香煎,热油下锅,将巴浪鱼煎到两面金黄,再淋上酱油水,煎好的巴浪鱼肌理结实,滋味深长,咀嚼起来特别有劲。
黄一曦也爱吃香煎的巴浪鱼,不管是稀饭还是干饭,只要有这道菜,能多吃大半碗饭。
可是考虑到两位老人的牙口,她还是用清蒸,将巴浪鱼用盐稍微腌制一下,平铺上盘子里,再将切好的姜丝铺在上面,淋了点黄酒。
此时另一个锅的水刚好烧开,放入腌制好的巴浪鱼,黄一曦看下时间,巴浪鱼小,只需要大火蒸10分钟。
这边鱼下锅,那边黄一曦将鱼丸、马面鱼还有老蛏再清洗干净,老蛏性寒,加点姜末,放点盐巴,加入地瓜粉。
然后将蔬菜洗干净,地瓜叶去枝,青葱切碎,至于丝瓜,得要用的时候才去皮,免得变色。
做好这些,红烧肉也好了,黄一曦将红烧肉里的八角等调料挑出,装碗,洗干净锅,烧干水。
这时刚好10分钟,黄一曦扯了两张厨房吸油纸,取出蒸好的巴浪鱼。将蒸鱼水倒掉,铺上葱花。
将烧干水的锅下油,爆香葱头,淋入鱼盘,加入两勺刚才小碗放在旁边一起蒸鱼的豉油。
油锅内的剩下油葱也不浪费,直接加冷水放入鱼丸,等煮开后加丝瓜和蛏羹再放点葱花,就是一道美味的汤。
这个时间另一锅刚好煎马面鱼,煎过马面鱼的锅刚好炒地瓜叶。
做这些事的时候厨房是敞开的,两位老人轮流经过观察,看到孙媳做事有条不紊,统筹安排,满意地点点头。
中午的饭桌上非常丰盛,小鱼干蒸好倒一点酱油,咸中带一点点甜,很下饭,红烧肉也是如此,新鲜的马面鱼煎得两面金黄,放了一点点盐巴,香得喷鼻,面条鱼做的鱼丸汤,放了丝瓜和蛏羹,弹滑鲜美,又清又甜。还有那道地瓜叶,吃起来比空心菜还嫩。
菜都不贵,味道虽非大厨能比,但却有传统的味道,却让一向讲究养生的商爷爷破天荒地吃了满满一碗饭还要再添一点,商洛宇则闷头吃了两大碗。
“我已经很多年没吃过巴浪鱼了,小时候家里穷,就算靠海边也吃不起,只有巴浪鱼偶尔能吃下,后来在闽截止东部生活山里生活,海鱼极少,退休后京都和白水州两边住,京都那边没有巴浪鱼,在白水州,你妈看不起巴浪鱼,从来不买,嫌粗皮糙肉,价钱低贱,嗤之以鼻,还有地瓜叶也不吃,说是喂猪的。”
老人如孩子,刚才还嫌黄一曦,现在忆苦思甜,又一口一声乖孙媳了。
即使是这样,黄一曦也很谦虚,“我听我爷爷说,巴浪鱼之所以不贵,是因为个小产量大,还有这地瓜叶,和以前喂猪的地瓜叶不同品种,这种地瓜叶,是吃叶子的,下面只有根,不长地瓜。”
黄一曦回老家后经常和爷爷黄志新唠嗑,潜移默化中学了许多平时用不上的知识,但现在和两位老人聊天却很合拍,时常让两位老人耳目一新。
印象好看什么都是好的,尤其是看了黄一曦也跟着吃了一碗饭,商奶奶很高兴,“能吃是福,好吃好生养,奶奶呀,最不喜欢那些不吃饭的纸片人,风一吹就倒。”
商洛宇郁闷地扒饭,早知道这两位老人这么好哄,他早就应该带回来一趟了,说不定现在婚礼都举行了。
吃完午饭,两位老人先去休息,商洛宇和黄一曦也不闲着,一个洗碗收拾好厨房,另一个把地板拖一遍。
收拾好碗筷,黄一曦又拿起抹布,擦洗家具,顺便参观一下楼房。
番仔楼外观虽旧,但里面看起来应该是重新装修没多久,一问商洛宇,果然如此,他担心两位老人和妈妈合不来,担心他们独居,回国后重新装修过,尤其是浴室四周的墙壁上,都安上把手。
等两位老人午休起来,整个家干干净净,井然有序。
再坐下来泡茶的时候,两位老人一改早上的态度,商奶奶摆手让商爷爷坐到另一边,招呼黄一曦在身边坐下。
商爷爷乖乖让开,坐到对面去与孙子坐一起。没有一点生气,眼里看黄一曦都是笑意,看哪里哪里满意,干净、利落、不花俏,回头给孙子一个不错的眼神。
下午茶再配上一小块榴莲千层,商奶奶的眼睛更柔和了,“爱吃榴莲好,爱吃榴莲有福气。”
商洛宇的妈妈不吃榴莲,也不许老人在家里买榴莲,老人早就窝了一肚子气。
黄一曦乖巧地坐着,对商奶奶和商爷爷嫌弃儿媳妇的话从不发表意见,不要以为隔辈亲,也不要认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要知道家人相处久了,矛盾也会多,哪一天要是老人看她不顺眼,再追究这些,她就里外不是人了。
反正她没有入商家门的压力,两位老人和蔼,她就敬着顺着,两位老人不喜欢她,她就敬而远之。
如果商洛宇知道黄一曦此时的想法,只怕更懊悔了。
她越这样有分寸,两位成精的老人越高兴,商奶奶看着黄一曦脸上能笑出花来,“不要叫商爷爷商奶奶了,直接叫爷爷奶奶,不要带商啊商的,都是自家人,不用生疏对吧,老商,你去把我抽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