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恐怖悬疑>抗日之黑枪小三口>第二百一十二章 100部队(二更)

三人又往前走了一段路,离铁路远了些,就准备插到军营后面的村庄一带,再往前走。

这一带没有追出来的日军,三人稍有点大意了,从地垄边走的时候没有随时把身形放到阴影里,在月光下露出来晃动的身影。

可偏偏这个军营的哨兵在远远的地方就看到人影,他立刻端起枪来。

黑夜里瞄准时准星是发虚的,他在那里调整了几下位置,就见三人的身形走进了草丛后面,不得不先开上一枪示警。

二丫立刻找了个位置架起枪来,在军营里找了一圈,没看到刚开枪的哨兵,却找到了听到枪声跑过来的另外两个哨兵,她当当两枪打了过去。

这两个哨声兵被dǎ dǎo在原地,那个开枪示警的哨兵反而没有被打中。他躲在刚才射击的地方听到了二丫大概开枪的位置,又一枪打了过来,这就是找死了,被二丫一枪dǎ dǎo在地上。

三人见位置暴露了,就慢慢的往村子方向潜行。

军营营房里面跑出来一大群士兵和日本人,他们看到三个哨兵倒在地上,有枪的立刻端了起来,没枪的就站在边上嚷嚷着,四处找着可疑的地方。

王南看不能善了,三人就顺着条小水沟往军营方向潜行,在离这些有人100米左右时,突然站了起来,在20响威力很勉强的距离上,向这些人扫了过去,二丫在他身后不远的地方用bù qiāng对有危险的人开始补枪。

等王南扫射完了,对面有几个躲过一劫的日军就要往王南这里开枪。

可李秀端着sàn dàn qiāng在等着哪。她见到哪里有人影活动,就打过去一枪,她五发子弹打完后,整个军营静悄悄的,活的死的连个人声都没有了。

三人这才慢慢潜的往村子边潜行。

后面车站那边的士兵都在往这边跑过来,没等到村子里,车站方向追过来的日本已经远远能看到身影忽显忽隐的排成排向这边追过来。

王南看了下四周的位置,村子和军营的四周都是庄稼地,他只有两个选择:一个藏到村子里,另一个倒也是简单,潜到这个军营里。

三人仔细看了下军营,发现边上有一大长排房子,其他方向的建筑都是散开的,象个工厂一样,这一面的哨兵一个也没看到,应该是在刚才被dǎ dǎo的那堆人中。

王南就小跑近铁丝网处,看了看一人多高的铁丝网,让两个女人把背放下来,他托着二丫跃过了铁丝网,又把李秀托到木桩上,让二丫在那边接了过了。

再把三个人的背囊都丢了过去,自己这才跳过去。

两个女人背好背囊后,就换上了毒阻击枪。

王南看了死气沉沉的军营,费劲脑汁的想了半天可以躲藏的地方。

二丫对着他指了下房顶,王南突然想到了房顶和棚底之间的地方。

三人找了间房头,听着这间房里面没有人声,王南把两个女人又托上了房顶填锯沫子的洞里,三人就躲在这棚顶上听着外面的声音。

东北的平房,房顶多是三角架顶梁,三角架的底会钉上木板,上面铺上锯沫一类的,用以冬天的保温。

这片建筑是日军新盖的,锯沫正是喧腾的时候,三人在里面做了些痕迹清理就躺在三角房架子的后面,用锯沫埋在身上,静静的等着日军搜查。

日军在东北有两支细菌部队,一支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另一支知道的人不多,叫100部队。两支部队在大连都有分支,现在王南进入的就是100部队的大连驻地。

这片建筑物里有着全套试验和生产的设备。每隔几天就有闷罐车拉进来朝蒙苏的人员进来试验,有时也会有中国人拉进来,进来的这些人最终都会进入这里的焚烧炉里。

从夜里到第二天的上午,日军把这一带翻个遍也没找到三人,这个营区里的人也在自己的地盘上四处翻找,也拿着梯子上了房顶,用5节加长手电筒,仔细的看了半天。

在这趟平房棚顶的中间位置放了几个倾倒锯沫后留下麻袋,在手电筒的光柱下很象人影。一个小个子士兵站在入口后喊了半天,随后拿着手电筒飞快的从连接三角梁的横梁上跑了过去,穿过了三人躲的位置。等看清了是烂麻袋,才大声喊着解决了警报,又从另一头爬了下去。

王南三人长出了一口气。

大队的日军在反复搜索后,认为王南三人是穿过村子往远处的山区跑了过去。夜里山区方向没有日军堵截,这种可能性非常的大,就在中午时,大部队呼啦啦的往山区方向开了过去。

三人躲到的晚饭时间,先是闻到了饭菜的问题,又听到不少日本人在说话。猜得出他们所在的这片房子离日本人吃饭的地方不远。

王南从房头探出头来四处看了下,这军营已经恢复了日常秩序。

他先跳下了地面,看到铁丝网边上又站上了哨兵,前面吃饭的房间里大概有二三十人,后门离他这里有三十来米的距离,正好是哨兵看不见的死角。

就让两个女人跳下来,他接住后,三人躲在墙角这里。

他一手拿刀一刀拿着小阻击枪,两个女人都拿着小阻击枪。三人看了下四周,日军正在吃饭,军营连个活动的人影都看不到,就跑到了那后门处。

王南探头看了下,里面吃饭的都是不带武器的日本人。

就计算了下,让两个女人准备好备用弹匣,把背囊放下来,他起身先从那个吃饭的地方的后门冲了进去,一直到跑到前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二章 100部队(二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