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的瞬息万变,总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崇祯皇帝一死,意味着大明王朝将一去不复返。谁都会想到深得民心的李自城的“大顺“政权会顺应民意,主天下沉浮,理所当然。然而,杀入北京城的李自城的部队狂妄到惨无人道,无恶不作,与先前的秋毫无犯,替天行道,简直判若二致!兴许是老天觉得受了李自城的愚弄,让天下主人另选其人吧,而天下却因为一下叫“陈圆圆“的女人,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当明朝镇守锦州大将吴三桂在竭力的与清兵抗衡,守护着边关的时候,传来了他心爱的女人陈圆圆被李自城的部下刘宗敏掳走,和家父吴襄被杀的消息后,立马与清兵联合杀入北京。便有了吴伟业那流传至今的那“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圆圆曲》。清军本来计划着数年才攻入北京的,没想到一入关便以催枯拉朽之势仅用了四五十天的时间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率部傲然地占领了北京。吴三桂的用情太专,过于真爱,留下了世人的唾骂与非议,而得到的是清朝的那唾手定乾坤的那份洋洋得意!要说红颜女人是“祸水“?她让万千的将士死于非命,要说红颜女人得尊贵,她的一次波折骤然雄起了一个大清王朝!这是否是一种真爱的力量感动了上苍?还是一种时势使然的注定?
任浚回故里后才知道了自己在逃亡中已被崇祯贬职池州,和皇上已经驾崩的消息,听到这消息后任浚便失声痛哭,他为崇祯的倾心竭力,无力回天而哭?为自己官至为民的梦断而哭?清朝已经在北京建立了政权,预示着从此满族人开始统治中国,汉族人统治中国,百姓都如此栖惶,那么满族人来了老百始还不愈加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因为汉族人从来就与他们同一血脉,一百杆子也搭理不着?其实这是每个老百始存在的担忧。任浚开始思量起未来百姓的命运来。
一天来了几个骑马的,找到了任浚家里,拿出了一封书信,说是原山西总兵姜镶赞赏他的才能,要请他出山反请复明的。任浚拿出书信,见姜镶写得振振有词,铿锵有力,不禁冷笑了一声“一个叛变,出卖了明朝的人,还要反清复明,简直天大的笑话!回去告诉他,早知道他和项煜投靠了李自城,别做些沽名钓誉的事,不知羞耻!我从此耕田种地,休来打扰!“尽管任浚回答的干脆,利落,可是他们回去后又来了,而且有不去他们就不走的架式,好歹把他们打发走了。任浚知道他们还会来的,便隐居到千人洞的庙里。他见洞里钟乳林立,纷繁各呈,蔚为壮观,感造化之神秀,觉暑地之清凉,洞壁上那二十三尊佛像,其中身高十米以上的有五尊,最大的释迦牟尼像高约十五米,神彩肃穆而庄严,他徘徊其间,流连不绝,真有点眷恋常隐的感想,那久经漂泊的游子之心,在这儿顿生悠悠的故园之情。那种久于浮躁而忧愤的心情,也只有在这佛法交融的清净中沉淀下来。可不几日姜镶的兵又来骚扰,无奈之下,他只有拔剑表决,从此姜镶才死了心。
一个满族的政权何以让天下百姓信服,清朝重臣多尔衮的做法,让人们刮目相看,他为了稳定北京的社会秩序,安定民心,消除矛盾,迎接顺冶帝进京,首气颁布了一道晓谕天下的檄文。檄文把矛头直指李自城起义军,指出官,军,民等只要不反对新朝的,就可以安居乐业。以往明朝的官员可以为新朝服务。他还听取了明朝顺天巡抗宋权的建议,最让百姓感动多尔衮命令将士把崇祯皇帝,以及死难的嫔妃们进行安葬,并且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多尔衮命人擎着明朝历代皇帝的牌位,绕北京城一圈后,便又恭恭敬敬地把它们送到历代帝王庙中供奉,满人对明朝历帝的虔诚,世人所睹,同时下令全国的臣民一律戴孝三天以表示对崇祯皇帝的哀悼!多尔衮的这一做法,无疑给天下夲来对清朝有异议或敌视的百姓们吃了定心丸。
任浚听说了他们的这一举动后,不安的心如同得到抚慰,心中暗叹请廷做得这事大气,有远见,极富人情味。但在赞叹之余,他又怀疑是不是一种收买人心的谋略,但后来又听说老百姓免征税赋,对**者严腐不怠时,他觉得是一个新的政府所干的事。
一日好友孙廷铨来访,谈话间说:“兵部侍郎刘佑向当今皇上极力推荐你才德兼备,可以胜任事务。″任浚一听到这儿火了:“我任浚是明朝大臣,更何况崇祯皇帝对我不薄,再说自古一臣不能保二主,我若再去为清廷效力,岂不见做了人人耻笑的‘二臣`?“
“我知道你就这么想,什么‘二臣',你就没为天下的百姓想想,如果朝廷里没有我们汉民来做官,那么谁为我们的百姓说话,办事?他们前阵子所做的,不过是一种政治谋略,取悦于民!“
“我也是这么想的!“
“是吗?你既然这么想,你再想想,如果你没有了权力,你成了百姓,还不是一样受欺负,你想想,让你去当官,不仅仅是为朝廷当的,而是为天下百当的,你想想,他们满族的各个方面,与我们不同,你说满汉之间有了冲突遭殃的是谁?如果我们在其中掌权,不就可以化解矛盾了吗?“
“你说得是有道理,可我就觉得不得劲,你说不是'二臣′是啥?“
“你咋还纠结,这二臣不二臣的,你不是已经被崇祯帝罢免了?”
“那是他不知道实情?再说崇祯帝驾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