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苏厨>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试

第二百七十九章殿试

三天后,一群蓬头垢面的人从贡院出来了。

张麒接到自家小少爷:“少爷,怎么样啊?”

苏油抠着发痒的头皮:“我跟你说太遭罪了,天天方便面和自热米饭,还不能洗澡……”

然后就听身后有人在交谈:“世兄,此次发挥应该不错吧?”

就听身后说道:“别说了……上次分我到挨着马桶的臭号,整整闻了三天臭气,还能写什么文章?今年大比,来前特意去大相国寺上香,菩萨托梦说定然给我一个气息芬芳的好位置。”

另一人问道:“可灵验了?”

“灵!直娘贼的太灵了!位置好不说,也不知道隔壁应考的那位是不是厨子出身,贼厮见天的弄好吃的,味道那个……咕嘟……饿得老子痨肠寡肚,考试的时候脑子里翻来覆去全是荤菜……”

然后就听得一声悲愤的怒吼:“有本事在贡院里烧菜做饭!你有本事给大爷我站出来啊!别让我知道你是谁!”

苏油脖子一缩,扯了扯张麒的袖子:“走走走,回去再说……”

……

评卷很快下来,二月二十四,诏旨三下,宣押知制诰、详定、考试等官,同赴学士院锁院,命御策题,然后宣押赴殿,择日殿试。

二月二十七,士人入东华门,各行搜检身内有无绣体私文,方行放入。

皆诣集英殿起居。

起居,就是向皇帝问好行礼,距离老远,看不清楚也没人敢细看。

其后就殿庑赐坐,引试,依图分庑坐定,各赐印刊策题。

这次考试时间只有一天,只允许带文房及卷子,余皆不许挟带文集。

苏油成为其中光荣的一员。

坊间传言,王珪曾经将苏油的论置为第一,策第三,诗第二。

待得打开弥封,摇了摇头,一笔给他黜落到了第十一名。

其实这对苏油的进士资格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自张元吴昊被殿试黜落,叛投西夏以来,从嘉佑二年起,参加殿试的士子们,理论上已经是取中了。

但是殿试也的确异常重要,殿试名次直接决定着出身。

进士分五甲,第一甲三人,也就是状元和两个榜眼,初授官最低都是秘书省校书郎和知县。

如果运气好,遇到更高职位有缺,得授将作监丞、通判诸州差遣的也很多。

第二甲第一名,总成绩第四,称为传胪,到第二甲第七名,总成绩第十名,可以授两使职官,成为京官序列。

以上十人,称为甲科。

第二甲中总名次第十名以后,到第五甲末尾,称为乙科,初授和以后的迁转都不一样,比如苏轼和苏辙,得授那种某县主簿,只相当于县办公室主任。

还有一种分法,第一二甲赐进士及第,第三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这是皇帝给予的荣誉。

这就是大宋,不搞得复复杂杂叫人头晕就不舒服。

号位按《玉篇》这本字典排列,苏油抽到“汪”字。油汪汪,好兆头。

打开试卷,一共三道题:《王者通天地人赋》,《天德清明诗》,《水几于道论》。

对已经坐到这里的人来说,单做这几个题目都好做,但是如何出彩,是一个问题。

第一题王者通天地人,《说文解字》里有注释: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篇》:“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

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分析:核心思想——王持道秉中,以通三才。

第二题天德清明,来自《周颂?清庙》。

《诗》有四始。《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关于《周颂?清庙》,正义有如下解释:

“此解文王神之所居,乃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宫,故谓之清庙也。

此所祭者,止祭文王之神,所以有清明之德者,天德清明,文王象焉。

《易》称‘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是文王能象天也。”

知道这些,才知道这诗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分析:歌颂文王清明,其德可以与高天相媲美。

最重要的,是《易》的那一句——“圣人与天地合其德”。

再结合上一题——“王者通天地人”,就会发现,这是相互呼应,一脉而通的两篇题目。

找到了共同点,也找到了出题官埋下的扣子。

第三题,《水几于道论》,则是前两题的发挥。因为是论,所以必须引述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是《道德经》中的一句。看起来有些突兀,与前两题无甚关联。

其实这题得倒解才行——文王几于道,若水,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故得上善。

这也与《易》循环往复之意暗合。

苏油估计,这崇政殿的这么多考生里边,大多数得栽在这俩坑里。能看破这几点的剩下那些人,才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这一次的详定官,是王安石与杨乐道,如今看来,王安石的意志得到了支持和体现。

王安石的文化水平,管中窥豹,也可见一斑。

天地人水,文王演易,核心都是一个字——变。

再联系到王安石当政之后的作为,这几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