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苏厨>第八十五章 返乡

第八十五章返乡

送走依依不舍的便宜姐姐,苏油和苏轼又巡视了一番土地庙。 x 23 u

苏轼擦拭着松木的柜子:“不错,这已经比州学强了。”

苏油说道:“我不在这段时间,这里就拜托你和子由了。”

苏小妹问道:“哥哥你要离开我们吗?”

苏油骑上苏轼的小毛驴:“哥哥怎么会离开你们呢?哥哥要回去准备好吃的,以后大家轮流去玩。今年过节,大家都来可龙里,我们热热闹闹一齐过个年!”

……

小毛驴滴滴答答,蹄子在石板路上敲出清脆的响声。

毛驴屁股后边挂着两个柳条书箱,前边鞍上坐这一个孩童,孩童前面挂着一个褡裢。

进入农闲季节,路边的水田里,只剩下稻桩,几只鹅鸭在水边嘎嘎地叫着。

虽是农闲,但是乡下哪里就真能闲得下来,农人们在编织竹篱,竹器;修缮草顶;保养农具……

妇人们则三五一群,找一户姐妹屋外敞坝,斗针比巧,顺带闲话家常。

树梢上的柚子,沉甸甸的压弯枝头,眼见是熟透了。

苏油路过,便惹来早已生娃的婶娘们一通调笑。

“哎哟这是哪家的小郎君,小模样可真是俊俏!”

“小郎君还记得奶味不?要不暂歇一程,奴家奶水充足,左边右边任你选,如何?”

然后就是一片笑闹声,臊得苏油夹了夹腿,让小毛驴加速。

小毛驴打了个响鼻以示抗议,继续慢条斯理地走着。

苏油只好赧笑着朝这些妇人拱拱手,求放过。

妇人们更是爆发出笑声,其中一位更是丢出来一枚彩线女红:“小郎君真有趣,这个给你拿去玩。”

苏油在空中接过,却是一只布艺的蝙蝠香囊,手艺倒是不差,毫不矫情地收了,拱手称谢而过。

就这样沿着小河一路向西,很快便进入了安镇乡。

很快一个小孩便看到了他:“小油!你回来了?”

接着田垅上也跑来一个小孩:“小油真的是你!”

苏油笑道:“哈!瘦娃,小鼠!可想死我了。”

前边那个娃便是小鼠:“小油听说你去城里了,我想来看你,我妈不让,说城里有拐小孩的,真的吗?城里好玩不?”

苏油下驴,打开鞍前褡裢,摸出来一把果干:“给你们吃的,城里也就那样。”

很快,还没走到可龙里老屋,小毛驴周围便跟了大大小小一群孩子。

苏油暗自得意,孩子王的虎威犹在啊。

小河在山脚突然变得很宽,形成了一个大河湾,那里便是可龙里孩子们的乐园。

以前这个河湾,飘着青青的水草,夏天的时候,厚到小孩都能够踩上去。

自从去年告诉娃子们这种草也可以喂猪喂鸡之后,水草便被每年三次清理收获,现在冬季是水草生长缓慢的季节,只柔柔的在水下招摇。

一道清澈的山溪,从湾子中心汇入小河,两岸都是茂密的竹林。

青石板路变成了台阶,从竹林里穿过,等到视野重新开阔,变成了一处庄子。

庄子前方是一口方条石砌出的大水塘,塘边有雕花矮栏杆,还有搭往水中的石台,贴水而设,方便洗衣淘菜。

左右两侧和后方,则是建筑群。

越往中心,建筑越高大,用料用工也更加的精美,当年苏味道虽然是被贬官,但是曾经当过宰相,用伯爷的话说,烂船也是有三千钉的。

因此中心的苏家老宅和祠堂,规制还是比较宏伟壮观,不过年深日久,充满了沧桑感。

周边则是青瓦白墙的建筑,再往外,则是泥墙瓦顶,然后一下变得散乱,分布在田地林竹丘山之间,多是泥墙竹墙和茅草顶了。

祠堂前方,围着大池塘,有几株大树,其中几棵树皮光洁高大的,那是黄橘。

树上还挂在一些果皮干枯的果子,那是伯爷特意给苏油留着的。

池塘边上,冠盖铺张的几株,则是已经数百年的老紫梨,苏油最爱的,便是祠堂外春日里,梨花胜雪的景色。

池塘左侧,有一处新修的小院格外惹眼,素木的梁椽,大门,规整的石柱砖墙,虽然小了一些,但论起设计的精细程度和美观程度,比祠堂只好不差。

想到老伯爷,苏油忍不住加快了步伐,朝祠堂奔去。

老伯爷正坐在矮椅上,用竹丝给簸箕收口,见到身穿白布跨襟厚裳,青色柿子绫直裰,脚下白袜绸靴的苏油,不由得笑道:“哟,哪家的财主小少爷来了啊?”

苏油上前躬身供手:“老伯爷你别闹,苏油回来了。”

老伯爷笑道:“进城一趟,懂礼多了,这样才好嘛,得字了?”

苏油笑道:“得了,嫂子拟了个明润,明允堂哥说不错,就用上了。”

老伯爷点头:“嗯,这个字好,点灯的时候就是明,烧菜的时候就是润。”

苏油赶紧摆手:“伯爷你可别跟村里边这么解释!这字来自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杂文》。”

“我蜀地汉赋文宗扬雄,刘勰评价他‘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碎文语,肇为《连珠》,其辞虽小,而明润矣。’这才是这字真正的来历,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

老伯爷摸着苏油肩膀哈哈大笑:“不错不错!还学会掉书袋了,大有长进!嗯,不过我觉得还是点灯烧菜来得贴切!”

苏油:“……”

这时候小鼠牵着毛驴进来:“小油哥,这毛驴栓哪儿?”


状态提示:第八十五章 返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