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一篇名为【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催化剂解决有机染料的可行性】的论文就摆在了李纯柏面前。

对丁升来说,写论文最耽误时间的地方并不是论文本身,而是选材和藏拙。

首先,选材。

丁升一直以发明家自居,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更强,所以他写出来的论文比较针对一些该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之前交给杨怀谷的那篇论文,就很好的拓宽了吸振器的应用范围,未来一段时间内,对相关工业可以说是作出了一定贡献。

而今天交给李纯柏的这篇,意义更大。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有机染料被排放到了水中污染了水环境,丁升的这篇论文,就是运用半导体纳米材料作为光催化剂对有机染料有很强吸附度的优点,解决一部分环境问题。

总结,说了可能没人信,但丁升从选材上就是抱着回馈社会的想法去的。

至于藏拙,这就是一门技术活儿了。

像丁升这样优秀的人,藏拙的意义就在于交出一篇优秀论文震惊对方的同时,还能让对方觉得并不是完全难以置信,以便隐藏好自身带有金手指的属性,不至于树大招风。

所以,就是这样一篇明明十分钟就能搞定的论文,他硬是拖到了第二天才交上去。

“通过牺牲模板法在抗坏血酸的辅助下制备硒化铅纳米管,然后用水热法合成复合纳米管......独辟蹊径,豁然开朗。丁升,我越发好奇你的大脑里到底还藏了多少东西。”

通过这篇论文,丁升在李纯柏心中的形象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通过半导体纳米材料处理有机燃料水污染的问题,这些年一直在纳米技术领域被反复提及,技术研讨会、科学周刊上各种各样相关论文层出不穷,但都止于表面。

直到今天,才有人提出了一个目前看来可行性颇大的方法。

不得不说,李纯柏现在微微有些后悔就这样把这名学生送去了物理科学院。

好在他首先是华科大的校长,然后才是生命科学院的前院长,丁升不管去那个学院,终归还是华科大的学生。

退一步讲,他终归是华夏学子。

“这篇论文意义非凡,我会尝试帮你申请在科学周刊和自然周刊上发表。”李纯柏看起来这是要推丁升一把。

科学周刊和自然周刊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和权威的科技类刊物,发表过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文,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上的。

只是这种水平的论文,最多超前全球学术界三到五年,跟黑科技三个字根本不沾边,丁升可以说是信手拈来,要多少有多少。

发不发表什么的,李纯柏是国内最顶级那一拨科学家,经验相当丰富,由着他安排就行了。

丁升现在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那我以后是不是可以去纳米实验室了?”

“可以。”

知道自己的论文要登上全球周刊,丁升竟然还能保持这般淡定,年轻人有这种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心态实在难得,李纯柏是越发喜欢他了。

当着丁升的面,就给纳米实验室的虞非主任去了一个电话,“你以后就是生命科学院驻纳米实验室研究实习生了,可以在纳米实验室内的自由行走。”

当然,华科院有华科院的规矩,李纯柏还是不免叮嘱丁升,这个身份仅限于纳米实验室使用,而且要保持低调,便宜行事。

等丁升走后,李纯柏把今天不重要的行程都给退推掉了,马上开始详细论证这篇论文的具体实用性以及实行推广难度。

一旦符合预期,这篇论文不但会登上国际科学周刊,丁升也将因为在纳米领域和环境领域作出的贡献而扬名立万。

真是年少有为。

在漫威,这句话丁升可不敢乱说,但在自家地球,他完全有底气大声吼出来:

丁升出品,必属精品。

当天,丁升就离开华科大赶去了华科院,

他这人吧,下定决心要做什么事儿,就等不了明天。

而且,早点过去会一会据说脾气很古怪的虞非主任也是好的。

来到纳米实验室一打听,虞主任不在。

好在他已经电话通知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说李院士推荐了一个年轻人来实验室实习。

实验室这些个硕士博士看起来都很忙,但一听说丁升来了,还是有一部分人停下手里的工作,过来凑个热闹。

毕竟这可是李院士亲自推荐的人。

实验室里里外外这小一百号人,当初都是过五关斩六将,好不艰难才进来的。遇到这种开直通车的,那真的是嘴上说羡慕羡慕,其实心里真的很羡慕啊。

“学弟,你是华科大过来的吧,我也是。”

“学弟,你是生命科学院的?我是纳米科学院的。”

“你看起来很年轻,是今年刚上的研究生吗?”

“你本科是在哪里念的,说不定我们还是校友呢?”

对于以上问题,丁升都不想正面回答.

因为如果他说他是今年华科大杨怀谷院士去华清抢的人,由李纯柏院士亲自招收的生命科学院唯一本科生,入校两个月不到即将本科毕业成为物理科学院的研究生,并且以一篇论文打动李院士以后来到纳米实验室......

虽然在座的各位都是硕士博士博士后,天子骄子,但丁升还是难免有炫耀的嫌疑。

丁升来这里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要借


状态提示:83、虐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