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文学评论家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此书后来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影响深远,夏志清对《围城》推崇备至,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写得最有趣、最细腻的许是最伟大的让因为政治原因而湮没在故纸堆中的《围城》再度被人认识和了解。
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钱钟书随中国社科院访问团访美,受到热烈欢迎,美国出版商乘机和他取得联系,拿到授权,然后出版了jeanne-kelly翻译的英文版《围城》,在欧美引起强烈反响,美国图书协会将其评为年度卓越学术著作,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这是20世纪最好的中国久之后,苏联、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相继出版了本国语言的翻译版,均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尤其是在法国和德国备受推崇,不少评论家都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钱钟书完全可以拿诺贝尔文学奖。
钱钟书是书香世家出身,先读清华,后读牛津,学贯中外,融东西文化于一身,《围城》洋洋大观,不仅有中国古典文学的风韵,还有很多欧洲文化的影子,因此西方人阅读起来并没有文化隔离感,很容易理解其中的讽刺和荒诞,这本书是沈冲最爱的,同样也是他成立出版社之后,最先向海外推广的作品之一——jeanne-kelly翻译的《围城》质量并算很出色,无法让西方人真正了解《围城》妙处,沈冲准备重新找人翻译,弄一本质量上佳的英文版,然后运作它去角逐诺贝尔文学奖。
钱钟书本人对诺贝尔文学奖并不在意,沈冲对这个奖也不怎么在乎,前世莫言拿奖的时候,他就一点兴趣都没有,但80年代不是21世纪,80年代一块亚运会金牌都会让国人欢呼雀跃,而在21世纪,奥运会金牌国人都不怎么在乎了……
80年代中国很穷,经济不行,江湖地位就不高,文化也不会被人重视,如果这时候有一个中国人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不仅能震动西方世界,改变他们对中国文学以及文化的认知,还能极大的唤起国人对文化的热情和重视,要知道80年代是经济为先的时代,脑体倒挂的厉害,很多文化产业和文化人,都被经济大潮打的七零八落,殊为可惜。
其实在沈冲看来,在*十年代,中国不少作家的作品都有拿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和实力,但受制于两个不利因素,一直拿不到奖,一是没有高质量的翻译,二是不懂宣传和游说,没有好的翻译,西方人无法正确认识作品的质量,不懂宣传和游说,就无法让评审们产生深刻的印象。
沈冲没文化,但是他有钱,一个人翻译不好,就多找几个人来翻译,总能弄出来高质量的版本,至于宣传和游说,就更简单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钱给的够多,不管是权威媒体还是砖家叫兽,个个都像绵羊一样听话,烧他个几千万,炒他个三五年,何愁奖杯拿不到。
土豪附庸风雅,就这么任性!
当然了,这番小心思张爱嘉并不知道,她只是在沈冲的强烈推荐下翻了几页,然后就被吸引住了,这次回台湾,也舍不得放下,于是就带上飞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