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牙陈常年就是跑房子生意的,找个垒灶台的人还不简单,听了这话忙道:“这个好办,我认识人,明个我就叫他来,连灶带锅一两银子。砖料他自己会带好,锅都是上好的铁锅,我再让他送个盖给你,一天就能垒好。”
杨中元也不跟他含糊,直接掏了一两银子给他:“那好,陈叔办事我放心得很,陈叔,我爹身体不好,先让他在屋里歇着,我出去买些东西,你跟弟弟忙你们的吧。”
说起来,他刚才转了那么一圈,才想到自己铺子里好多东西都没买,于是又去了一趟那家杂货铺子,买了最便宜的大碗橱一个,案台两个,又买了一些盘碗餐具,扯了两块素面花布,这才心满意足回了铺子。
周泉旭身体实在不好,杨中元一时半会也不能马上离开丹洛,所以这间铺子即使只经营三五个月,也得好好挣些银钱出来,哪怕只能负担他们父子的吃穿用度,也便值了。
他回去的时候,已经是金乌高悬,刚走到铺子门口,便看到程维哲正站在铺子里面上下打量。
杨中元悄悄走过去,突然使劲拍了一下程维哲的肩膀:“看什么呢?”
程维哲似乎一点都没被他吓到,只是笑着回头问他:“你要卖吃的?做哪个菜系?”
杨中元“噗”得笑出声来,答曰:“还哪个菜系,你觉得在雪塔巷能开的起来吗?我就是卖点寻常人家的吃食罢了,等以后……”
他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地在程维哲带笑的目光下,差点把以后的准备也一块讲出来。所幸他还留着几分清醒,最终只把那话含糊在嘴里,没叫程维哲听个清楚。
“好了,我先去接了我爹来,今天非要狠狠蹭小程老板一顿。”
杨中元说完,逃也似地回了后院。他身后程维哲静静站在原地,眼睛看着他离开的方向,径自思量着什么。
杨中元从来都没有发现,在阔别十几年以后归家,他的行为跟他描述的那段过去一点贴合的地方都无。
就算懂得人情世故可以是因为他已经长大成|人,但是会掌勺做饭,却根本无从解释。
他说自己在清潭书院修养十几年,那么一个在书院里修养治病的少爷,却是如何在书院里习得厨艺的?杨中元或许忘了解释,又或许把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所以程维哲只是压下心中疑惑,问都没有问。
无论他变成什么样子,这些年神神秘秘去了哪里,程维哲却可以肯定,他的脾气还是跟幼时一样,他不想说的事情,就是逼到绝路,也不会讲的。
除非,让他放下坚持。
程维哲收起脸上的笑容,慢慢沉下脸色。
杨家的一切仿佛都躲藏在谜题之中,无论是杨中元这十几年了无音讯,还是周泉旭和老正君突然开始吃斋念佛,更无论是杨中元如今回家,却要带着爹爹搬离杨家大宅自己打拼生活。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程维哲脑子里不停思索,终于想到杨中元失踪那一年,正是天启元年。
天启元年,是个多事之秋。
废帝刚刚被杀,年幼的睿帝仓促即位,正是内忧外患,国家动荡,百废待兴之时。杨中元,也恰恰从那一年五月失踪,至今年七月归来,整整过了十四个年头。
突然,仿佛有什么从他脑海里窜出一道影子来,可是那道思绪太快,他还来不及明白那到底是什么,便已经寻遍不着了。
正午阳光极好,金灿灿照进铺子里来,程维哲背对着大门,整个面容都隐藏在黑暗中,让人看不清楚。
“阿哲,走吧,我都饿坏了。”杨中元清亮的嗓音由远及近,伴随而来的,还有周泉旭轻轻的讲话声。
他的声音很轻,轻到仿佛一缕青烟,程维哲从沉思里回过神来,抬头就冲杨中元扬起一抹灿烂的微笑。
那笑容太耀眼了,杨中元恍惚之间,突然想起幼时不知哪个书院同窗,曾赞过程维哲的笑容。
时至今日,杨中元仍旧记得清清楚楚,那人当时说:“他笑得热烈灿烂,温暖人心,全城牡丹盛开之日,都及不上他半分笑颜。”
这话,真是对极了。
第019章 旧事
程维哲这间茶铺,并没有请手艺十分过硬的大厨。但是做白案的茶点师傅家常菜还是十分了得,程维哲不想回家的时候,多半就在茶铺里凑活着吃。
今日为了给杨中元父子俩接风,程维哲特地跟师傅商量了四菜一汤。大多都是杨中元幼时喜欢吃的东西。
一盆板栗鸡,一碗八宝烧鸭,一碟清蒸鲈鱼,一道回锅肉,再加上丝瓜青豆腊肉汤,一顿接风宴倒也像模像样。
茶点师傅做菜偏甜一些,也不太够辣,卖相也不是极出众。但是杨中元一看到这桌菜,就不由自主红了眼睛。
见儿子盯着菜色好半天没讲话,周泉旭不由叹道:“小哲,你有心了,这么多年,还记得小元爱吃什么。”
程维哲给杨中元和周泉旭一人夹了一块鸡肉,这才举起茶杯:“我们一同长大,我不记得,要谁来记得呢?泉叔身体不好,我们这顿便以茶代酒,一起喝一杯吧。”
周泉旭在桌子下面拍拍儿子的手,跟着举起茶杯:“你这里的茶自然是顶好的,今日泉叔可有口福了。”
“谢谢你。”等到父亲话音落下,杨中元才深吸口气,同程维哲碰了碰杯。
程维哲没在讲什么,只是笑着喝下那杯茶,然后催促着父子俩使劲吃菜。
杨中元小时候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