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第一百七十二章 劳工
天啊!”威廉感叹的说道。历史上,直到战前的1912年,英国对德国的煤炭出口依然高达1200万吨,价值 万英镑,这个数字恰好和当年德国出口的全部染料货值相当。

矿工的罢工潮虽然有惊无险的消退了,但是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活动却愈加猖獗,个别领导人的无政府主义言论令威廉甚是反感。

与此同时,已经调任到帝国政策研究室工作的韦伯由于在威廉身边工作过一段时间,有机会从更高层次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

1895年底,他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名叫《价值论》。该书既是对于被社会主义者奉为圭臬的马克思《资本论》的回应,也是他对于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和民族竞争的终极焦虑。

在书中,他首先否定了资本论的逻辑预设:无私的政府和无私的个人。他认为以当前人类的普遍道德水准是难以达到的,而且也缺乏达到这一目的的明确路径。

接着,他在书中提出了他自己对于价值的定义:所谓价值就是一种商品所具备的对其他商品的占有能力。首先是商品,其次是占有,最后是能力,他认为从本质上说价值来源于掠夺和垄断,和其他任何因素无关。

在一个理想型的充分竞争的社会中,工人的工资等同于他所付出的劳动,工厂主的利润恰好也等同于他所付出的劳动,商人的利润也和其付出的劳动相当,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产生价值。

但是这种理想型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当商人垄断了某个有利的商业地域,他便可以用提高售价的办法获得价值;当工厂主垄断了某个产品的市场供应,那么他也可以获得类似的价值;当工人通过某种办法使自己的工资高到令企业难以盈利,那么他便获得价值。

他认为以一个封闭的国家为单位,那么其中的价值是守恒的,一方的获得必然意味着另外一方的失去,并指出政府依靠暴力和垄断所获得的价值乃是对全体国民的掠夺——而这正是社会主义能够推行的现实路径。

但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是封闭的,韦伯继续论述道:大英帝国已经用炮舰将全世界纳入一个自由,至少表面上是自由的贸易中去。

在整个19世纪,英国商人和兰开夏的工厂主们依靠对棉纺工业的垄断获得了巨大的价值,这些价值积累于英国本土,使这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富足的国家。

美国人价值的积累来自于对新世界最肥美土地的垄断,来自于对印第安人生存权的大肆掠夺。

当全世界的土地业已分配完毕,那么我们所梦想的价值又在何处?

韦伯并没有明确回答这一问题,他首先赞成了帝国政府对于契约工人的引进,认为工资要求更低而完全能够胜任工作的非洲工人们虽然没有创造价值,但是却可以大幅缩小英国人对优质煤炭资源的垄断优势,在这一过程中,或者是英国的矿工获得了本属于企业主的价值,或者是帝国劳工处的管理者为德国企业创造了价值——他们所具备的能力亦是带有某种垄断特质的,正如德国的军队胜过其他各国的军队那样。

其次,他认为德国在化学工业和电气工业上的发展是具有极大的优势的,这种优势带有某种垄断的特性。

他分析说,无论化学还是电气工业都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极高,而全世界只有德国的劳动者最为符合这一要求。1890年,德国的在校高中生为27.5万人,是英国的十倍,他不无戏谑的说:英国2.5万名高中生就读于225所私人学校,阴差阳错的是这些学校被冠以“某某公学”的名字。

其次,德国垄断了全世界的钾盐供应,这是化学工业十分重要的一项原料;德国还有全欧洲最大的铅锌矿和第二高产的铜矿,对于发展电气工业亦有很大好处。

再次,德国人的秉性和气质特别适合于这两门学科和工业的发展,理性、坚韧和钻研的精神。

在书的最后,韦伯预言,随着德国工业的快速发展,英国为了应对来自大陆的竞争者必然会动用某种手段以保护自身的工业。“它或许会提高某些原料的出口关税,或许会开征某些工业品的进口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均是对其竞争者价值的掠夺,当然这也是民族政权的职责所在。因此,我不得不以悲观的心态来看待下一个世纪人类的发展,当垄断和掠夺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普遍现象,那么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无休止的战争和反抗。直到新的霸权的诞生或者新规则的确立。”

…………………………………………

这一章涉及某些理论性的东西,写起来很费劲,希望大家喜欢。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二章 劳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