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葬明>第一百二十八章 两个小朝廷

【2345xs.cc 2345小说网】【阅读。【92ks. 】

更新时间:2012-09-02

本来肖天健在攻下北京城,逼死了崇祯之后,又擒获了崇祯三个皇子之后,搞了一出太子朱慈烺禅位的喜剧,宣告了大明王朝的覆灭,并且下诏诏令南方尚未归服的诸省,立即放弃和大中朝为敌,接受大中朝的统治。

肖天健在朱慈烺禅位之后,屈指盘点了一下,历史走到今天这一步之后,他已经等于控制了大半个中国,而且通过这些年来的不停征战,他先是拿下了南直隶,攻克了南京城之后,才挥师北上,对大明王朝发动了最后一击。

而且掐指算来,他先是在洛阳抓住了福王,并且同时还抓住了历史上曾经在南京被明朝旧臣拥立的小福王朱由菘,所以在这个全新的历史之中,朱由菘这个弘光帝肯定是不可能再出现了。

另外在他南下攻打南直隶的时候,他在打下凤阳府的时候,意外的在凤阳府之中,找到了被崇祯贬为庶民,并且囚禁在凤阳府城中的唐王朱聿键。

说起这个唐王朱聿键,还真是有点故事,崇祯九年的时候,因为各地农民军大兴,到处和朝廷官府作对,而且建奴崇祯九年入关,威胁到了京师的安全,崇祯诏令天下兵马入卫,这个唐王居然想向朝廷借兵,率兵去讨贼,但是崇祯担心藩王拥兵自重,下旨不准,可是这个唐王朱聿键居然自己拿钱出来,在南阳招募起来了数千兵马,带着一路朝着京师而去。

结果这个唐王在半路上便被变民军给打了个大败,连京师都没有能到,便被崇祯下旨贬为了庶民,押赴到了凤阳府囚禁了起来。

要知道明朝自燕王朱棣多了侄子朱允炆的天下之后,对于各地藩王更是严加控制,历代明朝皇帝,都绝不容藩王拥有兵权,生怕藩王拥兵自重成为祸害,所以藩王虽然各个都富得流油,但是却等于是被圈禁在了一个个城市之中,被当地官府看管起来,地位崇高但是却并无实权。

唐王朱聿键这次照买兵马兴兵入卫,虽然初衷很好,是想要给崇祯帮忙,但是却违反了大明的法度,为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崇祯为了以儆效尤,当即下旨将朱聿键贬为庶民,押赴到了凤阳府囚禁了起来。

没成想肖天健攻下凤阳府的时候,意外的却在凤阳府的宗人府牢中起获了这个唐王朱聿键。

要知道朱聿键也就是历史上南明的隆武帝,肖天健本来并不知道这隆武帝的下落,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毫不费功夫,于是他便顺手牵羊,把这未来可能的隆武帝也给遣送到了山西阳城给圈禁了起来。

另外肖天健掰着指头算了一下,眼下除了李自成盘踞在陕西,但是也成不了大器之外,历史上曾经闹的挺欢的张献忠,现如今也老老实实的在他的手心里面攥着,而历史上曾经在云贵一带坚持抗清的孙可望和李定国,现如今却都在他的大中军之中效命,所以南方现如今除了郑芝龙之外,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明朝的势力可以和他的大中朝相抗衡了。

他这段时间一直很好奇,在他覆灭了大明王朝之后,还会不会出现南明政权,这段时间他虽然在北方处理各种事物,但是却一直也在关注着南方的局势发展,并且令留守南京李进德和付德明等人,不断的派出能言善辩的使臣,南下到南方诸省去规劝那些南方诸省的明朝官员投降大中朝。

从前段时间初步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自从南方得知了崇祯皇帝已经自缢身亡的消息之后,便已经是彻底乱了手脚,再加上后来又听闻说太子朱慈烺和二位皇子都落在了大中军手中,而且朱慈烺还在肖天健的“胁迫”之下,以大明太子的身份在北京城宣布了大明王朝就此终结,并且禅位给肖天健,让肖天健执掌天下!更可气的是三位皇子和两个公主殿下居然还认贼作父,成了肖天健的义子义女。

于是南方诸省的明朝官员们顿时哀声一片,不少地方的明朝官吏,当即便同意了前往劝降的大中朝使臣的要求,宣布接受大中朝的统治,举城投降大中朝。

短时间之内江西全境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基本上全部投降了大中朝,而坐镇南京的诸部也以最快的速度,派出了接收大员前往了江西各地接受投降,留镇南直隶的石冉也立即派兵南下,接防了江西的防务,并且接受了当地的明军的投降,对这些明军进行了整编。

八月之中,浙江南部各地也纷纷宣布投降大中朝,并且迅速的被南京各部和大中军接了过来,进而临近四川和湖广的贵州巡抚,也宣布了投降大中朝,按照事先的划分,罗汝才立即率兵进入了贵州,接受了贵州的投降,同样南京各部也马上朝贵州派出了接收大员。

肖天健本来以为如此下去,应该很快便可以解决南方诸省的问题,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只等两广、云南、福建四省也宣布投降,下一步再解决了李自成之后,他便可以一统天下,腾出精力来一边恢复国内的经济,一边筹集兵马北上,全力解决建奴这个大麻烦了。

可是让肖天健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时候,南方还是出了麻烦,使得肖天健也顾不得陕西的和李自成的决战了,授命阎重喜和刘宝全权负责清剿李自成大顺军之事,并将手头北方的事务暂时交代给了卢象升和罗立等人之后,便立即开始南下,赶往了南京。

肖天健之所以忽然间放下清剿李自成之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八章 两个小朝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