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日,
农历三月初九,
祭祀、出行、教牛马
动土、行丧、开光、作梁
这一天就是暹罗的新年“宋干节”,也就是大部分外国游客称为“泼水节”,广大狼友们戏称为“湿身节”的日子。
宋干(kran)来源于梵语,有转变和辞旧迎新的意思,据说是与印度占星术和印度的日期计算方式有关。
了解星座的人都知道,一年被分成了十二个星座,白羊座则是十二星座中第一个星座,相对的白羊宫就是黄道十二宫中的第一宫,暹罗人认为,当太阳到达第一宫的时候,新的一年才开始。
这个时候有人可能会问:太阳进入白羊座不是每年的 3 月么,泼水节怎么在 4 月?这是因为……在当时计算时间的时候,算!错!了!
不过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大家也并没有想要改变这个约定好了的时间,泼水节就这样被定在了每年的 4 月。
暹罗作为一个佛教徒占 90以上的国家,很多传统都受到了印度的影响。
泼水的这个传统,与古印度的一个宗教婆罗门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婆罗门教的教徒相信水可以洗掉身上的罪恶与不幸,于是每年去河边沐浴成了一项仪式,而那些年老或是生病的人因为身体原因不便前往,这时亲人、邻居则会将河水带回,泼洒到他们身上来为他们清洗罪恶。
之后这项宗教仪式被佛教吸收,逐渐演变成了传统节日。
人们在宋干节的时候互相泼水,一来可以清洗掉身上的罪恶与不幸,二来则是向对方表达祝福。
暹罗的泼水节简单来说就相当于一个大型露天的全民湿身趴体,基本上去过暹罗泼水节的人,没有说不好玩的。当然了,一般情况下,外国的旅行者去暹罗参加泼水节,能体验到的都是泼水节最被人熟知、也是最热闹的泼水活动。
不过事实上,泼水节作为一个暹罗的传统节日,除了在大街上互相泼水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传统活动。
清迈就是现如今保留传统习俗最多的地方,所以很多暹罗当地人会在这一天来到清迈过节。
在清迈宋干节会持续三天,第一天叫“马哈宋干日”代表着过去一年的结束,大部分传统的节日庆典会在这一天举行,比如“纳兰祭”和“宋干节小姐选美”。
在第一天里,因为庆典太多,加上有花车巡游,一般战场都集中在花车行进的路线周围也就是从塔佩门到帕辛寺。
第二天叫“望闹”,这一天才是真正战斗的开始,除了游行的僧侣,所有人都会参加战斗、所有地方都是战场,战水会淹没整个清迈。
最后一天四月十五日叫“望泰龙送”代表新一年已经来临。
这一天里会有很多演出,甚至很多知名的乐团也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来清迈进行表演。
……
早上五点半,天刚蒙蒙亮王珏就起床了,洗漱过后从里到外换上一身新衣服,端上家灵提前准备好的食物就出发去塔佩门了。
这一天清迈大小寺庙的僧人们会在六点就聚集在塔佩门,等着接受信众的布施。
王珏虽然并不信奉佛教,但毕竟在暹罗长大,说入乡随俗也好说惯性使然也罢,这一天里总会和朋友们一起过节的,很多暹罗的传统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习惯。
就像祖国新年时放鞭,最早起源于驱赶年兽,现在没人信这个,但传统依然保留下来了不是么。
在暹罗,宋干节早起布施僧人,之后去寺庙参加浴佛就是一种传统,无关信仰,只是习俗。
王珏和班加沙两个挤着人群勉强把手里的东西给布施出去,都没看清接受他们布施的僧人高矮胖瘦,就被人流推着走出去了。连脸都没看清就更别提布施后听僧人念几句经文祝福了。
赔了,王珏是这么跟班加沙说的。
看着眼前茫茫多的人潮,小嫩葱感觉一阵无力。
祖国大妈的力量实在是强大,作为一个佛教大国,华夏中老年女性信佛的数量应该是世界第一,毕竟人口基数在那。配上大妈们鸡蛋便宜两毛都能宁可排队一下午的韧劲,听说有个布施个几块钱就能听和尚念经的机会还不把脑门都挤破了。蛐蛐暹罗弹丸之地,小国寡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种战斗力。
做完布施,下一步就是去寺庙参加祈福了。
宋干节期间,民众会带着沙子前往寺庙,用沙子堆成塔状,并在沙塔周围插上五彩的旗子和鲜花。
这项活动是源自于暹罗一个古老的信念:人们在离开寺庙的时候,鞋底会带走寺庙里的沙子,而这个行为是为了弥补自己带走的沙子,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寻求庇佑的一种行为。
当然,暹罗全国各地堆沙佛塔的讲究各不一样,比如在暹罗北部(如甘烹碧府),人们会在河边堆沙佛塔,而在春武里府人们则会将沙佛塔堆在路边。
大部分人喜欢去帕辛寺契迪龙寺之类的大庙,但王珏和班加沙去的是请迈寺,原因么,和流川枫一样离家近。
沙子也不用提前准备,从前几年开始,每到这个时候就有个华族商人在请迈寺外为信众免费提供上好的细沙,算是也为自己祈福。
王珏和班加沙到的时候清曼寺里已经聚了不少人,两人在寺门口各领了一小包细沙就排队进入了请迈寺。
清曼寺是个小庙,地方不大但绿化极好,也不是什么旅游景点是不收门票的,来的基本都是附近的老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