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是农村,捡柴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他还是得快点回来呀,不然天黑了家里可没有油灯可点。

“苏氏、苏氏!”苏锦正胡思乱想,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一抬头,看到秦老太太偷偷摸摸的进来了,忙起身迎了上去:“娘......”

“哎,”秦老太太握着她的手轻轻拍了拍叹了口气,连忙从怀中摸出两对崭新的草鞋给她:“这两双鞋你拿着,上山穿着方便。你们进山别去的太远了,太远了危险!”

他们什么吃的都没有,不用想也知道除了上山去找找食物没有别的办法,所以秦老太太才这么说。

说着老太太又掏出一块旧帕子包着什么塞到苏锦手里,低声道:“这是二十文钱,过一阵你们去县城里买两斤棉花几尺粗布缝件夹衣穿。那衣裳缝好了记得穿在里头别露出来,啊。唉,别怪你哥嫂他们,家里太穷,他们也是......”

秦老太太苦笑着,那帮着两个儿子说好话的话到底没好意思说出口,只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苏锦心里一暖,笑道:“娘您别多想,其实分家也没什么不对,您和爹的养育之恩相公都记着呢!这钱......算我们借您的,等来日有了,再还给您。”

苏锦实在说不出来不要的话,因为现在他们真的太需要钱了!哪怕是二十文。

能买两三斤棉花,说不定就能在这个大冬天里救他们一命。这个时候实在不是逞强的时候。

秦老太太摆摆手笑道:“不用还不用还,这是我偷偷攒下的,没人知道!你别说出去就行!好了,我也该回去了,你们好好的过日子......”

“娘您慢走!”苏锦也不敢多留她,不然那两个泼妇见了难保不会又生出事来。

眼看着秦老太太欲言又止的离开,握了握手里的二十文钱,苏锦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她叹了口气,自嘲一笑。

什么时候她苏锦也有为这么一点儿小钱为难的时候。

秦朗没多久便回来了,除了捡回来一捆粗粗细细的柴,还有一大卷藤子。

“回来了!”苏锦收起乱七八糟的心思笑着迎上前,接过了那些藤子,搭了把手把柴禾堆放在门口。

“趁着天还没黑,我这就煮晚饭吧。玉米粒熬粥!”苏锦又笑道。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察言观色的本事自然而然也比旁人强些。

苏锦算是看出来了,这个男人性子沉静,话极少。今后两个人还要在一起生活呢,总不好两个都闷声不响的不说话、不交流吧,那多压抑?

既然他不说,少不得,她主动多说几句了。

果然,她主动开口了,他也不好不搭理,惜字如金的“嗯”了一声,自顾自的垒灶烧火。

咳,说是“灶”那是抬举了,不过是在茅屋前用一头尖的木棍挖了个浅浅的斜坑,周边垒上几块石头。

苏锦看了一眼,默默的去准备玉米粒。

“那个,相公,”苏锦没有注意到自己唤“相公”的时候秦朗的身体明显一抖,为难的继续道:“我们没有水......”

他们何止没有水啊,连挑水盛水的桶、木盆也没有,只有一个豁了口的一尺多高的粗陶罐!

村子中部和最西部各有一口井,是村民们集资凑钱打的,家里用水都得去挑。

秦朗看了她一眼,起身默默走开,“等着!”

苏锦“哦”了一声,将柴禾整理整理,整整齐齐堆在屋檐下。

没多久秦朗便回来了,挑着一担水。

苏锦眼睛一亮,喜道:“咦,你真厉害,借到了桶呀!”

借到了桶挑水也能算作一件厉害的事,这对前世的苏锦来说简直就是个笑话,但是此刻她是由衷的觉得高兴。

秦朗似乎也觉得这话听着滑稽,“嗯”了一声眼中浮现淡淡笑意,“做饭吧。”

桶是从里正家借的,他为他们挑了一担水作为交换。

为了不让气氛尴尬,苏锦一边做饭一边没话找话跟秦朗说,打听这村里的人和事情。

在这儿生活,多了解些总不是坏事。

浓浓的暮色下,跳动的火苗照亮了一小片天地。陶罐中的玉米粒翻滚着米花,热气腾腾而起,玉米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两个人坐在温暖的火堆旁,不时说着话,远远看去,竟让人感觉到几许温馨。

苏锦没敢煮太多玉米粒,生怕会断粮。她盛了半碗、秦朗盛了满满一碗的玉米粥。

看到秦朗看看碗里的粥又看看她,苏锦忙笑道:“我现在还不大有胃口,这点够了。”

这话有七分真,最重要的是,秦朗才是主要劳动力啊,她自己暂时吃个半饱这没什么,秦朗必须得吃饱了。

秦朗吃饱了,有力气干活,那么以后两个人都有机会吃饱。可是秦朗如果吃不饱没有力气干活,那两个人一块玩完!

其实,说“吃饱”这话有点假,总之她尽量保证吧......

反正,比她的多就是了。

秦朗闻言便也没再说什么。

两个人吃过晚饭,天已经黑透了,寒风呜呜呼啸,一阵比一阵寒凉。即便刚刚吃过热乎乎的食物,但苏锦还是抖了抖。

秦朗看了她一眼:“你先进屋睡吧。”

听到个“睡”子苏锦心里又是一紧,原主和秦朗并没有圆房,两个人睡觉也是一人裹一床薄被井水不犯河水。

可是对苏锦来说,今晚却是第一次跟一个男人“同床共枕”,心里多少有点紧张不自在。

然而很快她就默默的说


状态提示:第4章 相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