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晟在大房子教书,他年纪小,成天笑呵呵的不怎么发脾气,讲课又十分生动有趣。
这些孩子都特别喜欢他,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写作业,下课的时候就跟嘉晟一起玩。
与其说是师生,更不如说是大哥哥带着一群弟弟妹妹们玩。
所以跟孩子们相处的都特别好,孩子家长也喜欢嘉晟,动不动就让孩子捎点儿家里吃的给嘉晟。
嘉晟在大房子这头适应良好一切顺利,嘉康调到东岗一参场之后,工作也上手就慢了点儿。
他到那边的时候,一参场今年的人参做货还没完事儿呢,新一年的参地还没栽上棒槌。
嘉康报道上报之后,倒是也没急着有什么改变,只按部就班领着工人干活,一点一点的熟悉参场各项事务。
抚松地方国营一参场位于东岗乡境内,1946年的时候,称永茂参园,1954年改为抚松地方国营参场,1955年改为抚松地方国营第一参场。
抚松一共有四个国营参场,另外三个在兴参镇、新屯子镇、榆树乡。
四个参场,主要还是第一参场历史悠久,比较出名,人参产量也大。
嘉康上任时,第一参场有在职职工五百多人,参场职工的家属二三百户。
经营人参三万丈,当年做货六千丈,出产鲜人参八万多斤,每年上缴利润五十万元。
参场拥有有加工厂一处,厂部一处,有属于参场的派出所、小学、幼儿园、卫生院、粮所、供销社。
基本上跟公社的职权机构都差不多,但是比普通公社可是要富裕太多。
一参场就在东岗乡范围,跟东岗公社的一大队二大队相邻,原本中间还有些空地,随着公社社员和参场职工的增加,渐渐地也就没了界限。
参场职工有一部分就是原本东岗的人,还有一些,是从外地调过来,比如之前安丘的人过来支边,也安顿在参场不少。
参场职工的家属,也有一些就是东岗公社的。
毕竟两处离着这么近,一些单身的男职工娶媳妇,很多都就近娶了东岗公社的姑娘。
当然,随着参场的发展越来越红火,参场职工娶东岗公社姑娘这种情况就越来越少了。
很多小伙子也想找个参场的职工,夫妻俩都在参场上班,这福利待遇都高。
公社姑娘毕竟是农村户口,除非特别出色特别优秀,才有可能嫁到参场。
这么大一个参场,想要管理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嘉康到了参场之后一直谨慎小心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懈怠。
一边研究一参场历年来的资料,一边向参场里的老职工们请教,跟他们探讨钻研。
一参场这些年也是经历过不少次动荡,光是领导就换了不知道多少个。
每一位上台之后,都有大动作,可这些人都不懂生产,一个个瞎指挥,很大的打击了职工生产的积极性。
造成了人参产量连年下降,闹的职工们一个个人心惶惶。
大家最怕的就是新领导来了,成天开会,生产不抓好,就知道喊口号。
嘉康调过来,这些老职工们一看,是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一个个都心凉了半截儿。
这毛头小子能干什么啊?还不是跟以前那些人一样?竟是开会搞活动,各种搞花头?
这对生产能有什么帮助?不少人都是唉声叹气,对参场未来不报什么希望了。
可是没想到,这新来的毛小子到了参场,一不开会,二不喊口号,反倒是找那些老职工聊天。
从参场历史到人参产量,从参地选址到人参加工,这位新领导还真是啥都知道。
好歹有几个老人脑子还算清楚,忽然想起来,这位新来的领导,好像就是七年前来参场实习的那个大学生。
到这时候,大家才明白过来,这新来的场长不是外行,这是行家啊。
等到有人打听明白,知道嘉康是从大营公社调过来的,在大营公社就是主持人参栽培生产,这些人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因为大营公社那边人参产量高,平均每丈可以产二十斤左右,这个产量比一参场的可强多了,那是全县都有名的。
众人这下子看到了希望,一个个对嘉康的印象都好了不少。
而让大家更高兴的是,嘉康到了这边一直都很低调,就是踏踏实实的领着人干活。
别看他年纪不大,可各项工作都分配的很合理。
人参加工晾晒烘干、新参地翻参土、旧参地起参栽子,这些活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丝毫不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点儿不用担心。
这样沉稳的做派,一下子赢得了众人的拥护和爱戴,这才是正经干实事儿的人啊,可不是那些只会喊口号搞活动的外行。
于是职工积极性大为提升,大家伙都鼓足了干劲儿,跟着几个分场的领导,起早贪黑上山栽参。
十月末十一月初,今年的六千丈参地全数栽完,另外还撒籽一千五百丈。
等到十一月末,加工厂的人参全数干透,按照上级要求尽数出售。
上缴利润之后,嘉康让人核算了这几年欠工人的部分工资和福利,统一发放了下去。
这下子可不得了,参场职工们一个个高兴的恨不得敲锣打鼓庆贺了、
大家伙都夸,这新来的场长兼书记,可真是不错,有新场长领着,他们往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棒。
“嘉康,你现在算是在参场站稳脚了呢,我上班的时候,好多人都夸你。”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