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三百六十八章 除暴君、拥新君!

苏沃洛夫的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在奥斯曼海军的掩护之下,两万万奥斯曼帝国军队从下游出发向对面防守的六千俄军发动的进攻,而更让人头疼的是,一万奥斯曼军队利用海军的战舰在南布格河河岸防守的俄军背后大约六十英里的地区登陆,然后在奥斯曼人的两万大军发动正面进攻后不久,从防守的俄军近卫军背后杀出,当即便让俄军防线产生了裂痕。

而后在海军舰炮的支援之下,俄军防线被两面夹击的奥斯曼军队击穿,六千俄军最后只剩下两千人逃回了尼古拉耶夫。

在一开始俄军下游防线受到奥斯曼人攻击的时候,一个传令兵便急匆匆的赶回了尼古拉耶夫求援,但是现在苏沃洛夫的手上根本没有援军分派,天见尤怜,苏沃洛夫自己都想要一支援军,要知道奥斯曼人虽然也投入了重兵夺取南布格河上游和下游的俄军阵地,但是最主要的战场可就是在尼古拉耶夫,即便是一再的分兵,赛利姆依然能够在尼古拉耶夫投入五万多的强大兵力。更何况他的手下还有很多的俄罗斯炮灰。

直到南布格河下游俄军被击溃,苏沃洛夫唯一能做的便是强打精神派出骑兵接应那些溃散的俄军近卫军士兵回到城内,至于其他的,他根本能为力。

而在俄军下游防线被攻破之后,俄军上游比尔盖夫将军的一万四千大军也受到了失败的命运,当然虽败犹荣的是他们在敌军超过四万兵力的强攻之下。比尔盖夫仅仅靠着手中的一万四千大军足足抵挡了四万多奥斯曼人近半个月的进攻。特别是最后他还率领了超过五千的近卫军士兵安全的返回了尼古拉耶夫,而他们的战果则是造成了奥斯曼人超过一万六千人的伤亡。另外还缴获了一批奥斯曼人的后勤辎重,这个消息让开战以来显得有些沮丧的俄军士兵们恢复了一些士气。[

但是这种小胜利显然不能够改变整个战场的局势,在上游和下游阵地全部崩溃之后,在一月二十日,从上游而来的两万多奥斯曼军队以及从下游而来的两万奥斯曼军队以及正西方向的五万奥斯曼军队正好将尼古拉耶夫的三面包围了起来。

此刻的尼古拉耶夫城内即便是加上撤退进城内的俄军,总数也只有两万余人。

开战以来承受了巨大损失的赛利姆在包围了尼古拉耶夫之后,他的气色总算是好了些许,整整十四万大军。时至今日只剩下不到十万人,这让骄傲的赛利姆显得有些接受不了,要知道他损失掉的军队可是超过了四万人,而他们的敌人苏沃洛夫所部的总兵力也不过才只有四万人。

但是现在,尼古拉耶夫变成了孤城,赛利姆的心中便好过了些许。

另外,赛利姆这路的十四万大军中。大多都是些附属国的军队,鞑靼人的两万军队以及库尔德人的两万大军再加上一万摩尔多瓦附庸军现在只剩下总共只有两万八千多人,而玛尔德拉的两万瓦拉几亚军队也只剩下七千而已,至于穆巴拉克的八千马穆鲁克因为赛利姆并没有动用,所以完整的保存了建制。而奥斯曼帝国的常备军耶尼塞里则损失了大约一万人,所幸赛利姆个人的威望以及手段毕竟摆在那里。在狠狠的杀了几个附庸国军队的头目之后,各个附庸国不再因为巨大的伤亡而抱怨。

当然这种抱怨并没有消失,只是从明面转到了背地中而已。

但是不论如何,当九万奥斯曼大军三面包围尼古拉耶夫之后,站在残破的城墙之上。苏沃洛夫的心中却是有些凄凉,或者苏沃洛夫从来没有想过征战一生的自己也有即将被歼灭的一天。

保罗一世的圣旨已经下达到了全国各地。忠于圣彼得堡的地区纷纷开始大规模征召军队,所有的适龄青壮年基本上都被当地的政府及驻军强行拉进了军队。而那些摇摆不定的地区则是开始小规模的征召军队,同时他们纷纷派出人马在圣彼得堡和克里木半岛之间打探着消息。

此刻的克里木半岛已经由布兰科夫做主,尽管伊利洛夫被自己的军队保卫着突围了出去,但是他们逃跑的方向却不是向北而是向南,这让布兰科夫在事后感到了一阵阵的庆幸。

前文已经说过,克里木半岛的地形很是奇特,他和大陆的连接只有亚米安斯克北面的那一条道路,而其他的地区则是根本没有和大陆连接的路上通道,这样一来,想要离开克里木半岛除了从亚米安斯克向北行进之外便只有通过船只前往大陆。

但是布兰科夫的手上可是有着一个相当重要的筹码那就是俄国黑海舰队。

此前,因为阿赫夫斯基的信任,黑海俄军的交易和谈判以及拉拢都是由布兰科夫来进行统办的,黑海舰队的那些暗线也大都是由布兰科夫出面进行说服和收买的,所以在阿赫夫斯基死后,布兰科夫在确保了黑海舰队的利益之后,那帮海军的军官们便倒向了布兰科夫。

而在之后,俄军黑海舰队封锁了第二集团军驻扎城市附近的海域,而布兰科夫更是和尼古拉维奇联合出动了超过三万的军队兵逼第二集团军。

之前已经说过,伊利洛夫是在中枪之后被他的人马给抢走的,而即便是回到了第二集团军的大部队之后,伊利洛夫依然没有清醒,这样一来群龙首的第二集团军便给了布兰科夫机会,通过一些暗线和大量的金钱,再借助在巨大的兵力优势,布兰科夫兵不血刃的拿下了第二集团军。而伊利洛夫则仍然在昏迷着。

当布兰科夫看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八章 除暴君、拥新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