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阉党二世祖>第一百七十六章 剃头易服

孙之獬来到汉官队伍的最后,这里都是些六部九卿的员外郎、主事之类的小官。这些官员虽然官职低微,但是也知道好歹,看孙之獬这么无耻的家伙来到自己身边,一个紧挨一个毫不松动,不让他入班。

汉官这边进不去,满官那边看不起,孙之獬徘徊于两班之间进退不得,狼狈万状。看到自己受排挤孙之獬心中大怒,暗骂道:“好,让你们一个个看不起老夫,等一会儿老夫上疏,让你们和老夫一样剃头易服!”

孙之獬没办法只好走到队伍最后,站在最后一个。

上朝的大臣都已经到齐,这时午门打开,有小太监出来清点人数,然后放这些大臣进去。

今天因为是十五大朝会,所以小皇帝顺治与摄政王多尔衮都要参加朝会。在乾清门正中龙椅上坐的正是小皇帝顺治,在一边的椅子上坐的是摄政王多尔衮。

顺治今年刚七岁,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顽童,能起这么早上朝已经不容易了,看到满朝文武站好后,顺治打了个哈欠说道:“皇叔,朕有些乏了,有什么事你做主吧!”说完顺治皇帝闭上眼睛假寐。

现在的多尔衮还只是摄政王,还没变成后来权倾朝野的皇父摄政王,所以在听顺治说完后,站起来行完礼后,对群臣问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现在满清已经占了长江以北半个中国,全国上下事情很多,多尔衮说完话后马上有几个大臣出来,开始请示各种国事。多尔衮不愧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很多问题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也给出时间,让群臣商议后在上会讨论。

等一个时辰过去后,这时太阳也已经日上三竿,诸位大臣也已经请示完毕。多尔衮看到无人上奏,站起来说道:“诸臣工还有什么事?无事请陛下退朝!”

顺治听没事了,刚从龙椅上站起来要回后宫,那知道汉官队伍最后,一个人高声叫道:“臣有本!”

顺治对朝廷的情况并不太熟悉,看了眼怎么从汉官中出来个穿着满官装束的人,不过这家伙说有本,那就听听吧。

顺治重新在龙椅上坐了下来,然后问道:“上奏者何人?”

这个人正是孙之獬,他来到乾清门前,跪在地上高声叫道:“臣礼部侍郎孙之獬,有本上奏!”

多尔衮一看是这个家伙就有些不满意,孙之獬只是个礼部侍郎兼任翰林学士,说白了就是闲职,现在朝廷正在打仗,没工夫管你那些破事。

多尔衮皱了皱眉头说道:“孙之獬,你可有什么重要事情?如果不是军国大事就先送到内阁吧!”

那知道孙之獬高声叫道:“臣上疏的正是军国大事,还是一等一的大事!关乎着我大清江山万万年的大事!”

多尔衮一听是这么重要的事情,那就听听吧!

“好,你念吧!”

按照传统,大臣上疏应该有专职太监来念,只是多尔衮嫌费劲,打算早听完早散朝,所以才让孙之

獬自己来念。

孙之獬听多尔衮这么说,赶紧打起精神,打开自己写的奏折,开始大声朗读起来。

孙之獬这篇奏折写的很长,从满清在关外起兵开始,洋洋洒洒上千字。孙之獬不愧是专玩笔杆子的翰林学士,从法理和道理两方面阐述了满清夺取明朝江山的合法性。

满朝文武大臣有一半是不识汉字的满洲人,听孙之獬在这之乎者也大拍马屁,很多人都听不懂。就算懂一些汉学的多尔衮,也听得一知半解。

多尔衮听孙之獬一开始只是拍马屁,原本想要阻止他,不过孙之獬说的是多尔衮老爹努尔哈赤的事,作为儿子的多尔衮也不好打断,没办法只好耐着性子听下去。

那知道孙之獬读到最后,话锋一转,高声说道:“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多尔衮虽然不太懂这种文言文,但是也能听懂一些,再加上孙之獬用的并不是什么生僻的语言,所以多尔衮还是完全理解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孙之獬最后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皇帝您现在已经占了大明江山,万事都要有个新样子,而头发样式和衣服样式也要有个新样子。如果还按照明朝那一套来,到底是皇帝您征服明朝呢还是明朝征服皇帝您呢?

满清现在是征服者,将以前不可一世的大明王朝按在地上摩擦,也占了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但是满清所有贵族心中还是有一丝自卑感的。这就像一些穷鬼泥腿子,发家后不惜重金也要在家中摆上一套二十四史,弄得自己好像多爱学习一样,其实可能这套书一辈子都没翻看一页。

满清这些上层贵族也是这样,其实在当年皇太极活着时候就有了这种苗头,满清贵族喜欢穿汉服、抽烟草、看汉族戏曲,当年皇太极也下过严令,要保持满洲自己的传统。可是文化这种东西向来是高端渗透低端,你满洲的饮食、衣服、生活习惯确实不如汉族先进,所以皇太极的禁令大半都没有什么效果。

满清入关后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多尔衮这时作为满清的当家人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控制,让汉族文化继续渗透下去,不要说当年蒙古人的百年国运,三十年后就没有满洲人什么事了。(多尔衮想的还真对,三十年后的三藩之乱,满洲八旗就已经没什么战斗力了)

所以为了保持自己民族的独立性,再加上要从文化层面打击汉族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六章 剃头易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