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抗战之战神李云龙>第470章 式150mm野战榴弹炮

座钟此时已经指向晚上十一点了,刚刚准备睡下休息的筱冢义男在寒冷的夜晚之中被人叫醒汇报,本身就是心里窝着火。

只是一见到叽谷廉介的急电,筱冢义男也顾不得参谋长宫野太郎在自己面前就暴怒道。

“司令官阁下,大同遭遇八路军偷袭。而且因为夜色下,守城皇军警觉性不高,以至于八路军部队从大同西门-清远门杀进了城中。现在城中西大街处于鏖战之中,西门城墙已经失守,西大街上的钟楼制高点已于五分钟之前就已经彻底失守。现在,八路军的部队正在沿着西大街后半段向大同内城方向攻击前进。情况不容乐观!”

宫野太郎提醒道,作为第一军司令部参谋长,宫野太郎知道大同城中此时日军驻军只有一个日军联队,加上部分皇协军部队,只剩下四千余人。而看叽谷廉介的急电,貌似攻打大同的八路军部队,至少在西门方向就有一个团的精锐部队在猛攻,火力猛,战斗力也很强悍。

这个时候,宫野太郎担心大同会有可能失守。

筱冢义男洗了把脸,清醒清醒后和宫野太郎一起急冲冲赶到司令部里,走到司令部摆放地图的旁边瞧了瞧。

“八路军的部队最近一段时间,其正规军第129师一直在太行山活动,其主力不可能北上攻打我大同皇军守军。但是从叽谷廉介的急电内容来看,似乎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在偷袭大同?宫野君,你怎么看?”筱冢义男指了指巨大的军事地图,对一旁的参谋长宫野太郎道。

宫野太郎神情凝重的看着巨大的军事地图,心里琢磨了一会,便道:“司令官阁下,不管攻打大同的是不是八路军129师的主力部队,首先是大同不能够有失。一旦大同失守,对于我皇军来说十分震动。大同是山西北部屏障,战略重镇。一旦被中**队收复,势必使得支那军的士气会高涨起来。”。

“派兵增援?”

宫野太郎点点头道:“不错,司令官阁下!”。

“只是大同城中有四千多皇军,还有叽谷廉介坐镇指挥,就算是八路军部队已经从西门杀进城中,以大同皇军的战斗力,想要守住大同应该不是什么难的事情。”筱冢义男有点意外宫野太郎派兵增援的要求,这有点过度担心的把,虽然他筱冢义男也担心大同会失守的情况出现。

不过筱冢义男以为,以目前大同城中的日军兵力,守住大同还是可以的。

宫野太郎指了指地图上的大同城,道:“司令官阁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大同一旦真的守不住,那就麻烦了。何况我们现在还没有知道攻打大同的到底是不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一旦真的是八路军的部队在猛攻大同,以八路军的战力,大同失守还真的是有可能。卑职以为,大同不容有失,必须要保住。”。

“好吧,那就听宫野君的。宫野君,你马上拟定命令:命令天镇,阳高方向的驻军抽调一半,命令怀仁,岱岳,山阴方向的驻军也抽调一个联队北上增援大同守军。马上发出,对了,联系板垣征四郎,看看他们那里的情况!”筱冢义男忽然想到板垣征四郎追击李云龙所部的两个日军联队已经南下至马邑地区,便对宫野太郎说道。

宫野太郎顿首道:“哈依,司令官阁下,卑职遵命!”,随后便紧急离去发报去了。

而此时,筱冢义男想到的板垣征四郎,此时确实是已经进至马邑地区。因为风雪加大,加上从铁路线南下后向西追击,一路上道路并不好走,赶到马邑之时,板垣征四郎指挥的日军第21旅团所部的六千多日军已经是疲惫不堪。

只是,李家镇方向的激战早已经结束,等到板垣征四郎派人探查李家镇之时,发现那里早已经不见了李云龙所部的身影。

马邑城中,大部队停住在此地的日军第21旅团已经休整至少两个小时。等到探查的部队报告回来,板垣征四郎脸色铁青。

“师团长阁下,李家镇的钱伯钧部叛军已经被李云龙指挥的部队击败,钱伯钧被晋绥军358团团长楚云飞炮毙。其部大部分被李云龙带走,李家镇现在已经在楚云飞的控制之中。我们是否还继续进击李家镇?师团长鬼子!”上野正此时在马邑城中的临时指挥部里向板垣征四郎念着前方探查部队发回来的密电。

板垣征四郎神情不悦,摆摆手道:“李家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不必去为了追击李云龙所部,轻易和晋绥军的主力部队开战。这不符合最近帝国对晋绥军的应对策略。现在我们皇军优先打击的是八路军的部队,暂时不必和晋绥军发生大规模的正规军交战。”。

“明白,师团长阁下!那我们现在怎么办?”上野正出声问道,如果不继续前进至李家镇,那现在己方到底接下来该怎么办?

不等板垣征四郎接话,临时指挥部一侧主管通讯的日军参谋急冲冲捏着一份急电向板垣征四郎急报:“师团长阁下,大同的叽谷师团长发来急电,大同遭遇八路军主力部队夜袭。现在八路军部队已经从大同西门攻进城中,对方火力很强,战斗力强悍,战术配合十分熟捻。怀疑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而且,可能还是八路军李云龙的部队。”。

“什么?”板垣征四郎大吃一惊,接过电报一看,顿时脸色凝重起来。

随后,板垣征四郎直接向上野正命令道:“全旅团各部队马上集结,回师北上大同!”。

“师团长阁下,你这是?”


状态提示:第470章 式150mm野战榴弹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