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越沧海>334.第334章 时辰未到

三武灭佛,不得好死——这或许是一个世人一直没有去钻研过的现象。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446年正式下诏灭佛(此前438年、444年曾分别勒令沙门还俗、勒令改崇寇谦之天师道。但是正式下诏灭佛是在446年),后于452年死于宦官之手。寿45岁。

北周武帝宇文邕574年正式下诏灭佛、后于578年北伐突厥时突然暴毙。寿36岁。

唐武宗李炎于845年发动“会昌法难”,第二年旋毙,据说是灭佛崇道后、服食国师进贡的仙丹而亡,寿32岁。

如果没有钱惟昱的蝴蝶效应,那么按照原本的历史进度,柴荣在显德二年开始发动灭佛,显德六年北征契丹时也会毫无征兆地因为莫名急症暴毙。寿39岁——当然,这件事情,现在还没有发生。因为彻底攻灭南唐的希望就在眼前,到了如今这个点儿,原本已经该去北伐契丹、收复关南三州的柴荣,还在金陵督军攻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

三五一宗,在灭佛后分别活了一年、三年、五年、六年而暴死,有被杀,被毒死,也有莫名急症而亡的——当然,所谓急症而亡的大周皇帝宇文邕和柴荣(虽然他们的“周”是两个不同的“周”,虽然继承了这两个周的朝代都完成了对乱世的大一统。)也不过是历史书不知道或者不敢写他们究竟犯了什么病而已。

拓跋焘和李炎的真实死因之所以敢被史书公布,那不过是因为谋杀拓跋焘的宦官宗爱、和给李炎敬献有毒仙丹的道士赵归真,这两个凶手在皇帝死后立刻被继任的新君以弑君之罪诛杀了,所以史书才敢写。如果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害了皇帝的人最后活得好好的,历史就要任人打扮了。这种时候,轻飘飘的“暴毙”二字,就只能用另三个字来概括——“你懂的”。

但是无论怎么说,从这些例子上面可以看出一个历史的惯性——灭佛虽然可以为国家挤出大量的冗余财富,缓解社会矛盾。但是任何触动一个庞大利益的改革都是非常拉仇恨值的行为,尤其是事涉宗教信仰,就更容易有不要命的殉道者来做一些冲动的事情,或者让这“一小撮不明真相的狂热群众”被“极个别别有用心之徒”利用。

……

闲话扯的有点远,且说柴荣领着赵匡胤,带领骑军五千在金山洲登陆,当先就冲进六百年古刹金山寺。而此前报告说金山寺佛像显灵、士卒震怖而不敢按朝廷定例毁佛的李重进,此刻也早就带着数百从人在金山寺外恭候,见了柴荣亲自前来巡查,马上引着柴荣带路,一边走一边介绍情况。

“说说吧,到底看到了啥。”

“启禀陛下,那日臣听闻下属将佐来金山寺执行陛下查禁违规佛像的敕命,结果执行之人到了佛堂后,正要搬动最大那尊铜佛,不仅丝毫搬不动,而且佛像还现出神迹,令人震怖不已。一开始臣也不信,后来前来亲眼目睹,这才不敢怀疑。”

“你看到了什么?”

“一开始根据下属回报,说是动摇大殿之中三世佛时,原本已有百年历史的巨佛突然顶涌清泉,遍洒佛像,而后表层已现铜绿的瘢痕尽数洗去,佛像通体恢复纯赤之色。臣赶来后,见到的果然是纯色赤铜之佛,与一个月前瓜洲渡渡江南征时路过见到的迥然不同。”

“那就没有可能是寺中妖僧私下修缮佛像,铲除佛像外面的铜绿呢?你又不曾亲眼看见佛像从绿变赤的过程。”

“微臣一开始也是这般想的。可是臣到了之后,又目睹了一次神迹,这才不得不信服。”

“什么?还有第二次么?这一次又能有如何变化?”

“微臣亲自前来后,也试图撼动敲打佛像,结果佛像又有灵泉灌顶,而且此番灌顶之后,居然纯赤的铜色转为银光,不出一刻钟,整个大佛居然毫光四射,化作银质!”

“胡说!万钧铜佛,要是化作银子,那便是普天下的银子……也要占去大半了,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银子。”柴荣听了这番言语的时候,几乎是瞠目结舌,一边说着不可能,一边已经加快步伐冲进大雄宝殿。

满殿跪满了数百名僧众,正对着当中的三世佛膜拜,柴荣定睛看去,五丈高的巨佛,居然真的是银光闪闪,在无数长明灯照耀下闪耀万方,一派云蒸霞蔚、瑞气腾腾之态。

佛像正下方一个入定老僧面朝众人、背对佛像,坐在那里丝毫不为外物所动,一副法相庄严的肃穆之态,尤其是他的胡须眉毛已经纯白如银,与镀了银的佛像颜色几乎一般无二,而且长眉下挂直到面颊,苍髯更是垂至腹下。

其他和尚哪怕一直在膜拜神佛,见到皇帝进来肯定也要至少抬头看一下,那个老僧却是丝毫没有反应。不过,柴荣一开始倒也没有第一时间在意那个老和尚,因为他的目光完全被那座异样的大佛吸引了。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柴荣三尸神暴跳,他一直坚持“信佛不在其像、倘佛生于今日,肉身尚可饲鹰,何况以死后塑像以救万民”的观点,如今佛像在他勒令熔佛铸钱的时候如此显灵,那不是赤裸裸地打他脸么?

柴荣审视许久,一看铜佛底座还有大量裸露的赤铜,乃至铜锈,而且佛体上的银质细看的话也不是非常均匀饱满,有些衣褶细微之处的缝隙,依然有铜色显露哪怕是“天灵涌泉”最初波及的佛头部位,也有佛的下颌部位未曾变银,很显然是因为当时的“灵泉”没有淋到这些部位而已。

状态提示:334.第334章 时辰未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