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长,救我呀!”
“二狗,等等我!!!”
耳边是手下和同伴的呼叫声,但贺世龙没有停下跑路的脚步。换了谁带着一群士气不高,又战五渣的队友,打打顺风战也就算了。
现在敌人早就所准备,人数上是自己这一边的只少十倍,还士气高涨,这还打个屁呀?
如果是以前的贺世龙,有现代军火,有先天以上强悍能力,那还俩说,现在嘛,不跑才是傻比!
没看见有许多人,跑的比贺世龙还快吗?
吕布这货,都正面挡不住十八路诸侯军,我炮灰军团又怎么可能挡的住?你当我是城管大队长?
******
要不是十八路诸侯里有许多是酱油党,指不定吕布都跑不了。
比如说,第一路:南阳太守袁术,士兵二万。听着有名气,官职:虎贲中郎将、后将军、阳翟侯、南阳太守、仲氏皇帝。但手下并无太多能人,心胸狭隘,后来还妄称皇帝。
结局: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于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
第二路:冀州刺史韩馥,带士兵一万左右人前来,实际上不到一万人。
这货就是一个怕死鬼,又想发点小财。后来随便让人一吓,韩馥就迫投靠张邈;之后张邈与袁绍的使者见面,韩馥以为是要来杀害自己的,于是在厕所中以刻书用的小刀自杀。
第三路:豫州刺史孔伷。这老货更惨,没几年就生病死了,将少兵少,势力也小。
第四路:兖州刺史刘岱。第五路:河内太守王匡,这二位更惨,在进攻的时候,就挂了[--]!
第六路:陈郡太守张邈,这人更可怜,打了战回家路上,让手下杀了,我晕。
第七路:东郡太守乔瑁。这个也同样路人甲!
第八路:山阳太守袁遗,路人同上。
第九路:济北相鲍信,这伙投靠哪个负天下人,天下人不能负他的家伙了,不说你也明白。
第十路是北海太守(山东省昌乐县一带)孔融,统兵一万五千,向陈留开发。据说到了的时候,战都快打完了,我去!
第十一路是广陵太守(江苏省江都县地区)张超,统兵一万,前来会盟。[正常人]
第十二路是徐州刺史(山东省郯城县一带)陶廉,统兵一万会盟。[正常军队二号]
第十三路是西凉太守(甘肃省西北部敦煌、酒泉一带,亦即董卓的起家之地)马腾,统一万五千西凉兵前来助阵。[这个嘛,怎么说呢,十八诸侯还担心这家伙突然反水呢]!
第十四路是北平太守(河北、北京一带)公孙瓒,统兵一万五千,南下会盟。[摇头肋威党a]!
第十五路是上党太守(山西省东南部衷治县一带)张扬,统兵一万,西行会盟。[精神上支持党b]!
第十六路是长沙太守(湖南长沙地区)孙坚,率兵一万五千,前来助阵。[见风使舵党]!
所谓十八,只是一个虚数,就像隋唐演义里面,有十八路反王一样,中国古代作品中比较钟爱这个数字!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是有曹操发起,多路诸侯参与。
然而各路诸侯各怀异心,导致争权夺利的混战,结果造成自相戕杀的军阀混战局面更有甚者,各路诸侯竟然在大帐中吟诗作对,比起文才来,可笑至极!
要不然,你以为就吕布那点士兵数量,面对数十倍以他的诸侯军队,如果十八家同心齐力,就是再来几个吕布也秒秒钟教他做人!
中国人喜欢内斗,这是从老古董时代就有历史记录的。
特别是面对权利和利益分配之时,所以在历史上,金管十八诸侯胜利了。斩华雄,败吕布,迫使董卓“迁都”于长安以避其锋!
但因为不团结,所以只能算是治标没治本。如果众诸侯合力追击董卓,董卓败局巳定,“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
而且,因为相互之间不信任,加上分配比例不公平等等。
曹操后来被迫引本部军马追击董卓,和董卓军交战后,由于势单力薄,被吕布等击败,十八路诸侯各怀异心,逐渐离散。
本来,十八路诸侯以顺讨逆,名正言顺,在政治上和军事实力上又占有明显的优势。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孙坚击败华雄,关羽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先后达到三次高潮。诛灭董卓,本来是顺理成章之事。结果反而以曹操先败诸侯离散,大失天下所望而告终!
这就像十八路诸侯结盟犹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而盟主袁绍是这个“企业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作为“董事长”的袁绍实力雄厚,占的“股份”大,声望高,无形资产也十分可观,可以说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但他作为“总经理”来说,要具体处理“企业集团”的日常工作,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素质上过不了关。屡屡丧失良机,最终导致了“企业集团”的溃散。
面子工程呀,唉!
作战袁绍不带上将颜良,文丑参加这次大行动,鲍信破坏军纪欲抢头功,袁术扣发孙坚粮草。袁术,袁绍先是压制关羽,后又不lùn_gōng行赏,在取得重大胜利后又不团结一心,乘胜追击。后来连孙坚也藏匿玉玺,托病回江东。
可以说,若他们团结一致,也就没后面三国乱世啥屁事了,大汉皇帝又能坐稳江山了。
嗯,坐稳了,好像对贺世龙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