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醉梦仙侠传>第三篇 灵变 第67章 评说儒、道、墨三家思想
>

慈宁问道:“中国历来崇儒,可当代却又倒儒,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慈云道:“那是中华民族内部个人自我主体意识觉醒的缘故。”

慈宁大睁着双眼,在月色中凝神望着慈云的面庞。显然,她是不明白慈云话里的含义。

慈云好像是自言自语似的说道:“所谓流水不腐,中国以往的分分合合,那都只是在华夏大地之内所上演的一系列历史节目,当中国人的整体力量充满了这个广大的地域之后,也就好像是一个人吃得太饱了,消化不了那内在的东西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外来力量的介入,当年佛的使者东来传法,便是这样一种情况。近代西方世界里的诸般思想传入中国,也同样是中国人活的失去了自信的缘故。面对世界人类的整体大变革。中国的孔子之学,好像是已经寿终正寝了。

当年,在孔子的时代,佛肸和公山弗扰作为大夫家的家臣,在背叛了自己的主子。占据了一个区区的小县城之后,都曾派人请孔子到他们那里去做官,孔子也都是欣然欲往,但却都被子路给制止了,孔子因此也就都未能成行。虽然没去成,孔子却也辩解说,自己之所以是要去,那还是为了要去恢复周礼的,再者说了,自己又不是个葫芦。是可以整天挂在那里不吃不喝的。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之学其实也就好比是一件精美的器物,孔子本人其实也只是想将自己这怀中的美器能够尽快地卖出去罢了,也好能够实现他自己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君子生活。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是孔子的夙愿,那大济苍生的豪言壮语,其实并不是孔子的志向。孔子只追求一种尊卑有序的和谐社会生活,在他看来,一切皆有等级之分,君王之与百姓、君子之与小人。就好像是天空和大地相比、日月与群星相比的关系,本来是万法平等的关系,可儒家学说却偏要住相观色,将事物硬是穿凿附会地给分出个高下来。儒学认为。一应人等,大家只要是能够各安其分就好,是君子老爷的就要有个君子老爷的样子,最好是还能够心怀仁爱。是愚夫黔首的就也要本分做人,虽然下等人没有向别,但是也绝对不能够心存僭越非分之想。这样一来,社会也就和谐了。在孔子的眼中,不存在什么人压迫人的问题,世人只有安分亦或是狡猾奸诈的百姓小民与有仁德亦或是缺乏仁德的君子老爷之间的区别而已,即使是强盗来做君王了,只要是不再杀人放火了,儒生们也就还是会争相去报考官职的,他们都是一些像他们当年的老祖师爷孔子一样的热衷于在天下去推行周礼的正派的好人。中华文化中汉奸意识的广为流行,其根源也就在于此。说儒学是一种汉奸文化,也不为过。有清一代,单就衣冠服饰来看,女人仍旧延续明代旧制,男子则全部满服剃发,民间号称这是‘男降女不降’,其实,在清代朝廷里面为满人皇帝做奴才以治理天下的汉人,哪一个不算的上是汉奸呢?但是,在人人都做了汉奸之后,大家也就不再提汉奸这个话儿了,所以说,道义都是虚伪的。中国人历来崇儒,其实是读书人一边自己跪着做奴才,还要同时教化庶民黔首也要乖乖地跪着做奴才,所谓个人的努力,也只是求得自己在奴隶、奴才的等级中能够尽量跪的层次更高一些罢了。

近代,随着西方个人生命主权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平等的意识深入人心,单单只是那‘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一句话,也就足以使得孔子之学在现今的中国再无立锥之地了,所以,当代中国人要打倒孔子,那也是一件势所必然的事情。但是,如果彻底的抛弃了孔子之学的话,那中国人就又将整体的失去了灵魂,因为孔子之学只是在先秦时代里,中国人自己对中华文化做了一次立场并不全面的总结,孔子之学虽然偏执于尊尊亲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理论,热衷于怀瑾求售、效命于权贵的一套仕途经济的人生追求,但是,那却是泱泱中华古往今来所传承着的主流活法之一,其中也是蕴含着不可改易的真道理的。

观自古之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孔子之学,即是危难时促使中国人和衷共济的粘合剂,也是太平时促使中国人分崩离析的化骨散。权之所倾,财之所聚,居于社会统治地位的少数人集权在手,便会聚财于身,财聚则民贫。民贫则天下乱。自古以来,中国社会便是均财则安,聚财则乱,虽不时会有才干杰出的人来出任帝王。对天下施以削峰填谷的均贫富政策,但那也只是能够使天下安定昌盛一时而已,中国人政治的皇帝制度是不能够形成治理天下的一贯定法的,历来都只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这种行政的不确定性,是无法确保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孔子之学的等级尊卑之术,也是不能够培养出大量的知礼义廉耻、行忠孝节义的真君子和知天安命、守本分、甘为下贱的劳苦奴隶的。”

慈宁说道:“那孔子其实是一个很失败的人呀。”

慈云说道:“是的。塑一个泥胎,起名叫做孔子,放在文庙里,让人去供奉三牲,焚香叩首,那其实也只是中国皇帝治理天下的一个手段罢了。单单只是一个科举取士的制度,就将天下的读书人尽皆玩弄于皇权的股掌之上了。中国的皇帝家族,才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胜利者。”

慈宁感叹道:“唉!偌大的一个中国,难道所有的人都是心甘情愿的屈膝俯首于皇


状态提示:第三篇 灵变 第67章 评说儒、道、墨三家思想--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