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包括勤务官之类的在内,所有可能存在的第三者眼线,让空间尽可能形成密室。这是让双方能最快进入主题的最好办法。我官阶的晋升,很可能就跟这次的军事部署有关。但是,如果参与实战的话,不晓得军部那帮大佬们是不是知道,刚完成编制的部队和能作战的部队,完全是两码事。
“中将大人。请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东部战线按照之前的划分,一向是由101大队负责的。而且,隶属参谋本部的102大队,按照原定计划,也是在完成作为战部队的初期编制之后,才会被部署到前线的。再者,按照战局的动向,应该会被部署到南部的纽茵兰才对。
毕竟,现在已经属于帝国纽茵兰是座中型的港口城市。在拿下纽茵兰后,帝国最需要提防的是不列颠尼亚。
不列颠尼亚有整个艾泽拉大陆,最强的远洋舰队。这对于目前的帝国来说,是个不小的麻烦。而且,不列颠尼亚和原来的纽茵兰王国是有联姻的。帝国不可能不提防,不列颠的报复行动。但是,我收到的却是即时前往东线的牟兰地区的移动命令。
按照以往的惯例,部队完成常规编制是会给予半年以上的时间的。这么着急的把还在磨合期的训练生送上战场,我实在是想不明白。东线到底是出什么大事情了。
“人数已经达到五十三人。参谋本部认为这已经算是完成编制了。”
“是的,编制是完成了。但是,部队的构建也没有完成啊。”
事实上,部队编制的完成和部队构建的完成,是两码事。编制是指部队应该有的各种职能单位。但是,想要作为战力应用,还必须将每一个耽误都彻底落实,建立起熟练的合作关系。不然,单凭几个数字就能上战场的话,跟一盘散沙没什么区别。
(想想二战的塞班岛战役,美国曾这样评价日军。作战能力强悍,但是缺乏相应的协同、组织能力。)
以这种事情作为本行的参谋蚌埠,应该很清楚这一点才对。
可即使是明确知晓这种常理的他门,也依旧不得不发出这种不合理的命令。就只能说明,东部战线发生了某种特别的状况。
“兵员没有问题,装备也是优于101大队的最新式。参谋本部对于阁下的本事,也给予可很高的评价。”
开什么玩笑,如果只是因为被人夸“你强大”之类的,就能在战场上发挥他们所期待的效果。那还有,日复一日的训练干嘛?直接让人夸就好了。
别说是联合作战,对指挥官的基本认同如何形成,单是应用教习课程一项,就够我头疼了。
“就算是编制、装备、人员都没有问题,士兵之间的相互配合也是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训练磨合的。这是常识,中将大人。”
“这样的问题,参谋本部相信,如果是安娜上尉的话,就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因为是雷文中将,所以我一直克制不让自己动怒。但是这种完全构不成理由的答案,还是让我额头的青筋暴起。
“如果只是将下官作为单独战力投放战场的话,倒是可行的。但是,以大队规模进行运作,恕我无法做出相应的保证。”
将正在编制途中的部队指挥官调离,是兵家大忌。因为知道他们不会单独将我派过去,所以我才有如此态度强硬的发言。
“......少校,事实上因为多方面的考虑,参谋本部不得不将102大队派出了。”
“......?”
“101大队,在牟兰地区遭遇联邦军的伏击,损失了十一人,两部机甲失去了下落。作为队长的戴克侯,目前还未脱离危险。”
我所能预想到的最坏状况还是出现了。十一个人,差不多一个中队了,也就是说现在的101大队,已经完全残了。
由于帝国机甲的独特性,被其他国家盯上也是没有可能的事情。那么,一旦机甲被敌方俘获。帝国刚刚出现的优势可能不复存在了。
“你先看下这个!”
雷文中将将一份加密的文件递到我面前。
根据加密文件中所所述,因为和公国和平协议,北方军的重装骑兵部队,悉数调往东线进行支援作战,但是由于气候问题。布里克斯兵在东线还需要一段时间额适应。东线的本土部队,为了掩盖帝国这次的失利,也不能做出太大的动作来。
另外根据幸存下来的101大队的魔导师描述,联邦的这次伏击投入了两名复数位皆的法师。
那么,这就能说得通,帝国为什么会点名让我去了。
“少校,你是唯一在遭遇法师的对战中,全身而退的帝国战士。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机甲核心机密泄露的可能性,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全身而退?难道我在修道院躺了一个多月的事情,让你们喂狗了么?
“中将大人,急于必要的职责义务,下官还是那句话,如果只是将我个人投放战场的话,我会全力以赴。但是如果现在展开部队的话,很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展示忠诚于帝国的同时,作为指挥官应有的职责,提出必要的忠告。
至少,如果必须上战场,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时,参谋本部也不会追究我个人的责任。
“我会记录下你的忠告。但你最好做好命令不被更改的准备。”
雷文中将强硬的语气,似乎也在表示这次的命令是无法动摇的。
“下官知道了。”
看起来,只有上战场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