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听过雨中卖盐的故事。
又是一年下雨季,下雨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晴天比雨天少,雨一下就是好几天,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会持续好久才会停。这不,雨又开始下了。
邹老是一名手工艺人,手里握着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一项就是手工制作雨靴的手艺。然而,他并不是很开心,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年纪大了,有时候力不从心,双手在制作雨靴的时候会颤抖,拿不稳针线,制作出来的雨靴也不像以前那样完美无缺了,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儿子也不愿意接过他的衣钵,而是去了大学,还加入了什么乐队。
雨刚开始下,邹老慢悠悠地搬出来竹椅子,坐在门口,手里一针一线的缝制着雨靴。邹老跟别人不一样,别人都是雨停之后天气放晴的时候出摊儿,他不一样,他却在下雨的时候把几个雨靴摆放在竹架子上,每次街坊邻居出门的时候,就会看到邹老在门口卖雨靴,都会过来聊上两句,无非就是:你又在下雨的时候出来卖雨靴啊?
邹老总会点点头,不以为意,继续用颤抖的双手捏着细针和长线,穿过沉重的岁月。
邹老是孤独的老人,他总是一个人,没有人跟他聊天,能跟他交流的只有手里的针线和雨靴。周围的路人每次都会被这个场景吸引,不管是出于好奇心还是同情心。当人们拿起一个雨靴的时候就会惊奇于雨靴的精致,与鞋店里卖的雨靴完全不同,是纯手工制作的,上面的针脚看的一清二楚,没有机器那种笔直的线条,歪歪扭扭的就感觉是用心制作出来的。
有的人看过之后,会花重金买下,而有的只是过一过眼瘾,除了价格上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外,颜色和造型也不是某些人喜欢的。人们都喜欢流行的颜色和造型,像这种古朴传统的颜色和造型,穿起来会显得人很老。毕竟雨靴充满了浓重的历史气息。
邹老也不图能卖上个千儿八百的,他只是想让人们记住,传统手艺不能丢。
路上的行人纷纷抬着手挡雨,快步找躲雨的地方。这个时候,一个身穿黑色雨衣的高大男子走了过来,站在邹老的身边躲雨。这个高大的男子身高近两米,雨衣下面是一身黑色西服和一个红白相间的领带,裤子估计也是黑色的。苍白的脸色显得他很紧张,慌张以及冷酷。
街上的雨下得很大,即使是穿着雨衣也会淋个全身湿透,况且这个高个子男人的雨衣还破了。
两个人都不说话,邹老埋头穿针引线,高个子紧紧盯着前方。忽然,一股奇怪的味道飘了出来。邹老闻了闻,转过头看着高个子,看到高个子脚下流出红色的雨水。
咳,这位先生,你流血了。
邹老长时间没有说过话,这一开口就感觉肺里憋着一股气,差点把自己呛着。
高个子低头看了看,没有去管,继续像个电线杆子似的杵在那里。
邹老一瞧,也不管了,自己都不着意。
安静地过了几分钟,高个子有点晃动。邹老没有注意,正在全神贯注赶制最后一个雨靴的时候,只听见噗啦一声,旁边一直站着的高个子倒在了雨水中。
邹老赶紧站起身来,走到跟前,问了句:小伙子啊,你怎么了?
很明显,这个高个子晕倒了。邹老年纪大了,腿脚不灵活了,但是拖一个人还是有些力气的。
哦,怎么这么沉啊?
邹老刚抓住高个子的肩膀就感觉不对了,是自己真的老的都没有劲儿了还是这个家伙真的有这么沉呢?邹老一步一步后退着,手上的抓力很大。邹老都是退两步,就要直起身子,捶捶腰,感觉腰间盘快断了。从门口到里屋也就五六米的距离,邹老感觉有一万米。然而,另一件事让邹老有些难办了,高个子太重了,靠他一个人根本无法把高个子抬到床上。不得已,邹老找来一个毛毯铺在地上。
邹老里外看了看,还是先把门口的几双雨靴和竹架搬进来吧。关上门后,邹老走进里屋,在旁边放了一个竹椅,坐在上面看着眼前的高个子。
仔细看,邹老才发觉这个高个子的脑袋有些奇怪,额头平坦有皱纹,脸颊的骨头很突出,下巴尖尖的,嘴唇很薄,鼻子耷拉着,眉毛很细,眼皮也是苍白的。
高个子的雨衣在肚子的地方有两个圆洞,邹老小心地解开雨衣,翻开一看,不由冷吸一口气,在高个子的肚子上有两个洞,鲜红的血就是从里面流出来的,如今差不多已经流光了,这两个伤口都是直径近五公分,不仅如此,还能直接看到肚子里的结构,从外到里面,一层层的,甚至能看到肠子。
咦,这家伙不疼吗?
邹老咂咂嘴,刚想要解开他的西服上的扣子,却被一只突然抬起来的手抓住了。邹老吓了一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邹老的心脏已经好久没有这么紧张过了,有些适应不了,耳朵里传来咚咚的心跳声。
呼,呼,邹老深深呼吸了一下,继续脱他的衣服。解开西服的扣子后,邹老看到平坦的肚子,胸骨凸显的胸口,苍白如雪。邹老找来干净的毛巾,擦拭着高个子的肚子,找来几团棉花,镊子和酒精。轻轻擦了擦伤口,邹老的手又开始颤抖了。
邹老赶紧收回手,闭上眼平静一下自己的心情。脑海里回忆着以前给小猫小狗缝伤口的情景。邹老凑近看了看,发现伤口基本上已经穿透了肚子,伤口的边缘也已经烧焦了,伤口里已经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