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无敌书生>第六四章 一个人的乡试

如果一个考场里,有许多考官和大兵监考,而考生只有你一个,你会不会感到紧张?

现在卓越就面临这样的情况。

太子妃和汪洋的奏折绕过理政赵王,直接送到老皇帝手里,老皇帝对卓少师的后人产生了兴趣。为了表彰他在这次打击粉三太子的行动中的大功,破例为他提前举行了举人资格考试,一切奖赏视考试成绩而定。

当然,考生只有他一个,其他考生还有等正式的春闱日期到了才能考。这次不仅考作诗,还加了码,加考经义和策论。

而且,听他们说法,如果这些都通过了,有可能还加考其他的东西。总之,直到他实在过不了为止。看看他究竟有多大潜力。

第一场,在律诗和律赋中任选一题,他选了律诗。考官打开一个黄封套,取出一张考题,道:“圣上亲笔命题,考生卓越拜领!”卓越拜领受体,打开一看,是《神童诗》的一句:“天子重英豪。”要求以原韵为韵脚,做一首五言十六句排律。

审完题,卓越暗自叫苦,心说这老皇帝可真厉害,题目不难,问题是韵脚难。

这个韵脚属于《平水韵》下平声的“四豪”,共计六十多字。虽然不是险韵,但大多数字意义都不吉祥,不适合做歌功颂德的试帖诗。还有许多同音字生僻字,虽然有,但却不符合这诗的意境,用了不但不能增色,反而破坏了诗歌的美感。

卓越有些冒汗了。

这情形被汪洋等监考看在眼里,暗自为他着急。说心里话,同属于东宫一派,汪洋私心里对卓越非常照顾的。卓越做的两首试帖诗他都看过,对于他的才华还是欣赏的。

但是,今天的诗题目限韵他都看了。如果但这题目不限韵,或者只限韵不限于做试帖诗,都不难。

但老皇帝却叫卓越用这没有多少吉祥意义字眼的四豪韵做称颂诗。的确难为人了。

贤侄,恕老夫爱莫能助!如果诗歌这一关你都过不去,其他的就没有资格考了。你也只能领些赏银,做个富翁了。

卓越审了几遍题,又把“四豪”韵的字眼在脑海里都过了一遍,突然灵光一现,提笔飞速写了起来。仍然一挥而就,文不加点,写完就交了卷。

“小生尽力而为,叫各位大人见笑了。”

礼部的考核代表和汪洋老太师一起阅卷,只见上写:

赋得天子重英豪(限四豪韵)

天子求贤事,谁陈社稷韬?

贪欢非重器,报国是英豪。

朝破青囊卷,暮披露布,武可舞金刀。

怙恶忧三士,锄奸赖二桃。

水清鱼自跃,风劲鸟还翱。

勒石燕然广,封山峻极高。

致君尧舜上,名世法萧曹。

汪洋看看,点点头,道:“难为你了。”交给了礼部派来的考核代表。礼部官员又从内容规范等各方面检查一遍,确认没有什么问题,就说:“可以呈交圣上御览,最后成绩,全凭龙意钧裁。”密封起来,预备等今天考题都做完后,以六百里加急送交御览。

于是,又取出第二题,这是《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句话: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这是孔圣人责备他两个学生的话。

而这种命题作文,就需要应试者以孔子的语气,写一遍议论文,说明官员尽忠职守的重要性。

卓越自幼受老师顾承业教导,古文有一定功底,不到半天,这篇命题作文写完了。涂改几处,又用工楷誊抄一遍,交了上去。

三位主考官检查一遍,虽然比不上他诗才,但见解也有独到处,也没有犯什么禁忌,就封了起来。

稍作休息,又出了策论题,这也是老皇帝亲笔题写的:

都说前粉朝骨气天子是个勤政有骨气的好皇帝,前粉朝实在亡于天灾和流寇。你怎么看?如果你是那时候的重臣,该如果辅佐皇帝治理这个“乱世”?

这显然是结合历史实例,写一篇策论了。

卓越没有当过官,从政经验为零。但并不妨碍他通过自己的一些实践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何为勤政?

夸父追日实际上足迹始终没有离开脚下的土地,而太阳却在天上,如此劳而无功能叫勤政吗?

楚霸王力气再大,也不能揪着自己的辫子渡河。车夫再好,也不能在南辕北辙的情况下到达楚国。可见勤政也需要讲究方法的。

涸辙之鲋,只需要一口水就能活下去。可有人却给它一个到遥远的东海借水的空头许诺。

骨气天子时代连年天灾,百姓需要的是什么?绝不是东海借水一般空头的《罪己诏》,而是搞来粮食救灾。

可骨气天子干什么?朝堂上,温惕仁和周敦儒两个朋党奸臣扯皮,外面又一直横征暴敛。百姓易子而食好要交丁税(人头税),在民不聊生的情况下还要求百姓忍气吞声。

对于这些,骨气天子毫无办法。

当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小民无告而被迫铤而走险,作为一国之君的骨气天子一点责任也没有?

前朝贞观天子说:社稷为舟,而民为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既然骨气天子无法整顿吏治,无法安抚灾民,那么就百姓自己来。

于是有了燎原之势的暴民,杀不胜杀,剿不胜剿。骨气天子的骨气,也只能支持他走到后山,吞金自尽。

至于他临死遗照说:任凭群贼分裂朕的尸体,无杀百姓一人。

他可能忘了,围住京城要取独夫性命的,


状态提示:第六四章 一个人的乡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