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光荣使命1937>第二百五十五章 谈判1

这个时代的爱情其实很简单,只要彼此瞪对眼了那就**不离十了,即使是彼此没有看上对方,只要两个人的结合有利于彼此之间的生存也是勉强可以凑合的。总之,在这个时代婚姻只是其次的,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这个时代的婚礼也很简单,新郎没有礼服,新娘也没有婚纱,双方竟然穿着一身黄绿相间的迷彩服就把婚礼给办了,看的陈锋哭笑不得。原本陈锋还打算派人到阜平城里采购一番,最起码新娘子的穿一身红色的嫁妆吧。但是这个提议被李海平和刘莉给拒绝了,理由是战争年代一切从简。

宴席也很简单,就旅部的这些官兵,所有人齐上阵,好容易凑齐了40个八仙桌,每个桌子上都上了一盆红烧肉、一盆日本罐头烩菜,然后主食是馒头,最重要的是没有酒,据李海平说,部队所有的烧酒都被动送到了卫生所充当医用酒精,全旅所有的官兵都足足一年滴酒未沾了。

看得出这里的条件确实很苦,远远比不上涞源的独立第二营和易县的第八营,更比不上察哈尔大后方的部队。不过据李海平说,他们部队的生活条件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要说艰苦,他们远远比不上同样活动在这一带的八路军。他去过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的驻地,战士们每餐只有2个地瓜。大冬天的都没有棉衣,很多战士的手脚都冻了。和他们比起来,李海平觉得这样的生活实在太奢侈了,最起码他们能吃得饱穿得暖,三两天还有一顿肉吃。

在阜平县呆了两天,正当陈锋准备继续南下视察下一个独立营的时候,归绥再度发来电报。这次是邓晓平发来的,他是替八路军总部向陈锋求援来了。

事情是这样的,不久前日军对八路军晋察冀军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扫荡,当时出动了4万多精锐。然后又以战车大炮开道。天上还有飞机助战,企图彻底解决河北山西边界的八路军部队。

由于敌众我寡,晋察冀军区高层决定跳出外线,实施战略转移。部队倒是好转移。即使遇到日军的大部队也可以突围。但是晋察冀军区还有一个保育院。里面养的都是烈士的遗孤和晋察冀军区高级指挥官的孩子。这些孩子还小,根本就无法进行长途行军,所以晋察冀军区高层决定让保育院就留在当地老乡家里。

没想到日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到了消息。竟然派出一个中队的士兵专门抓捕保育院的孩子。感觉到事情有变,保育院院长王金兰与两个女老师立即将所有的孩子聚集起来,连夜来开了那个村子,同时联系上当时负责留下来保护保育院的一个警卫班。

但是日军似乎得到了准确的消息,抓捕行动很是迅速,目标也很明确,还没等保育院跑出多远就被日军抓住了尾巴,幸好有那个警卫班保护着孩子们,不然早就被日本人抓住了。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3天前保育院被日军缠上了,经过半天的缠斗,孩子们虽然虎口脱险,但是那个负责保护保育院的一个警卫班却被日军全歼了,全班11名战士全部阵亡。

由于八路军的大部队都已经转移到了山西,所以冀中并没有成建制的部队了,现在就算是想要救援保育院也没有这个能力了。

晋察冀军区的聂司令员知道第四十集团军在冀中有一支小部队,战斗力很强,最重要的是日军这次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八路军,对于同样在这一带活动的国民党部队根本就没有兴趣。再加上聂司令员还知道,第四十集团军的这支部队隐蔽的很好,日本人根本就不清楚他们的实力,往往把他们当做附近山林里的土匪绺子,救援保育院他们最适合不过的了,因此致电八路军总部,希望由八路军总部出面,请求第四十集团军救一救保育院的那些孩子。

邓晓平提出的请求陈锋的不得不考虑,况且看着一群孩子即将落入日本人手里,陈锋还真的做不到无动于衷。另外这群小八路距离李海平所部的驻地并不是很远,直线距离也就八十多公里。

思之再三,陈锋决定将特战队派出去,由陈铁豹率领,星夜赶往阜平县西南的李各庄,务必要保证那43个孩子的安全。另外为了保险起见,陈锋还要求李海平所部立即派出有力部队支援陈铁豹等人。

事情还没解决,杨毅却跟着发来一封电报,说美国代表团和苏联代表团都要求进行谈判,他请示陈锋该怎么办?

陈锋觉得晾的差不多了,是时候和这帮洋鬼子好好谈一谈了。于是他命令徐豹代他视察南宫县的独立第9营和邯郸的独立第11营,自己则是带着一个特战小队立即启程返回归绥。

11月7日,陈锋终于赶回了归绥,这一路上并不太平。虽然没有遇到日伪军,但是却遇到了土匪打劫。在途径小弥山的时候陈锋等人被一支绺子给截住了,那个独眼龙大当家的要求陈锋等人留下20挺花机关和20杆短枪,另外还要奉上一万大洋才能离开。

陈锋大怒,没想到他堂堂国民政府陆军上将竟然被一群山贼土匪给打劫了。没的说,虽然土匪足足三百多人,而他身边的特战队员只有36人。但是陈锋依然主动发动攻击,这一战他自己也亲自上阵,沙漠之鹰逞凶威,经过三个小时的进攻,陈锋等人终于将这股土匪给击垮了。

随后陈锋到附近的村子里一打听,得知这支土匪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为祸乡里不说,还经常打劫过往的商旅,老百姓提起这股土匪那叫一个咬牙切齿。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五章 谈判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