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只管说,子卿但能做到,无有不从!”颜子卿从不知道自家茶竟如此好喝,但既然宋师承开口,自然有解决的办法。
“是这样!”宋师承放下茶碗,“为兄一向酷爱诗词,贤弟是知道的!”
颜子卿摇头。这点,颜子卿真不知道。
“买粮临行前,为兄与人聊起贤弟!”宋师承看颜子卿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有人说贤弟的诗词是家中西席所做,有沽名钓誉之嫌,为兄不信!”还是没变化。
“于是,为兄此来就是想来与佑之见上一面,回去之后也好告诉那些以讹传讹之辈,他们错的何等荒谬!”可惜,颜子卿脸色还是没任何变化。
“如今见到贤弟,为兄敢以项上人头担保,往日那些谣传,定是别有用心者中伤之举,贤弟放心,为兄回到交州定为贤弟澄清此事”说完,再次拿起茶碗,一幅“兄弟,你的事,包在兄长身上”做派,微笑间点点头,朝颜子卿看来。
“哦,这事啊!”颜子卿也点点头,仿佛明白宋师承的话,“可是,兄长!——”
“什么!”宋师承竖起耳朵,听颜子卿想说啥。
“以往那些诗词,确实是师傅们所做,我是真不会作诗!”
“啊?……”
不管宋师承如何在风中凌乱,颜子卿连凌乱的时间都没有。
手上能用的人已经全部派了出去,可还是不够用。跟随颜子卿的颜氏子弟一个不留,全丢了出去,不够;家中但凡能认字、理事的低级管事,全派了出去,不够;颜绍敬等人手里的管家、师爷全派了出去,还是不够用。这群人以前大多奉命行事,没有任何从政经验,一下子去管理成百上千的灾民,手忙脚乱都是好的,不出问题已经是能力爆炸的表现。
至于说狼嚎、棘奴和骑兵亲卫们,暂时是没法用的,汉话都说不顺溜,长着一张胡人的脸,怎么去管理灾民。能砍人的人用不了,能救人的人没处找,这是颜子卿的困境。
但时间是不会等人的。若不能在十一月底之前把冬小麦全部播种下去,来年上半年没有收成,灾民就要白养一年,这是谁都难以承受的。而且南部几县灾民越聚越多,渐有破十万势头,三叔的来信一封比一封急,催促颜子卿赶紧想办法,甚至在信的末尾建议颜子卿,实在没办法,干脆派官兵来赶走了事,省的惹上麻烦。
“产量大的农作物有哪些,适合在什么样的土地上耕种?”颜子卿别无他法,只能拉着二叔一起想办法。
“木薯、红薯、土豆、玉米,除了木薯这些都是最近几十年番邦传进大汉的。产量都不错,下田也能种,不过你可想好了?”颜绍恭对侄儿心善、爱民的做法佩服却并不赞同。仔细把各种作物利弊一一说来,让颜子卿选择。
“木薯多年生藤本植物,任何土地都能种,产量巨大,但味道和木渣一般,且有轻微毒素,必须和其他粮食一起伴食才能下咽,猪都不吃,人更不能多吃,亩产八石上下。”
“红薯、土豆下田能种,产量巨大,但不能保存,三月之后就变质,不能多种,亩产七石上下。”
“玉米、高粱下田能种,且耐干旱,但产量不太大就五石上下,还不能轮作,来年要歇田。”
这个时代没有化肥、没有良种、没有科学的育苗、杂交、授粉、防虫技术,所有种植行为基本都靠天吃饭,所以产量比起另一个时空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按照颜绍恭说法,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条鞭法实行以后,官府所有税赋都折算成银两,即便是下田,只要种上东西就要交税。而以上作物是卖不起价的,真要雇农民来种植这些东西,不光不能赚钱,反而要赔钱。
“一条鞭法没有实施前,不少平民在田间地头、下田土坡也种上一些,能弥补家中口粮。现如今,哪敢在官府划定的地头种这些杂粮?种上以后就要交税,粮食折卖成银两,几项税银一缴,全年白干!遇上灾年那是要家破人亡的!下田种这些东西,还不如抛荒!”颜绍恭叹口气,“都是变法维新造的孽呀!”
全推到变法维新头上,颜子卿不承认。每一项法令的实施,自然有好有坏,要看如何去发挥长处、减少损失。
“一石稻米能卖两贯钱,还能有点赚头;一石玉米能卖一贯半,一石红薯、土豆只能卖半贯,下田去种这些根本没赚头,种的多赔得多,没有灾荒还好点,一旦有个水、旱、虫灾什么的,血本无归,你可想好了!……”
“我想好了!”颜子卿拿出一张契约递给苏和仲。
契约上注明:和颜家立契者,交七留三;所有官府税赋由颜家负责。什么意思?颜家不逼迫立契者签卖身条约成为颜家家奴,只是以佃户形式进入颜家;所有种植收入所得颜家得七成,佃户得三成;佃户所有税赋由颜家负责。
这张契约在另一个时空的后世者看来,无比苛刻。七三开,佃户忙活一年下来,还能剩下些什么!?
手机阅读:http://m.88kshu.com/180227/
发表书评:http://www.88kshu.com/180227/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046章 颜氏族长)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梦醒半浮生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