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相看得出,大王现在是愧疚。此时的大王对他提什么要求,就些能勉强通过的,就通过了。
所以大王说要为董国相接风洗尘摆酒,董国相一点也不反对。说完事就去喝酒去了。
吕步舒的酒度量不错,喝酒之前董国相与吕步舒捣鼓了几句,意思就是要把大王喝得差不多,这个差不多是要喝得兴奋,但又不能醉了,董国相好与大王谈事。
董国相知道大王的酒量,这黄酒也就是一斤左右,太多就会迷糊了。看吕步舒把大王灌到一斤左右时,董国相就与大王谈事了。
开始就是要谈大王感兴趣的事,董国相便问:“你猜一猜,在大云山,我用什么办法来匡正太子的?”
你董国相能用什么来匡正他人?不就是儒家思想?
“我猜一猜?我是要猜中了怎么办?”大王有些醉意,开始与董国相开玩笑了。
“你要是猜中了,我自罚一杯洒。那如果你没猜中,哪怎么办?”董国相不急不忙,问大王。
“那一样啊,我要是没猜中,你也罚我一杯。”大王觉得他还能喝,也就要与董国相一样,也喝一杯酒。
董国相当然不同意大王喝酒,喝酒不是董国相的目的,董国相的目的是要大王听他的,走上他为大王设计的路上来。
董国相便说:“你反正喝不醉,让你喝酒就失去意思。你要是没猜中,你只要做一件好事,就好,怎么样?”
大王觉得自己已经猜中了,也是不思索回答是。
因为不是很醉,大王还知道防止董国相作弊,两人分别写出答案,再同时打开看结果;而且大王也不能胡编乱造。要不然你董国相随便说一个,没有道理的方法,也能算方法吗?
大王觉得,如果自己先说结果,怕董国相随便说一个结果,反正与大王说的不一样,那固定是他大王输。有这些要求,我看你董国相不就是用儒家思想吗?
大王写的是‘儒家思想’。董国相却写的是‘两位姑娘’。
匡正太子刘建,肯定要用到儒家思想,大王说的没错。但是董国相说的‘两位姑娘’,还真是董国相的方法之一。
大王一看结果,不服气:“你董国相赖皮,两位姑娘与匡正太子有何干系?”
董国相要解释清楚,要有理有据。董国相就先问大王:“我来江都国后,是不是用儒家思想匡正大王的?”
“是的。”大王毫不犹豫地回答。
“结果怎么样?失败。太子刘建他,该干吗还是干吗。”董国相说,“所以啊,我用儒家思想匡正太子,那是不管用的,我要用两位姑娘加上儒家思想,去匡正他,那就管用了。你不知道,他是不想去守墓的,也是姑娘一劝,他去了;现在在大云山,有两位姑娘匡正他,他听话得很。”
董国相最后得出结果,匡正太子刘建的,是‘两位姑娘’,不是大王的答案。
大王听后不同意,觉得他的答案也不错:“我的答案也没错,你是让两位姑娘来、用儒家思想匡正太子,还是用了儒家思想。我没输,毕竟还是用了儒家思想。你的答案也没错。所以说,我们都没输,平局。”
董国相一听,大王的话也有道理。
大王要是不输,怎么让大王做好事?
董国相一摸脑袋,办法来了:“大王你所说也有道理,我还是用了儒家思想,你是没完全输,算我们平了。是平局我也要喝酒,你也要做一件好事,怎么样?”
现在是酒席上,让你喝酒了,我就高兴。至于做好事,那是酒后的事,喝酒时说的话,酒后还算不算数就难说了。
大王一想通,就同意了董国相的要求,叫他喝。
董国相当然不会在没有见证的情况下喝酒的。他叫来陈太傅:“太傅,我和你大王打赌,我们平了。平了我们也喝,大王也答应我喝酒后,他要做一件好事。你来当见证人,别酒后你大王赖皮了。”
大王一听就不舒服:“我刘非是那样的人吗?打个赌还赖皮?你放心,做一件好事有什么的?有陈太傅见证,你更不用担心了。”
董国相不放心,看着陈太傅问他:“你愿意做见证人?”
陈太傅知道他们有些醉意,不就是酒话,他也装醉了,点着头说:“好,我作证人,国相你喝吧。”
有了陈太傅的见证,董国相也不推辞了,拿起杯子一口就倒进嘴里,喝了下去。
喝了酒的董国相,不想再纠缠这个话题。他话峰一转:“下面不跟你打赌了,就让你猜一猜,是哪两位姑娘匡正太子的?”
大王第一个就猜到淖妹。到猜第二个,他卡壳了,一时想不到是谁了。公主?太子的侍女小芳?……
公主是匡正不了太子的,她不被太子骂就不错了。小芳在生活上可以管住太子,但其他方面她怎么匡正太子?她要是能的话,这么久了太子不变好了?
如果这两都不是,还有哪位姑娘在能力匡正太子?
大王摇头,说第二位是谁,他猜不出了,请董国相说出来吧。
董国相鼓励大王,再开动脑筋想一想,也许能想到。
大王赖得伤脑筋,还是要董国相说。董国相就说:“她是绿叶茶庄的女儿,柳小叶。”
要是柳小叶,大王哪里想得到,他们都没见过几面。他现在都不相信:“她去大云山了?她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匡正太子?”
“她呀,柳庄主的女儿,你说她能差到哪里去?她脑瓜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