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当小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盐道都转运使

“还是大人高明!”福州知府:罗丰趁机谄媚道。

如今福建的左右布政使,手里只有些水利、屯田的职能权利,其余的都被巡抚架空,这才有知府越过布政使,向巡抚做报告。

“呵呵!”福建巡抚邹维琏捋着胡子笑道:“什么高明不高明的,大家陪着他玩就是了。”

“一个楞头小子而已。”福建都转盐运使司:蔡文辉说道:“打了几场仗,皇帝还小,被他一哄,还真就以为自己上天了不成?”

明朝的盐业,是采用盐引制度的,整年的食盐税收,在商人购买盐引的时候就把税收搞定了,到了中后叶之后,由于边军粮食不足,盐商若要购盐,必须把粮食运送到北地边境,凭粮引兑换盐引。

洪武年间每引盐四百斤,称为大盐引,后改为两百斤小盐引,大明每年产盐总量为三百万印,也就是六亿斤,大明在全国分别设立:两淮、两浙、长卢、山东、福建、河东等6个都转运盐使司衙门,与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保持平级。

每个转运盐使司衙门,下面都设有分司,分司下面还设有巡检,主要甄别盐引、区域,每个持有盐引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销售区域,严谨跨区域销售,每个盐区都有自己的盐场,盐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盐户”,因为当时的制盐都以熬煮方式采盐,所以又称为“灶户”。

扬州之所以繁荣,与盐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因素,南来北往的盐商们,若要换的盐引,必须北上跑粮,这也刺激了漕运的发展,而大明的漕运总督府就设立在扬州附近的淮安,这一长久,扬州盐引独占全国七十万!成为全国最大产盐、返盐大户。

以上都是在朝廷有帐可寻的基础之上的,实际情况如何呢?当然是盐商与粮商相互利益输送,毕竟盐商有钱事情众所周知的事情,而粮商也同样富得流油,两厢合作,然后盐商拿到盐引,从官仓出盐,盐就转运到了盐商的手里,他们因为拥有垄断销售权,纷纷摇身一变成为了地区总代,一面自己的盐所少出盐,高价出盐,一面又扶持背地势力进行兜售食盐,有官府的高价盐配衬着,于是百姓们纷纷购入私盐,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私盐屡禁不止的原因所在,因为有利可图,这是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还是跟盘剥挂钩,朝廷每次有大的出项,必找盐商出血,一来二去盐商的成本增加,就比如明末的盐商北上运粮,用粮食到户换取的粮引南归之后,再到盐道转运使司衙门兑换盐引,这成本可就不是一般的高了,这一路人吃马嚼,雇船转运的费用可都要算进食盐里面,即便盐商们与粮商、漕运全部疏通,都有现成的渠道,可这维护的成本也是居高不下,这边一弄,那边的私盐就越发泛滥,私盐越泛滥,这朝廷定下的盐税,也就越模糊不清,于是大家纷纷上下其手,百姓怨声载道。

“就是!就是!咱们这次给他拿的那二十万两白银,他见过吗?”福建布政右使:张方仕在一旁溜缝儿。

“哎!”邹维琏打断道:“别瞎说,这些都是福州府截流的盈余,毕竟总督府的出项也很大。”

“回头你还要督促一下下面的州府。”邹维琏说道:“抓紧把各州的收一下,巡抚的出项也很大!剩下的不用我说了吧?”

“是,大人!”布政右使:张方仕谄媚的说道:“还是老规矩,七成入府库,三成入总督府。”

“不错,懂事儿!”巡抚邹维琏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跟着本抚好好干,开春把生丝交给你管。”说完起身朝外面走去。

“哎呀!多谢大人!”张方仕眼睛一亮,赶紧躬身低头道谢。

“这可是个肥差啊!加油!”都转运使:蔡文辉笑道,一众大人陆续跟在巡抚的后面走了。

“大人慢走!”张方仕在后面说道。推荐阅读//v.///

“行了,人都走远了!”布政左使:金毅说道:“你这又是何苦?”

“唉!”张方仕偷眼观看了一下四周悄声叹息道:“我等堂堂朝廷钦命,代天子牧民一方,如今居然混到如此地步?”

“辛苦你了!”布政左使:金毅在一旁说道:“我实在是低不下这头,若不是你还能截流一些,咱们福建的教谕,真的就做不下去了。”

“哼!”一提到教谕,张方仕的腰板儿立刻挺直说道:“别的我都可以放弃,不去与他们争夺,但下一代的教谕,那是重中之重,咱俩无力改变什么,就靠他们去改变这个世界了。”

“不要给自己懦弱找那么多借口。”突然一个不期而遇的声音在角门响起。

“谁?”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张方仕感觉整个后背的汗毛全都竖了起来,尖声叫道:“给本官出来!”

“什么人如此大胆?敢偷听布政使谈话?”金毅也在一旁叫道。

“呵呵!”杨齐笑眼眯眯的走了出来说道:“二位大人为何不去与他们一道?”v更新最快/

“呃!下官参见部堂大人!”金毅、张方仕二人纷纷躬身参拜。

“行了,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杨齐说道:“可否到书房一叙?”

“部堂大人,请!”张方仕见杨齐如此,必有话说。

“请!”杨齐说道。

总督府书房内。

“刚才二位大人所说的话,本座已知晓。”三人分宾主落座之后杨齐开门见山的说道。

“哦?”张方仕还是打算隐藏一下说道:“不知部堂大人所说何


状态提示:第三百四十三章 盐道都转运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