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乘凉是真挺欣赏李金鸽的,也是实实在在尊敬她。他上辈子没什么亲戚,生了他的人又不要他了,嫌他是个累赘,所以像李金鸽这样宁可自己挨累都想要孩子好过的人,他打心里佩服,同时也感激他们能够收留他。或许有人会觉得虱子多了不怕咬,已经穷成这样了多一个少一个又能如何?但他知道,在这个时节这样的家庭里,能收下他真的挺不容易,这要是换了别家没准早把他赶出去了,也就这张大壮心眼儿好,李金鸽本心里也是个善良的,不然要换成他这样自私的人,他指不定饿死在哪个犄角旮旯里多少次。
他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对他好的,他也会加倍对他们好,对他不好的,他也会记在心里不让对方好过。日子嘛总是长着的,谁能笑到最后只能走着瞧。
天不亮,张大壮就醒了,本来还有些犹豫要不要叫叶乘凉,谁知叶乘凉已经下地去烧火去了。这小子别看长得瘦小,可当真是个勤快能干的。每日里起来不但把饭做好,还把炕烧得暖暖和和的,都让人想在炕上做窝不起来了。不过天越来越好了,他是要开始开山地了,既然刘大同家已经开始忙活起来,那开地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要看地去?”叶乘凉头都没回,因为听声也知道是张大壮了。如果是李金鸽走路肯定带着拐杖点地的声音,可这张大壮走路却跟大象过马路似的,有种地都在颤的错觉。
“恩,你真要跟我去山里啊?”
“对,我把早饭都做好了,这会儿在锅里呢,咱们快去快回,没准能赶上大娘起来。”叶乘凉说完给自己戴上了一顶帽子。这帽子也是海青的衣服上弄下来的布料改的。一共两件二棉的衣服,有一件的余料用来做了袋子,还有一件就做了帽子跟暖手桶。之前一直在家里干活他就没用过,这会儿戴上倒是怪暖和的。
张大壮看了叶乘凉几眼,有些措不开眼珠。叶乘凉生得十分白净,五官也是美得跟画里的人一般,这穿着合身的衣服,再戴上了帽子露出比一般男人都还显得要小一些的脸,怎么看怎么好看,就跟城里大户人家的少爷似的。
叶乘凉皱眉戳了戳张大壮,“你个傻大熊,看什么看?还不快走?”
张大壮愣愣地“哦”一声,在前头领路。
红沙村因为村子里有条红沙河而得名,河里盛产红色的沙粒,太阳光一照下来反着金红色的光芒,特别美。
这还是叶乘凉穿过来之后头一次认认真真地欣赏红沙河村的风景。如今还是三月,树上光突突的没点绿意,地里更是除了上一年割完的稻子留下了稻根之外就没有别的了。但是打眼一看便跟看水墨画似的,让人心里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宁静感。这个季节的生活节奏相对农忙时节要慢得多,特别是在这个时间,看到家家户户房顶上炊烟袅袅,感觉有那么一瞬间整个人都容易变得与世无争。
可惜了,他骨子里就不是那安于现状的人,而且现在也无法安于现状。
红沙河村周围两座山,离村子近的地势相对比较高,植被密度也高,而远的那座山则地势较低,植被密度也低。一般村子里的人开山地都去低的那座山,因为那里的植物多是一些低矮的灌木,好收拾,即便是一个人也可以开地,不像高的那座里大半都是有年头的老松树,想开也是不太可能。
张大壮带叶乘凉去的就是那座稍矮的山头,名叫五别山。为什么叫五别山没人清楚,只知道大家知道的时候就叫这名了,而高的那座则叫大别山。
叶乘凉来之前就想过了,开的山地因为地势高,没有水,所以就算开出来了也只能种旱田。这里的旱田常见的有玉米、黄豆、高粱,也有些人则种了红豆或绿豆,甚至还有干脆在山地里种地瓜,南瓜,或者土豆这一类几乎不太吃水的东西。而至于张大壮家,显而易见的,必然是要种主粮,因为他家就一亩地,产出来的粮食连自家都不够吃,必须扩大种植面积。
种玉米和高粱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豆子也可以种一些。
叶乘凉心里边琢磨着,边四处瞄。他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有个老师说过,想看哪里的地好,就看哪里的树好。树长得好了,就正明那块地的营养成份高,光照也好,值得选择。
张大壮本来觉得开山地就得可着好开的,植被少的地方来,可是听叶乘凉一说便觉得十分有道理,树在那儿都长得好,那他种的粮食肯定也能长得好!于是张大壮便立着镐头在一边等着叶乘凉选位置。
由于已经有些村民成功开出了一些,所以站在人家地里看山林子视野倒是足够开阔明朗,叶乘凉很快就选中了一片开出来之后约莫能有两亩多的地方,然后询问张大壮在那儿开行不行。
张大壮觉着没问题,便去轮起了镐头。
叶乘凉不太明白古代这山地开的时候用不用跟谁打声招呼,正琢磨着是不是得回去问问李金鸽,旁边就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紧接着便出来一个比张大壮还要年长一些的壮汉。
那壮汉似乎认识张大壮,见着张大壮便笑开来,“我就觉着你小子这两天肯定也行出来。你选中这里开地了?”
张大壮一看是刘大同,赶紧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大同哥你在哪儿开的?要不我家跟你家挨着开得了。”
刘大同笑着说:“你要是把这片都开出来就能跟我挨着了。你选的这地方挺好,原本我就想在这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