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轮回之境前。
哭声震天,九州服素,他沿着时光之河流溯至此,记忆越来越模糊。
他不知道,那些哭声和他有什么关系。
镜中有个声音对他说:“前世债、今生偿,便是你也绕不开这轮回。”
偿债?
镜中现出很多双眼睛。
那么多,死不瞑目、在这里等着他的魂灵啊……
他觉得,自己活着的时候大概不是什么好人。
可是,镜中的眼睛大多浑浊狠厉,看着也并不良善。
他问心无愧。
唯独,角落里有个男童眼神清亮而哀戚。
他不敢对视。
久远而模糊的记忆里,他似乎曾经坐在公堂上,对底下的人说:“亏欠于人,总是要还的。”
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猜想自己是否曾是一位断刑决狱的官吏,甫有此念,又下意识地觉得不对。
不过,不管他活着的时候是做什么的……
眼下,轮到他偿债了。
镜中的声音叹息了一声,问他:“这一世,你有什么期许吗?”
期许?
他认真地想了想。
想起一个人。
他记不清她的容貌,却知道,她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
他只是一缕亡魂,想到她的时候,心却仿佛依旧在痛。
他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了。
却记得,自己很喜欢她。
而她……
看不见他的心意。
所以,这一世的期许是……
少一些七情六欲罢。
他不想再这么难堪了。
成了亡灵、忘了自己,心还在为一个不在意他的人痛。
他不会再喜欢她了。
不会再那样喜欢任何人了。
……
昭帝的国丧结束后,容钰没来由地大病了一场,等她好转了一些,才听到南边的行商家眷带来的消息:孙容氏,也就是她的四妹妹容莲,有孕了。
准确地说,在她听闻这消息的时候,容莲的孩子已经出生了。
是位小少爷。
到底是姐妹,容钰就备了份礼。
领了千里迢迢送贺礼差事的韦管事临行前周到地多问了一句:“娘娘,老奴听闻,孙府还有几位庶出的少爷、小姐……依您看?”
容钰知道韦管事的意思。
孙家一介商贾,区区几位庶出的少爷小姐自然不值得她费心备礼,不过,那几位少爷小姐,主要是那几位小姐,有些特殊。
孙府有三位庶出的小姐,都是一位宝姨娘所生。
宝姨娘正是打小在容钰身边服侍,后来跟了容莲的宝镜。
韦管事虽是容府陪嫁来的老人,却不清楚后宅的小姐们从前是如何相处的。为着这趟差事,他特意提前探听了孙家的情形,得知了孙老爷后宅有个颇得宠的宝姨娘、而那宝姨娘又和镇北王妃有一段渊源,这才多了一回舌。
容钰无意理会宝镜,吩咐韦管事道:“你此去把礼送到便是,其余的不必理会。”
陪嫁的丫鬟生了三个庶女,正房太太才生出头胎嫡子,孙家的后宅想来并不太平……
不过,那些和她都没有关系。
韦管事就恭敬地退了下去。
风尘仆仆地,韦管事到湖州时恰遇上孙府小少爷的百日宴。
韦管事就向孙太太问了安,又真心实意地称赞了小少爷几句,把贺礼交给了孙太太身边的嬷嬷后便退了下去,安静地坐在孙府宴客的园子的角落里。
偶有见他面生、主动攀谈的宾客,韦管事就不卑不亢地答,他的主家是孙太太娘家的亲戚,他此行是来代主家送贺仪的。
是“娘家的亲戚”,而不是“娘家的来客”。
与孙家往来的人家大多知晓孙太太娘家的情形,也隐约知晓孙太太下嫁孙家另有隐情、孙太太和娘家的关系并不亲厚,因此众人听了韦管事的话,都只当他的主家是孙太太某位无足轻重的远亲,而不会想到泰宁侯府,更不会想到镇北王府。
韦管事由着众人误解,一句话都没有解释。
王嬷嬷郑重地捧着礼盒,低声问孙太太过会儿是否要择机当众出示这份礼。
毕竟,孙家只是一介商贾,如今孙老爷又半死不活的,孙太太若能借到镇北王府的势,接下来会好过很多。
孙太太望了眼正低头喝茶的费管事,对王嬷嬷摇了摇头。
镇北王妃早已不是昔年那个娇纵蠢笨的容三小姐,能任由她摆弄……
而她,也早已不是昔年那个满腔不甘的侯府庶女,不是过去那个忍气吞声的孙太太……
在泰宁侯府的时候,生母不受宠,她很小就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看人的脸色,说讨好人的话。
只有那样,父亲才会多看她几眼,容钰……才会送她衣裙首饰。
那个时候,她常常想,终有一天她会把自己的尊严和脸面捡回来,让侯府的人都跪在她脚下。
结果,她倾慕宁王,打听到宁王礼佛特意赶去那佛寺,却被宁王药晕、和一个泼皮捆做了一堆……
她羞愤欲死,父亲却不许她死,收了聘礼把她卖给孙家。
坐船南下的时候,她晕船,一路上吐得天昏地暗。
吐成那样,也忘不了那泼皮的脸。
她那个时候是真的不想活了,无数次想跳河。
是宝镜拦着她,开解她说,孙少爷如何对她一见倾心,如何地喜欢她,劝她到了湖州就好了……
到了湖州,她才晓得孙少爷倾心的是宝镜。
呵……
她打小就很喜欢漂亮的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