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清晨,寒露点点。
大白正趴在李春秋的脚下,惬意的舒展着自己的身体。
在它身前,依旧看起来萌得要死的白庚正顺着李春秋的衣衫往上爬着,小白虎四肢挂在李春秋的衣衫之上,不停的朝上窜着。
“你这小家伙!”
李春秋摇了摇头,揪着小白虎的脖颈,将其提了起来。
被揪起的小白虎便用着水灵水灵的大眼睛看着李春秋,呜呜的叫着。
李春秋无奈的摇了摇头。
“卖萌是没有什么用的。”
然后他随手将白庚仍在了大白的身上,然后走入了日常讲道的院落之中,随即身后传来母白虎打大白的声音。
此时,赵政已经在院落之中,他读着昨日剩余的书简。
今日,蒙氏兄弟仍旧没有来,他们一早就出了咸阳东门,继续练剑。
蒙恬据说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感觉,而蒙恬则是还在继续的每日舞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悟到了,还是没有悟到。
院落之中,赵政一边读着自己手中的书简,一边看着一旁的石像。
“今日又多一座石像。”
赵政有一种预感,那就是商君公孙鞅。
在李春秋走入院落之中后,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与武安君白起,开了一晚上座谈会的商鞅更是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位仙人。
白衣短发,其身上似乎有着一种莫名的势,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再回想这位仙人的本领,其死而回生,其闻所未闻也。
这种仙人所言之大世,会是何等大世。
商鞅负手而立,心中浮想万千。
庭院之中,雾气流转,一派仙家气象,未等众人开口,李春秋却率先开口了。
“武安君,吾有事欲请汝一行。”
武安君?
商鞅一惊,转头看向了身侧的白起。
他只道身侧之人,不过是一小辈,却未曾知他竟有如此封号。
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此绝非常人可得之。
白起闻言一拜道:
“春秋仙人请讲!”
李春秋走到石台之侧,抽出来了九根竹签,然后以右手食指与中指去了一段,笑了笑道:
“汝可曾闻老聃?”
“老聃?”
白起点了点头道。
“古之大贤,起自然闻之。”
老聃,虽未曾传道弟子,古之孔子、关伊等等大名于世者,却都在他身侧听过他论道,他圣名传于世,无所不知。
孔子曾评价老子:“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从未如此夸过一人,唯有老子得之。
而后世吕不韦所著的《吕氏春秋》更是将其列为天下十豪第一豪。
可见老子在春秋战国之盛名。
白起称其为古之大贤,却也不错。
“太阴学宫将起,吾有五千年之典籍,唯求一位守藏室史,共论大道。”
李春秋在铸就太阴学宫的时候,便想以老聃为书门掌吏、守藏室史。
因为只有老聃才能够在其不在之时,压住百家而不起冲突,不是以自身的威势,而是以自身为水将百家囊括其中。
圣人无为,则无败。
夫为不争,天下万道莫与夫争之。
这只有老子才能真正的做到。
白起闻言皱起了眉毛道:
“昔者,老子西出函谷关入秦,后出秦以西,不知所终。”
“吾虽闻之其所终之地,然未曾去之。”
老子西去,世人皆知。
可其身死何处,却少有人知。
白起却是听人说过,但是他却并没有去过。
“纵马而去,顺道一探,西方之戎夷,武安君一下如何?”
李春秋一个响指打响,庭院之中散落在四方的山石瞬间悸动,然后像是受了什么莫名的指引。
数不清的山石之上淡蓝色的道纹闪烁了起来,其脱离了自己的位置,相互之间勾连了起来。
一块块闪烁着蓝色道纹的石砾缓缓聚拢起来。
八位石人站了起来。
这是李春秋昔日做实验的八人,李春秋前日将其由木偶换入了山石之中,成就了这八位石人。
李春秋将八个竹签递给了白起,笑道:
“此二三子之名也。”
“然千里之地,来去远矣,遂吾再赠汝等之马匹。”
李春秋再次打响了一个响指,散布在庭院内云雾之下的石子飞了出来,十匹石质战马不过刹那便聚敛而起。
李春秋指着石人与战马道:
“凡此者,可称阴兵也,不知疲倦为何物,又敛阴气于身,石人之躯非凡躯可敌。”
“虽仅十骑,亦可纵横天下。”
“半月而回,汝可成之?”
李春秋的声音在庭院之中回荡着。
“春秋仙人既已思虑,吾当从之。”
白起上前摸了摸战马,最终一拜道。
应下了此事,自然有报恩之念,可白起却也已经想念那沙场的感觉了。
纵马前线,揽首级于身侧,他有多少年没有这么做过了。
自从伊阙之战后,他便成为了统御兵甲的将帅,三军主帅不可亲临险境。
马上杀敌,已是多少年之前的事了。
白起起身后,再次摸了摸战马,道:
“西方之戎夷,吾白起来了。”
“司马靳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