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李适的御书房依旧使用他父皇李豫留下的御书房,只不过各种摆设有所变动,他把东宫的摆设全部搬了过来,父皇留下的各种收藏之物他大都赏赐给了后宫和大臣们。
郭宋跟随郭子仪一起拜见了天子,李适注视郭宋半晌,缓缓道:“你在蜀中参与平定杨子琳造反,薛勋已经向朕汇报过了,你表现得很不错,在哪里都能替朕排忧解难,关于巴蜀,你有什么建议?”
不得不说,李适很快就适应了帝王的身份,他说话的语速比从前慢了很多,基本上每句话出口之前都会考虑一下,而且那种君临天下的气势在他身上已经体现出来。
郭宋劝道:“剑南节度府已隐隐有藩镇的趋势,如果下次崔宁再进京,微臣建议朝廷将他扣留在京城,相对其兄长,崔宽为人比较宽和,野心也没有崔宁那么强烈。”
李适沉默片刻道:“这次崔宁进京,父皇的意思就是想扣留他,但偏偏泸州杨子琳发生叛乱,朝廷怕蜀中再乱,便决定让崔宁回蜀控制局面,可现在看来,杨子琳叛乱恐怕是崔宁事先安排好的一步棋,包括简州太守张琼和资州太守李中舟响应杨子琳叛乱,也是崔宁事先安排好,他就是怕朝廷不让他回蜀,才故意引发蜀乱,结果让他如愿以偿了。”
郭宋愣了半晌道:“但杨子琳还是被崔宁杀了,人头送到了长安。”
李适点点头,“这就是崔宁的心狠手辣之处,将杨子琳利用到底,索性把杨子琳假造反说成真造反,若不是资州太守李中舟派人秘密来朝廷送信,我们还真被他瞒在鼓里。”
郭宋心中有些苦涩,自己还是太嫩了一点,当时他就觉得杨子琳造反有点儿戏,杨子琳撤军回去后就偃旗息鼓,兵归营,帅归衙,没有任何积极备战的迹象,就仿佛知道剑南军不会南下一样。
现在郭宋才知道原因,难怪自己能轻易偷袭得手,原来这是杨子琳和崔宁勾结演的一出戏,自己竟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旁边郭子仪道:“陛下,恐怕杨子琳被杀还是另有隐情,不仅仅是崔宁想给朝廷一个交代这么简单。”
李适一怔,“老令公此话何意?”
郭子仪欠身道:“老臣觉得,杨子琳恐怕是想假戏真做,他是真想杀进成都,取代崔宁,只不过被郭宋破坏了他的计划,后来他的企图也被崔宁得知,崔宁这才索性杀杨子琳给朝廷一个交代。”
“老令公的猜测有什么依据?”
郭子仪微微笑道:“只是凭直觉,崔宁就是这样杀了郭英上位的,杨子琳又何尝不想效仿?”
李适点点头,“极有可能,不过现在蜀中需要稳定,不能让吐蕃趁虚而入,目前还离不开崔宁,等蜀中稳定下来,再徐徐图之。”
说到这,李适便放下了蜀中之事,他又对郭宋道:“朕决定接受父皇的遗旨,封你为甘州都督,你可愿意去河西?”
郭宋躬身道:“微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李适很满意郭宋的果断态度,他又道:“河西形势很复杂,之前很多大臣反对朝廷出兵肃州,导致我们丧失了收复河西的机会,现在你是临危受命,不仅要防御沙陀进攻甘州,还有防止吐蕃从后背进攻。”
“那微臣有没有权力进军肃州,收复沙州?”
李适苦笑一声道:“如果你能击败沙陀人的进攻,朕就准你所奏!”
“多谢陛下信任!”
这时,郭子仪在一旁道:“现在河西大雪,难以西行,郭使君只能开春后出发,这段时间他一方面要练兵,另一方面也要解决个人的终身大事。”
李适正要表示恭喜,但忽然想到现在自己正在服丧期,不宜多谈此事,他便避开此事,淡淡道:“郭使君还什么别的要求?”
“还有微臣希望能从丰州调一些将领,便于微臣尽快掌握河西军,抵御沙陀军的春季攻势,望陛下同意!”
李适有带兵经验,他知道这个要求不算过份,也算是正常操作,便欣然答应了,“准奏,你可把名单交给兵部,朕自会交代兵部。”
郭宋从怀中取出金牌,呈给李适,“这是先帝对微臣的信任,请殿下收回此牌。”
李适接过金牌,抚摸片刻,他眼中流露出伤感之色,又对郭宋道:“父皇并没有取消你持金牌的待遇,朕收回这面金牌,另外再赐你一把天子剑!”
“谢陛下厚爱!”
李适走到地图前,他凝视着地图道:“上次郭爱卿告诉朕,回纥会推迟攻打唐朝,而是让沙陀进攻河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都被爱卿言中了,回纥对使团被杀一事保持了沉默,而思结部的使臣告诉朝廷,回纥军队在西方粟特地区遭遇到葛逻禄人和大食人前后夹击,这是典型的鹤蚌相争,渔翁得利,回纥和和吐蕃为争夺河中地区打了十年,吐蕃败回高原,回纥也同样打得筋疲力尽,却被葛逻禄人和大食人来摘桃子,现在回纥人无暇考虑报复大唐。”
郭宋看了一眼墙上的地图,是河西走廊以南的地图,他微微笑道:“陛下似乎更担心吐蕃?”
李适缓缓点头,“吐蕃对大唐会盟并无诚意,尤其两个月前吐谷浑发生了内讧,亲吐蕃的势力获胜,吐谷浑已经向吐蕃彻底投降,使吐蕃没有了内部掣肘,大家都在猜测吐蕃下一步的行动,朕想听听郭爱卿的想法。”
郭宋沉思片刻道:“吐蕃位于高原,首先就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它出兵大唐的途径很多,南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