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帝国行>第1007章 伐卫(1)
与卫国虽有互好国书,然卫国却丝毫不顾及我国感受,在西线胜券在握之际,悍然在我国门口发兵,可见其从头至尾是利用我国按兵不动以拖延时间,待其完成西线作战,便即刻在东线发兵,取得地利之便,好为日后彻底吞灭长孙,攻打我国打下根基。

其若是真有诚意,又怎能不顾我国感受悍然东线发兵,可见其是蓄谋已久。臣甚至担心,长孙战败之后,卫国下一个目标便是攻灭我国,夺取我国富庶土地,从而为其扫灭天下提供财力。其用心之险恶,手段之卑劣,大王不能不防。”

“卢卿所言有理有据,寡人深以为意。”咸王肯定道,下刻与高勋道“高卿,发兵之事你一下如何?”

“回大王,臣也赞同发兵,不论能否取得利益,关键在于我国东面、南面皆有强邻,如今唯有西面长孙孱弱,倘若连西面亦被卫国取而代之,到那时,我国可就真是强敌环伺处境不妙了,此乃臣之肺腑之言,还请大王明鉴。”

现在内阁之中除太子一人外,其余皆赞同发兵,情势彻底倒向主战派,咸王思考片刻迅速做出决断

“既然多数爱卿认为发兵更为有利,为国运长远计,即日起诏告列国诸侯,咸国对卫宣战。永兴侯!”

“臣在。”

“寡人任命卿为主帅,卢卿为副帅,举我全国之兵攻卫,爱卿可有把握取胜。”

“请大王放心,臣定不负大王使命。但臣有一事相请,还请大王恩准。”

“爱卿但说无妨。”

“启禀大王,此番攻卫关乎国运,臣以为,各地勋贵皆应该共御暴强随军出征,故而臣建议号召勋贵参战以充实我国兵源。”

咸王闻讯窃喜不已,遂是悻然允诺

“爱卿此议甚好,寡人准奏。”

“大王英明!”

百里燕附和道,赵逊突然说

“当此关乎存亡之际,老臣身为司马,替国出征责无旁贷,老臣请命随军出征。”

赵逊年事已高,咸王并不打算安排他出征,如今赵逊主动请战,咸王不太好驳其面子,遂不无担心说道

“赵卿年事已高,寡人于心何忍呐。”

“大王放心,老臣年虽已老迈,然尚能拉的动硬弓,迈的开健步,日食熟肉三斤绰绰有余,只要一息尚存,老臣这一颗赤胆忠心便永远是热的,还请大王恩准。”

“这……”咸王犹豫,遂看向百里燕问道

“永兴侯意下如何?”

“回大王,臣愿让出主帅,追随赵帅,绝无怨言。”

“那好,寡人改命大司马永兴君为三军统帅,永兴侯改任副帅,卢卿继续以大司马使之职随军出征,陆亭训大将军尽速移交陔陵城防于禁军,另着太尉张佑,即刻返回陔陵复职,总督各路军马粮草辎重,即日起,我国对卫宣战!”

对卫战事出乎意料的开局登场,既没有利益诉求,亦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以至于消息传开之后,各方势力犹感是做梦。

太子府后花园中凉亭下,早朝刚散不久,对卫宣战的消息便不胫而走,西寰是最先得知开战消息的第一人。

“什么,咸王对卫国宣战了!”

“是的公主殿下,太子传来的消息,内阁一致同意,对卫宣战。”

季宁飞快说道,父亲季锦昇说

“难道长孙妥协了吗!”

“不可能!”西寰否定道“若是长孙妥协,本宫怎一点消息也没有。”

季锦昇这时又说

“可若不是长孙妥协,咸国发兵做什么呢!”

“父亲,据太子传出消息说,百里燕担忧卫国沿江攻取房岭、糯汤扼控下游水道过江攻取高蓄、清田。”

“这……恐怕是百里燕之托词,骗骗太子与文吏可以,焉能骗得过行伍之人。”

“长孙主力尽在西南,东南守军较为薄弱,卫国由东线攻入房岭等郡确实要比西线作战更为容易,然东线接壤之地丘陵居多,卫国纵然猛攻,没有个一年半载哪里能打下四个郡。更何况打下七个郡便是耗费了两年,攻取四郡绝不会少于一年。

百里燕此时出兵根本毫无道理,即便担心下游水道被卫国所控,大船作战不便,然咸军亦有内河三五千石战船,其战力在卫国水军之上,加之还有火炮,咸国水军根本无需担忧卫国扼控下游。”

季锦昇分析得不错,咸军是一支远海作战与内河作战兼备的水面力量,尽管大船体形限制了战舰在内河的机动,但咸军也装备有大量内河三千石、五千石战船,列装有海军淘汰的637型舰船钢炮,具备压倒性优势。

卫军要渡河,就必须坐船,即便依仗陆地火炮支援,但也不可能全线铺开。因此咸军完全有能力全面封锁航道,杜绝卫国渡江,甚至主动出击全歼卫国水军也不无可能。

但问题也来了,百里燕主动出兵的动机是什么?既没有得到长孙的允诺,同时还要面对处于守势的卫军,咸军强攻之下占不到什么好处。

“不对,其中定是有诈。”心中暗忖,季锦昇与西寰说“殿下,这其中恐怕另有隐情,百里燕定是还有我等所未知雷霆手段。”

“能有何雷霆手段,难不成还如上次招降纳叛收编叛军一般,买通卫军投降,他做梦呢!”

叛军不同于正规军,士气低迷的叛军更不是正规军。任何一支正常的正规军都有其核心价值观和国家诉求,要想瓦解绝非易事,瓦解一两支容易,瓦解多数根本不可能。

叛军是一群无组织


状态提示:第1007章 伐卫(1)--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