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帝国行>第419章 潜规则

一边吃喝,百里燕(既魏贤)不忘询问掣驰城以及前线战况。

当下主管掣驰军政大权的是御客“殿帅”蒲太极,四十五岁。所谓“殿帅”,“殿”实为垫底“垫”字的通假,因避“垫”字之晦,而用宫殿之“殿”,意为主政后方军政要务的大帅。

殿帅总督联军的后勤供应,百里燕此来应向殿帅蒲太极交令,而后得其签发交令文书,去往前沿大本营月城,向御客大帅曹驰正复命。

联军军政受御客影响极大,各国联军理论上进入南境之后受到御客节制,实际上操作起来问题很大,很多命令都可以打折扣执行。

此外当地经济受到战时军事管制,粮价优先供应联军,因此军队就地筹够米粮价格基本平稳,但是南境各处榷市的粮草,主要来自当地自产的小麦和豆类,战争之初,尚且能通过释放此前囤积存储的粮草,解决联军筹粮问题。

随着战争烈度的持续增强,战争时间越久,南境对内地的物资保障愈发依赖。通常在全面开战的两年后,南境本地的粮草开始紧缺,后方的补给大量增加。

整个千岳山中原军团控制的土地面积约有一个晋国的土地面积,东西长,跨度近四千里地,南北短,但也有两千五百多里,形状不规则,宋、徐、卫三国在此常驻人口约四百余万,常驻御客及家眷六十余万人,御客常年在千岳山保持有五万人的常备野战军,负责操练整训,为战时整训御客大军的组建和集结提供技术保障。

而再往南方是金雪狄控制的大草原和原始森林,没有定居点,需要继续往南推两三千里地,才进入金雪狄人的本土势力范围。

但其本土的人口潜力未知,土地面积未知。早年曾有御客派出人马南下深入三千里不见边际,难以知道金雪狄究竟从何而来,到底有多少人口和土地。

“魏大夫,在南境不如中原,尤其是客军,所到之处都要金银开道,即便是在中原的梁国上币,在这南境荒蛮之地,也不免有些吃力。少了钱财,很难筹够足够的军资,此事还请魏大夫谨记。”

“多谢汪将军提醒,魏某自当小心。”

“此外,还有一事请魏大夫务必谨慎。”

“汪将军请说。”

“南境药材是紧俏军资,魏将军此来定是带足了草药吧。”

百里燕立时明白,这家伙是想喝兵血。

高原得了头疼脑热的立马要命,大出血更是无药可救。平日普通不致命的箭疮,到了高原地区很可能会要命,氧气的稀薄无法促使血小板凝结,体内也会因为贯穿伤导致内外压的严重失衡,因此高原地区对止血、风寒草药需求量极大。

咸国地处亚热带平原,气候温湿,盛产止血草药。但要从中原运往千岳山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力运输短则三五月,长则大半年。

而经过炮制处理后的药材有效成分,暴露于空气中迅速氧化失效,因此止血药的保质期,要比其他普通药材更短。往运到南境后,一两年后彻底丧失药用价值。

同时高原气候不适合大多数草药作物的生长,同时人工繁育和栽培驯化技术严重滞后,因此药物在当地的价格奇高。

百里燕此行携带有大量自配的止血药粉和伤风感冒药材,汪谭能主动“认捐”众多物资,显然是有门路倒卖药材,赚取差额赚取利润。

百里燕也不是不近人情之人,况且这汪谭在当地混的极熟,乃是十足的地头蛇,咸军在此活动,仍需其接应后勤接济,断什么,也不能断人家的生计和财路,这是天底下头一号得罪人的事。

汪谭此时提出,虽然没有明着索要,但显然此前认捐的三千石干肉,两千只羊,五百头牛,不是白给的。

想到这里,百里燕不动声色说:

“实不相瞒汪将军,魏某此来确实携带有大量草药,不过其中半数都是魏某自配止血药粉与行军散,草药多是风寒药物,不知汪将军有何所需。”

当闻讯都是自配药粉,汪谭脸色立时有些变化:

“原来都是魏将军所配药粉,不知效果如何呀?”

“外敷内服止血奇佳,不逊于救命仙草血殇风。魏某已在军中使用多年,眼下咸军所用止血药皆为此种药粉。”

“哦,魏大夫还对医理颇有研习?”

“不瞒汪将军,魏某早年是郎中,专研此道。”

言毕,魏贤伸手从腰间武装袋摸出一只黄色小葫芦,其中装着的,正是百里燕自配的止血粉。

“汪将军且看,此乃魏某所配药粉,此番携带甚多,将军若有所需倒也无妨。”

汪谭接过葫芦打开一闻,一股特别的香气扑鼻而来。

“魏将军,此药作价几何呀?”

“此葫芦中装有药粉二两,卖给志国是一斤五根寸银,或是七贯志国铜钱。”

“这么精贵!”汪谭诧异,又问:“其中莫非是有何玄机?”

“此乃我魏府机密,不便相告。汪将军若是有所需,魏某可从军中调拨此种二两药粉两万瓶,以解汪将军燃眉之急。”

“呵呵,那……汪某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百里燕堂堂上大夫,南征大将军,原本大可不必如此讨好一个小小的督军使,但形势比人强,汪谭对千岳山极为熟稔,短时内还少不了他。

倘若此时将他得罪,三万南征大军便无可靠之人充当向导。同时他想要做点手脚,最终倒霉的仍旧是三万将士的性命。于情于理都


状态提示:第419章 潜规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