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定主意的邓元觉回到自己的府中,卷了铺盖就直接出城,向着梁山讨逆军的大营而去。
作为一个出家人,他的行礼很简单,一根禅杖,一把戒刀以及几件换洗衣服和一些散碎银两而已。
没有家人和家业的牵绊,邓元觉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对于邓元觉来说,这次自己前去投奔武财神,并不是他背叛了方腊。而是自己弃暗投明。
毕竟是方腊把他赶走的,而不是自己主动要走的。方腊昏聩无明,宠信小人晁除透。
昏招迭出,先丢军粮,再丢财产。最后丢人。他还不吸取教训,迁怒与我这个对他忠心耿耿的人。
方腊的做法让邓元觉感到心寒,他觉得跟着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前途,忠奸不分,是非不明不说。
还暴躁无比,喜欢迁怒与人。而武财神那个人就不一样了。不管武财神再怎么喜欢耍手段。
他对手下确实是没的说。无论是从生活待遇上,还是从决策谋略上,武财神都能和下属商量。
这人就怕对比,如果方腊没有和邓元觉翻脸之前。邓元觉不会考虑后路,自然而然的就不会拿武明和方腊二人进行对比。
可是现在邓元觉要为自己的以后打算,要投奔武财神。他就需要对于武财神的人品进行了解。
仔细一想武财神在民间的声望以及关于他的传闻。邓元觉就觉得后悔。自己以前是不是眼瞎了。
放着明主不跟,却如同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一样的跟着方腊厮混。自己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难道是贪欲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因为自己贪恋国师的权势而没有看清楚方腊的嘴脸吗。
算了,现在事已至此,想那些没用的也于事无补。现在自己最应该想的问题是∶
如何才能让武财神不小看自己,如何才能在武财神面前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毕竟自己可是有被武财神一拳给轰飞了的败绩。
更何况,自古以来投降的将领都是不受重视的,除非你有过人之处,不然肯定会是边缘人。
融入不到他们的圈子之中,永久当一个小透明。如果说邓元觉没有什么本事的话。
让他当一个小透明,也没有什么问题。关键的问题是邓元觉还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历来有本事的人大多数都是心高气傲之辈。邓元觉他也不例外。他可不愿意从国师变成万年小透明。
这个落差就有点太大了,国师自己是不敢想了,毕竟大宋朝国师就武财神一个。
挨过武明痛扁的邓元觉可不敢再自找不痛快,去和武财神争夺大宋朝国师的地位。
邓元觉的心里价位是∶以自己这一身惊人的武艺,再怎么地也要给个上将军的职位当当吧。
邓元觉边想边走,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梁山讨逆军的巡查范围之内。
好巧不巧的,刚好碰上了鲁智深带着手下兵士巡防。
鲁智深眼睁睁的看着对面有一个胖,腰上别着戒刀,肩膀上扛着禅杖。
在禅杖尾端还系着一个小布包袱。那个布包袱还很是搞笑的随着这个和sh走路的脚步一摇一晃的。
鲁智深当时就差点笑喷出来,两军交战,武明怎么可能不把敌对方有什么高手告诉自己手下的将领们知晓。
以武明的情报能力,方腊手下的八大天王的长相,性格,特长,精通什么武艺等等一系列的情报。
早就被武明告知了自己手下的将领,他不想让自己的手下不知死活,以一流猛将的实力对上超一流的猛将。
却因为情报不准确而白白送死。武明给手下明确的指出,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不要因为面子的问题而做出不必要的牺牲。我现在手下人才不多,将来大宋朝的领地却不少。
你们作为优秀的将领,我对你们都是寄予厚望的,我希望你们都能好好的活着,活着看到繁荣稳定,强大无比的大宋朝。
我希望你们将来都能成为坐镇一方的大将军,不希望你们死在无聊的内耗上。
因为武明的重视,他手下的那些将领都被强迫的记下了方腊势力中八大天王的外貌特征。
所以,鲁智深早早的就认出来了对面过来的那个胖是第二天王邓元觉无疑了。
只是让鲁智深纳闷的是:这个邓元觉怎么跟逃荒一样,背着个禅杖和包袱就出来了。
而且还是向着自己梁山讨逆军的军营方面而来,你要是说他邓元觉带兵来攻打自己。
鲁智深还会相信,毕竟武明曾经告诉过鲁智深,让鲁智深在战场上见到那八大天王以外的武将手下留情。
不要下手太狠,因为那些武将都早早的表明意向,他们都已经投降与武明了。
只是因为形势不允许的原因,才导致他们不能及早的加入自己这边的队伍里。
而八大天王则是心高气傲之辈,想让他们投降,那就只有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打。
你不服不要紧,你不投降也不要紧。你不服我可以把你打服,你不投降我可以用绝对的武力碾压你。
八大天王既然不肯投降,那么现在这个邓元觉一个人跑过来干什么?总不会是打探情报的吧。
可是如果,你是来打探我军情报的话,那么你就太嚣张了,你一个人也不骑马。
就这么一步一步的晃悠过来打探情报来了,你这也太小看我梁山英雄了吧。
你是不是自以为自己是超一流的猛将,我梁山众人拿你没有办法?你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