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面临谋杀汉王这个艰巨任务的时候,郑居中犹豫了,他最终还是决定和弟弟郑之中商量一下,毕竟事关郑家未来的命运,这一步绝对不能走错。
郑居中把事情洞得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最后他说道:“二弟,现在愚兄是骑虎难下,杀汉王,后果不堪设想,不杀汉王,在官家哪里是交代不过去的。郑家未来的命运都栓在这件事情上了,何去何从,现在哥哥我是心乱如麻拿不定主意,还望二弟能够出谋划策。”
“大哥,你说汉王有没有谋反的实力?”
“有,只要汉王想反,那么官家的皇位就坐不牢。”
郑之中苦笑着说道:“大哥,那既然汉王有谋反的实力,那么他有造反之心么?”
“这个不好说,当年太祖或许也没有谋反之心,只不过具备了谋反的实力,就被下面人推动着黄袍加身了,现在的汉王不管有没有谋反之心,下面人都会推动这件事情往前推动,压根就停不下来。”或许这才是郑居中坚持杀汉王的原因所在,他的女儿是皇贵妃,命运注定和官家捆绑在一起了,怎么会允许汉王威胁皇位呢?
郑之中看到哥哥执迷不悟,于是就苦口婆心地劝解道:“古往今来,有几个具备造反实力的枭雄会被人谋害,大哥,你是当局者迷。你觉得把汉王软禁在恽王府,就一定将其谋杀么?要知道,汉王既然具备了造反的实力,就不怕和朝廷摊牌,他完全可以不理会圣旨,拒不进京,官家拿他也没有办法。可是他要是奉旨进京,那一定是做了完全的准备。谋杀他,说白了就是给汉王制造谋朝篡位的借口。或许,汉王就需要这样一个借口。你不要忘了,功勋世家对军队的掌控远远超过官家,即便是汉王在京城内,官家都很难将其绞杀。汉王之所以不黄袍加身就是因为缺少一个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的借口而已,现在等于是你和官家主动给他送这样一个借口。我敢断言,不管用什么方法,你都杀不死汉王。而且一旦事情暴漏,汉王必反,也一定会将郑家连根拔起。”
“你是说汉王现在就在等着官家挖坑,他需要一个正大光明黄袍加身的理由?”
“对。”郑之中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汉王,即便是没有行刺事件他也会炮制一个行刺事件,然后以此为借口清君侧,把官家身边的朝臣逐个清洗,最终逼迫官家禅让。现在他不需要炮制,而是官家主动送给他机会。我敢打赌,汉王一定会欣然接受圣旨,大大方方的入住恽王府。”
太可怕了,如果这个男人这样就太可怕了。在这个时候,郑居中突然有一种无力的感觉,他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不管怎么说,绞杀,刺杀都是愚蠢的。如果不能利用软刀子的话,那又怎能够将其诛杀呢?有点不服气的他说道:“大不了把汉王软禁在恽王府,然后逐渐瓦解汉王麾下的军队,等时机成熟了,再将其杀死。只要是汉王不想冒着天下之大不违公开谋反,对于官家的圣旨就不能不遵从,将其软禁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郑之中见说服不了兄长,最后他说道:“神仙打架,你何必趟浑水呢,咱们郑家毕竟是一体,你要是下定决心杀死汉王的话,那么我愿意助大哥一臂之力。”
两兄弟做梦没有想到隔墙有耳。
原来郑云嫣是来找父亲的,没有想到听到了两兄弟合谋要杀死汉王,要知道她在那次被刘正龙从阙云楼里面营救出来之后,心中就给这个男人预留了位置,尽管无法去表白,可是心中这个男人的形象永远魔灭不掉。
怎么办,一时间郑云嫣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办,第二天早上她悄然离家,一出门,这个大小姐就直奔高家。
郑云嫣和高家大小姐高媛是最要好的朋友,她也知道高家是支持汉王的,只要是自己把消息刚好苏了高媛,那么汉王就会知道这件事情。
高媛听到之后吓了一条,她第一时间告诉父亲高琛。这个大美女知道父亲已经把自己许配给了汉王,如果汉王有什么意外,那自己就只能守望门寡,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会不不禀报呢?
圣旨,汉王对于圣旨不屑一顾,不过还是接纳了圣旨,他倒是没有迟疑多久,便率领一千精兵进城了。
低调,低调。汉王进京低调的吓人,一千侍卫进京倒是气势磅礴,可是汉王本人进京却没有几个人知道,好像汉王从来没有进京似的。那些太学生在汉王府门口等候了好几天,都没有见到汉王本人,最后还是从小报上得知汉王进京了,住在恽王府。
汉王进京怎么悄无声息呢?为什么汉王要住进恽王府呢?这种鸠占鹊巢究竟是何意图?各种阴谋论扑面而来,整个京城议论纷纷。
汉王好色,鸠占鹊巢霸占恽王妃的消息充斥在各大报纸的头条,影响极其恶劣,成了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一时间整个京城都在谈论这个问题,至于汉王拯救大宋江山的消息却烟消云散。
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元1125年),也就是金军撤走之后的第十天晚上,恽王府迎来了第一个客人,那就是高家的家主被罢黜枢密院同知的高琛。
高琛见到汉王刘正龙行礼之后说道:“主公,您这一步等于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本来您是大宋的救世主,一时间群情汹汹,对于您龙飞九天至关重要。可是现在各大报纸上都充斥的是您因为好色,鸠占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