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最后的三国2兴魏>第579章 先生果然料事如神

刘腾的死,在九原城中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刘腾的亲信和部下发现了刘腾被害之后,气愤异常,争着为刘腾报仇。

但刘猛、刘豹、刘蛟既然早就密谋对付刘腾,那就肯定是制定了详尽的计划的,杀死刘腾之后,城内的三部匈奴和城外屯田的人马同时举事,里外夹攻,对北部匈奴发起了最为猛烈的进攻。

几乎北部匈奴在九原城内的所有军营和据点,都遭到了三部匈奴的围攻。

北部匈奴则是仓促应战,完全处于被动之中,伤亡累累,再加上刘腾已死,北部匈奴缺少了主心骨,群龙无首,乱做了一团,在三部匈奴的围攻之下,除了个别死忠于刘腾的人宁死不屈战死之外,大部分的北部匈奴人则是选择了投降。

刘猛刘豹倒是对投降的北部匈奴人没有赶尽杀绝,毕竟他们还得指望北部匈奴的人给他们提供后勤保障呢。

虽然事态很快地得到了遏制,但所造成的动荡却在九原城中久久地难以平息。

┄┄┄┄┄┄┄┄┄┄┄┄┄┄┄┄┄┄┄┄┄┄┄┄┄┄┄┄┄┄

曹亮几乎是在当天夜里就得到了来自九原的消息,为了刺探九原城匈奴人动静,魏军可不止派了一拨斥侯,九原城里腥风血雨的一幕,自然是瞒不过这些斥侯的。

平时的消息可以慢悠悠的传递,那怕是隔上个一两天也无关紧要,但是九原发生如此之大的变故,这消息可不能有半点的延误,潜伏在九原城里城外的密探立刻派出快马,火速地前往晋阳,把这个重大的消失给传递回去。

消息传递到洛阳的时候,正是天交三更之时,而此时曹亮并没有歇息,而是秉烛办公,处理并州府的诸多事务。

排在首位的,自然是春耕备耕之事,去年由于战乱,整个并州的田地荒废了九成,府库之中再无一粒的存粮,并州三十多万军民,全部指望朝廷派发的赈灾粮草。

指望朝廷赈济,那是治标不治本的,并州的百姓如果想要活下去,那就必须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只有这样,才有希望。

曹亮是准备在并州大干一场的,所以他在并州的事务,可不止打仗一件事,最重要的事,那就是解决民生问题,只有这样,曹亮才有机会在并州站稳脚跟。

解决民生问题,首要的就是要解决春耕备耕的问题,只有把种子种到地里,这样才有机会在秋天里收获。

但由于战乱,并州的人口减少了不少,而且由于返乡的百姓只占到了原有人口的五成左右,劳动力不足,大批田地撂荒,如果这些田地得不到耕种,那么今年的收成就无法保证,明年恐怕又将是一个忍饥挨饿的日子。

为了解决田地撂荒的问题,曹亮着手布署了屯田,而那些在兹氏、大陵、祁县被俘的匈奴平民,则成为了屯田的主力军。

曹亮知道自己的麾下,可是有一位屯田的高手,那就是邓艾,此前他有汝南之时,担任的就是屯田官职,对于管理屯田很有一套办法。

于是曹亮把邓艾临时地抽调动过来,由他督导屯田事务,正好这段时间也没有什么战事,邓艾完全可以抽出身来。

邓艾果然不负曹亮的厚望,管理起屯田来,驾轻就熟,安排的井井有条,兴修水利,开挖渠道,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整个屯田营面貌焕然一新,耕作生产,也井然有序地展开了。

为了迷惑九原的匈奴人,曹亮特意地安排了一部分的魏军进入屯田营中,协助生产,这样一来,就可以以假乱真,让九原的匈奴人信以为真,把魏军当做是屯田的主力。

事实上,那怕这些魏军进入屯田营中,也并没有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兵不卸甲,马不留鞍,时刻地做着进军的准备。

当九原战乱的消息传到晋阳之时,曹亮由衷地感叹道:“先生果然是料事如神啊!”

一切正如桓范所预料的,在魏军暂时放弃对九原进攻之后,匈奴人果然发生了内乱,原本铁板一块的匈奴防线,最终是出现了裂隙。

曹亮等待了半年之久,等待的就是这样的机会,如果匈奴人团结一致的话,曹亮还真是不容易来对付,但此时匈奴人之中出现了如此重大的变故,绝对是天赐良机,于是曹亮连夜下令,平北军全体集合,准备出征。

原本一支军队的出征那是要花费大量时间的,筹措粮草,准备军械营帐器具等物,仅是做这些出征前的准备,就得耽搁好几天的时间。

而平北军似乎早已经做好了准备,曹亮的命令下达之后,他们仅仅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全部完成了集结。

事实上,当春季来临的时候,平北军就已经做了出征前的一切准备,那怕是许多军队被调往了各个屯田地点,也丝毫没有影响平北军的备战,他们所需要的,就是一个出征的命令而已,只要这个命令一下达,整个平北军随时便可以出发了。

邓艾也在第一时间之内就返回了越骑营,他屯田的官职,本来也就是一个兼职,他的去留,丝毫不影响屯田的事务。

而曹亮也在迅速地安排好并州刺史官署的事,他就任并州刺史半年以来,已经大大地改变了并州府的办事效率,他非常善于培养和发掘属下官员的能力,让他们成为独挡一面的好手。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曹亮陆续地撤换了不少人浮于事没有真才实干的州府官员,破格从下面提拨了一些踏实肯干办事能力出众的官员来,以充实并州府的官僚队伍,


状态提示:第579章 先生果然料事如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