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们口称阿弥陀佛,却在内心对朱四的话表示赞同,傅山对自己曾经的心路历程更是有了共鸣,而朱四在这段话题的最后还吟诵了后世佛子仓央嘉措的一首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众人皆称赞:好诗。慧缘大和尚更是说道:“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却有心存仁,然而为政者如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即使曾经的一些过往行为有待商榷,只要其心正,则必是仁政。论其初衷,也一定可以得到大家的原谅。可以说无论人身是否遁入空门,人人皆有成佛本性。生死轮回,此性不改。无论身在寺院或是皇宫、五行八作,到底是活人还是杀人,是渡人还是渡己,皆在一念之中。只要心中向善,人人皆可证得菩提。”/p
落日的余晖带来了信鸽,当读过了邓凯交到他手上的密信后,朱四皱起了眉头。随即立刻告别,离开了龙兴寺,赶奔凤阳城的西华门外,到大军的驻地找到了堵胤锡和洪承畴,一见面便对他二人说道:“在虞城同高必正大战了十多日的,真的是多尔衮的主力大军,朕原以为依靠高必正的数万人马,坚守虞城月余不成问题,可没想到的是,清军的攻势进展这么快,高必正说至多再坚守三日,虞城必破!”/p
。/p
朱四的话让堵胤锡、洪承畴二人大为惊骇,洪承畴说道:“万岁,如果虞城失守,郝永忠在徐州城外就万分危急了,我大军集结在凤阳的事情恐怕多尔衮未必会侦知,如果虞城无法援救,我们应当做好在徐州与多尔衮决战的准备。”/p
朱四看到洪承畴在避开话题,任谁都清楚,刚刚得到虞城破城在即的消息后,朱四只找到了堵胤锡和洪承畴两位御营五军的统帅谈话是为了什么,那一定是想让他二人带领御营五军前往虞城救援。然而买一送一的事情洪承畴已经做过一次了,他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害怕自己再一次遭受松锦之战救援锦州祖大寿时发生的那种惨败。/p
朱四也能够理解洪承畴的心境,并没有进行斥责,堵胤锡则站出来正色说道:“臣以为应当救援高必正,第一个理由是我大军目前士气正盛,如此不去救援一支重兵集团,任其自生自灭,将会对大军士气起到消极影响,更会寒了军心。二来一旦清军主力抵达徐州城下,我们决战歼敌的目的一定是不能达成的。一则清军主力机动性强于我军,他打败了大可以放弃徐州与城中孟乔芳、李国翰里应外合,继而撤出战场;而以清军主力外加徐州守军的实力合兵一处,我军实难有什么胜算。而一旦我军战败,则将立刻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臣恳请带领御营伍军援救虞城。”/p
朱四点头道:“二位卿家都是兵法大家,自然知道曹刿论战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我们大可以将虞城作为第一决战地,你二人领兵快速赶奔虞城,无论到时候虞城是否还在我们手上,都要在虞城之外列阵迎敌,此后我们再这么这么办......”/p
朱四既然已经下令,洪承畴自然无法再逃避了,虽然他心里有些埋怨堵胤锡的自告奋勇,却也知道堵胤锡对在徐州迎敌的分析以及朱四将虞城作为决战地点的设计都是正确的。只是这种正确的军令极有可能会搭上他和堵胤锡的卿卿性命。/p
二人出帐后,于赶奔御营伍军营地的途中,堵胤锡问洪承畴道:“洪公内心是否已经怯战了?”洪承畴摇头道:“洪某并非怯战之辈,也并非怕死之人,否则当年被俘至沈阳后,洪某也不会绝食。只是“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如此大战,洪某只希望圣上在部署上不要犯错,只希望我大明不要重蹈松锦之战的覆辙罢了。”/p
堵胤锡道:“松锦之战,如果不是令出多门,大明未必会败。今日你我也当引以为戒,堵某人也绝不会像洪公当年的监军张若麒那样掣肘于你。”洪承畴惊道:“堵大人的意思是......”堵胤锡点头道:“正是,堵某人虽为御营五军都指挥使,此战也当让贤于您这位都指挥同知。”/p
洪承畴拱手道:“堵大人错爱,下官不敢。”堵胤锡摆手道:“诶,洪公说的哪里话?想我御营五军以车阵见长,而车阵正是洪公的强项啊。如果松锦之战张若麟听取洪公的意见,逼以车阵,毋轻战,步步为营,稳步推进,大军何以败到如此地步?今番再战虞城,我御营大军将全部听从洪公指挥,你我定要一雪松锦战败的前耻!”/p
洪承畴激动的说:“好!洪某定不辜负万岁爷和堵大人的厚望。”堵胤锡点头道:“好,你我击掌为誓!”堵胤锡与洪承畴三击掌,立誓道:“今番明誓,我二人必将带领御营五军血战到底,一雪松锦战败之前耻!”立誓后,二人大笑着走入辕门,统领大军开拔。/p
此时的朱四,手中依然拿着高必正的书信,自言自语道:“老高向来敢战,此前数十年军旅征程也从没向谁服过软儿。如果不是因为再也无法靠一己之力挽回危局,想必他是绝不会写这样一封信的。”朱四又将信纸闻了闻,上面的硝烟气味尚在,可见战事之激烈程度。朱四心中一凛,连忙又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对高必正说道:“务必再守城四日,四日之内,大军必到!好好活着,朕舍不得你死。你这一战,事关整个中原决战,虞城战败,明军必败,必正守城四日,明军则可取全胜!”/p
鸽子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