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残明霸业>第二百六十九章 出卖

一向超然的秦良玉为此也曾愤懑不平过,她还为此上书天启帝弹劾说:

“臣带着秦翼明、秦拱明,自筹军饷,裹粮出战,先后取得了像红崖墩三战那样的胜利。

可是那些离间我们君臣的大将们,他们没见过贼兵的面,却在那里整天挥着胳膊吹嘘,等到和贼兵对垒时,就闻风而逃。

那些自己被贼兵打败了的人就担心别人战胜贼兵;自己被贼兵吓住了的人就怕别人胆子比贼兵大。

像总兵李维新,他在渡河一战中失败回营,反而拒我于门外,不容我进城相见。

以一个六尺身躯的大男子忌妒一个巾帼妇人,他如果夜静时想一想就应当羞死。”

天启帝和魏忠贤看到奏折后当然也是非常恼火的,便是立即颁旨,命文武大臣必须以礼招待秦良玉,不得有任何猜忌。

然而结果是什么?

仅仅到了次年,也就是天启四年,秦民屏跟随巡抚王三善率军进攻安邦彦

时,他便被王三善给出卖了。

明明战局趋势一片大好,奢崇明被俘,安邦彦溃逃,王三善却在这时想要见好就收。

可安邦彦还没有被俘获,这场仗打得没头没尾怎么能见好就收?

秦民屏想乘胜继续进攻,对众将说若明军直指陆广,叛军必败无疑。

王三善与秦民屏产生了分歧,作为总指挥,王三善要么下令全体进攻,要么可以否定秦民屏的建议,可是他两样都没做,而是让秦民屏自己进攻,若是胜了,他得现成的,若是败了,则一切可以都推到秦民屏头上。

为什么?嫉妒呗。你们既然是天子宠臣,那么这场仗你们来打好了,我袖手看戏便是。

秦民屏哪有文官领兵的那些花花肠子,一心想要求胜。

于是他孤诣独行,率领石柱军在大方大破贼兵,连战连捷。

巡抚王三善却在秦民屏孤军深入陆广和大方之时在后面大搞小动作。

秦民屏在民族聚集区孤军作战,王三善到处扬言要在这里搞什么郡县制,结果把周边所有土司都给吓到了,然后各地土司联合起来支持以及被秦民屏打得只剩一口气儿的安邦彦。

于是,在秦民屏连战连捷率军凯旋而归的时候,却莫名遭遇到了一股强敌的伏击。

不是一股,是周边许多土司的联合伏击。

而王三善呢,不但当初没有和他一起冲锋陷阵,甚至这时连后路都不帮他掩护一下,可怜经过浑河血战洗礼过的一代名将啊,竟是没有逃过袍泽的算计。

就是那一战,秦民屏死不瞑目,两个儿子,秦佐明、秦祚明在突围中身负重伤。

王三善最后也没有得到好下场,他被自己最信任的降将给卖了。

陈其愚本来是安邦彦的手下,王三善迫使他投降后对他的信任比对秦民屏的还多许多,他几乎将明军所有的布置都告诉了陈其愚,然后陈其愚又告诉给了叛军。

最后见时机已到,陈其愚更是亲手擒获了王三善,而后斩杀之。

战败后,天启皇帝厚爱秦家将,追赠副总兵秦民屏为都督同知,并颁旨为秦民屏立祠祭祀,秦民屏的两个儿子秦佐明和秦佐明被封为参将,侄子秦翼明和秦拱明官至副总兵。

而文官们历来以高姿态来蔑视武将的作用,却是同为文官掌兵的王三善不遗余力地褒扬,甚至这褒扬都有些不分青红皂白,文官屡屡上书为罪魁祸首请封,天启帝呢,竟给了王三善谥号:

这位便是文官青史笔下的永城三台阁名将之一:谥号忠烈公,王忠烈,又称王大将军。

红朝横戈立马杀敌数十万的彭大将军表示心塞呀,大将军一生百战,令联合国军都闻风丧胆,怎么就和王大将军什么的混淆了呢?

秦良玉心中感慨的是,如果自己的弟弟身边能有天浪这样的袍泽,后路如何会被一股残兵设下埋伏,秦民屏如何会冤死?

就像今日,天子与她一同剖析尚可喜精锐的埋伏地点,一起同她应对,又主动要求担当攻打常德的重任,这给秦良玉带来的感动,无疑是巨大的。

一件小小的事,在一个从来孤寂的敏感女人心中,或许便是一饭之恩,涌泉相报的认知。

自秦民屏往死贵州战场后,女军神再没有向朝廷请过战功,而天启帝驾崩后,女军神在经历了广渠门之战和遵永大捷两战的伟大和辉煌之后,也很快便被打发到了四川这个西南角落。

她也被崇祯遗忘了。

可能有人会说,秦良玉在四川不是照样打得张献忠罗汝才一次次屁滚尿流?

可是再联想到清理爱你敢于的官职,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大明上柱国,太子少保,四川总兵官,官居一品,却是每场战役都要被二品的兵部尚书甚至是不入流的四川巡抚瞎指挥,这不是笑谈又是什么?

这不是打发又是什么?

所以秦良玉此后再没有自保过战功,哪怕是独子战死,她也没有上书帝王请封。

哀莫大于心死,秦良玉对大明没有心死,有的只是对帝王的失望。

可是自己却仍然笃行着:国虽无道,至死不变那句话。

直至今日,她终于在天浪的身上看到了大明的希望,这让老人家如何不心潮起伏?

常德城下,硝烟扎起。

连日来,清军常德守将高进库守在两面高山三面环水的常德城里是天天挨打,日日应敌。

途径的桃源县只是明军在城外喊了几嗓子,清军便缩着脖子开城投降了,可常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九章 出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