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将登莱二州全部夺回来就目前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海面上明军的上千艘战船和数千门大炮清军拿什么来对付啊?用马刀吗?愈渐严峻的局面也让大清的统治者们出现了意见上的分歧,感觉到了内外局面都非常的不利后,多尔衮需要先将内部的意见统一起来。/p
于是大清最实权派的三位王爷,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信义辅政叔王济尔哈朗、英亲王阿济格在洛阳举行了一次异常重要的军事会议。还有其他的亲王列席会议,其中包括端重亲王博洛、承泽亲王硕塞、多罗亲王满达海以及多罗郡王瓦克达。/p
和硕亲王在大清的前期与后金时期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爱新觉罗家族少数实权人物才可获封,另有蒙古外番大汗一级别的也可或此封号,却是荣誉大于实质。爱新觉罗家族中的这些和硕亲王就不一样了,比如努尔哈赤的八贝勒即——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小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全都是和硕贝勒,和硕满语有一个地方和一个部落的意思,类似于汉族历史中的诸侯王。/p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当然是未来清军的战略调整,怨言也是一定会有的,只不过没人敢于公开化罢了。多尔衮诱敌出击而后与明军平原决战的策略不但没有等到平原决战,反而让己方的地盘儿几乎就只剩下平原了,大山大河全都要丢没了。/p
大清的版图如今就快被打回原形了,如果再不尽快消灭明军主力,用不了两三年大家就得一起回老家打猎捕鱼做回老祖宗的本行。这是已经习惯了中原锦衣玉食生活的满清贵族们所不能接受的。在战争局势堪忧的情况下许多贵族都把矛头指向了摄政王多尔衮。/p
更有保皇派趁此机会暗中支持顺治帝亲政,六岁便登基的福临如今已经十四岁了,多尔衮依然不让皇帝亲政,尤其是这次洛阳会议没有福临的身影便可以看得出一些问题。为什么地点会选择在洛阳呢?多尔衮的解释是战事吃紧,前线军事主官不宜脱离自己的军队过远,所以选择了距离阿济格、多尔衮本人和济尔哈朗的驻地都很近的洛阳作为会议地点。/p
道理上是说得通的,但是这些和硕亲王们也是心照不宣。多尔衮还是不想给身在北京的小福临话语权,这次会议就没有邀请皇帝参加嘛。长期以来几乎所有和硕亲王都分散在祖国的各处山山水水之间,多尔衮就是不让他们回北京,难道这不是他的算盘吗?/p
虽然现在的大清政权不像蒙古帝国初期那样需要忽里台大会决定重大问题,可是既然能够影响皇权归属的所有人都在忙着,那么皇帝亲政的事情就连制造一下集体话题都没有机会了。这就有点儿像蒙古帝国成吉思汗驾崩后托雷监国,一直拖延不召开忽里台大会的意思一样。托雷是拖延窝阔台正式接手蒙古大汗的实权,而只要多尔衮永远健康下去,只要和硕亲王们都永远在外忙碌着,那么顺治皇帝就将永远的在北京城里等着,一年又一年。/p
今天,会议召开了,可皇帝却不在,议题也就不能被提到政治高度上去了。“诸位辛苦了,予今日召集诸位王爷来此议事是,因为战事马上将要出现转机了。我大清铁骑即将在中原大地上踏碎明军的百万之众,再杀回南京抓住朱由郎那小儿,到时候予将亲自把他送上断头台。”/p
多尔衮开篇即是宏论,他也没问问朱四愿不愿意被他放血。他说得话也并没有让谁信服,只是他的哥哥英亲王阿济格替他和自己吹捧了一番:“摄政王英明啊,前番太原一战,我命令麾下的吴三桂奇袭明军的大营,一日一夜追杀了刘体纯八百里,杀的明军是丢盔卸甲精锐丧尽,此时正是大明元气未复,我们趁火打劫的良辰美景啊!”/p
听这两位权势熏天的人物如此不顾矜持,肆意的胡吹,其他人谁也没接话。心想你先吹着,不想听咱就不听,全当野驴放屁,咱也犯不上没眼色的得罪你。大家都在嗅闻风向,弄得一时间竟然冷了场,让这哥俩很是尴尬。/p
“兄长辛苦啦,有兄长这擎天白玉柱,跨海紫金梁啊,弟弟这么久都一直苦苦等待能在大平原上用我八旗大军的马蹄踏碎明军主力,没想到第一次的机会竟然是被兄长取得!”济尔哈朗抄着袖子,连连点头,心里却在想:‘要不是你阿济格在大同乱搞女人都搞到人家姜襄亲戚家里去了,姜襄会造反吗?到头来弄得西北一片大乱,折腾了一年多,最后还丢了一个陕西、半个山西,就连你本人都是跳了十几丈的城墙才跑回来的。但凡腿儿慢一点儿都会被人家姜襄给扔锅里炖了,捡条命跑我面前胡吹个什么?多尔衮就更无聊了,还要到南京抓永历皇帝,没准儿哪天明军的舰队就要跑到北京帮你抄家玩去了。你们就先吹吧,看你们怎么收场。’/p
多尔衮和阿济格当然听不见济尔哈朗的腹诽,还继续沉浸在吹捧与被吹捧之间呢。“兄长与郑亲王的大军如今就像两把高高举起的铁锤,任何冲动的明军走到你们二人面前,都会被砸的粉身碎骨。”/p
端重亲王博洛也是多尔衮一派的,看到只有这哥俩在对台词儿有点儿太过单调了,心想要是再不发一言就两面儿不讨好了,便也说道:“是啊,是啊,要说起野战,普天下有哪支军队是我八旗铁骑的对手。太原一战就是明军的前车之鉴,只要我们接下来能把西北或河南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