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宋男儿>第117章 海战(六)

就在玩者都高兴赶过去查看的时候,忽然就看到有两个像是箭头一样的东西从木质甲板外面穿了进来,那果然就是破虏炮,然后就在他的惊愕之中,炮弹炸开,在船舱中现出了一团耀眼的金光。

对于破虏炮玩者都高兴并不算是陌生,这一刻他只是不明白一件事,为什么敌人能打得这么准呢?这不符合常识啊。

这的确不符合常识,只要是接触过的人都知道破虏炮最大的好处就是飞得远,但最大的坏处就是没有准头,其实不光是张弘范或者张世杰这些人对于破虏炮是这种看法发,就算是张顺这样的发明人,士兵们也一样无法提高破虏炮的准确程度,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头疼的问题。究其原因很可能是从从一开始就出现的问题,而且基本上无法更改。

破虏炮不能随意放在什么地方就可以发射,它必须要一个发射架子,只有这样才能将其对准目标的方向,而这也是后世火箭的雏形,可问题是后世的火箭上面不是带着自动制导装置,就是利用更为先进的方式推动,这让火箭炮可以有个更好的性能,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只能利用点火发射,所以只要点火之后,他就会像窜天猴一样飞出去没有问题,可是至于飞到什么地方,如何飞行,最终落到那里却都是未知数了,只能听天由命看他最终能够撞在什么上面。

发射架的仰角向上,这东西自然要向上飞,所以就算是再熟练的士兵也无法做出有效的判断,这就是这东西最大的问题。这些年来由于多方势力都已经掌握了这个东西,开始进行仿造,他们也都想过要将这种武器进行改良,先后也出现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发射架,但最终也都一一证明那就是扯淡,反倒是张顺设计的蜂巢箭车是最好的一种,但也无法改变多少,只能算是勉强提升了一些而已,其他的都成了笑话。

不过事情总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变化,因为人总是要比事情聪明,解决的办法也总是能够想出来,而想出这种解决办法的人就出在张世杰的队伍中。在张世杰的军中有一支请死军的存在,这也是张世杰手里最后的王牌部队了,这倒不是因为张世杰对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训练或者什么,而是单纯的因为他们的出身。

这一路打来,张世杰也算是跑遍了大半个大宋的版图,虽说lián zhàn连败但也是一路收拢残部救援百姓,所以身边总是有几十万人的存在,这也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了,而百姓也好士兵也罢在他们当中有很多适合元人有不共戴天仇恨的存在,这些人要不就是因为元人家破人亡,要不就是死而复生,反正一个个只要看到元军就会毫不犹豫的进行拼命,在他们看来只有死在战场上才是解脱,所以这群人每每进攻的时候都会冲在最前面,撤退的时候留在最后面,就连张弘范都对他们感到头疼,因为这帮人实在太可怕了,没有一个人是愿意活下来的,经常会发生一群绑着掌中雷和他们交战的对手,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直接拉线,大不了同归于尽,和这样的人交锋真的让人有苦难言。

张世杰对于这支部队自然是高看一眼了,把自己能够提供的好武器都无偿的提供给他们,而这些人也会是已有时间就会研究那些武器,争取找到最佳的使用方式,所以一种全新的破虏炮使用方式也就随之出现了,那就是肩扛式发射。其实肩扛式发射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发射方式,因为就算是一个崭新的铁质架子,在发射破虏炮之后也会被烧的斑驳陆离,就是因为破虏炮发射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高温,而这种高温可不是普通人可以抵挡得住的。

不过这些不要命的人却根本就不这么想,他们只是认为只要是可以杀死鞑子就行了,以命换命不是天经地义的么?所以他们就开始尝试这种毫无意义但却的确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用的时候只是在肩膀上盖上一床打湿的棉被,然后就那么点火发射,这样做准确率大大提高,伤亡率大大增大,但却没有什么人真的在意,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怕死。

刚才在战场上当张世杰注意到对方出现了至少一名射雕手的时候,他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他看来只要出现射雕手至少意味着对方军官的来头不小,所以他当机立断的派出了请死军,而这些人也的确凶悍,根本不讲什么规矩就直接冲了上来。一直驾驶小船来到了距离对方船只不到三丈的地方才开火,这也打的增加了命中率,果然三只破虏炮两只命中,将对方的船舱炸得一塌糊涂,,里面的人也死的不能再死了。

这么一炸之后战场的形势也出现了巨大的转变,本来就是勉强抵抗的鞑子一下子失去了指挥,他们立刻就变成了无头苍蝇,而越来越多的宋军人马也跟着冲上他们船只,战斗很快就接近了尾声。而这个时候许夫人也已经知道了自己大哥重伤的消息,刚才的那两个怯薛都已经死在了乱军之中,她可以抽身回去了,于是她简单的交接了一下战场事物,便急匆匆的往回赶,但是得到消息却并不算好,因为陈吊眼不行了。

按道理说他不至于这么快就不行了,毕竟不管是什么毒也不会发作的这么快,可偏偏他的运气不好,这一箭刺穿了他的颈动脉,鲜血如泵无法止血,只能看着他一点点死去,所有军医都束手无策,只是一个劲的叹息着。

索性这一战终于结束,鞑子已经被全部消灭,这也是不幸中的万


状态提示:第117章 海战(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