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屋子躺下,打开系统,把动植物一收,又种上,养上。
打开仓库看看,至从两年前把土地和窝棚都解锁之后,金币到现在也攒了快千万了。仓库里也存了不少动植物。就是给自己加餐留下的盘子碗,杯子都存了不少。
这些年老秀才把他当天才尽心的教导,他也认真的学。毕竟他前世不是古汉语专业的,虽然有知识打底,也是要认真学习。几年来当初和他一起蒙学的小伙伴都回家了,用老秀才的话就是。资质愚钝,能识字就行。这里面就有虎子。虎子比他早进学一年,在他进学第二年也没有再来。
这几年老秀才尽心的教导他,把压箱底的都基本都交给他了,反复叮嘱他多读多背。就等实践。老秀才今年打算让他上场试试童子试。老秀才的大孙子今年要上场考秀才。正好一起找人给他们联保了。
余志晨对自己有信心,这几年他把老秀才的书籍都抄了一遍,装订成册。每一本都背得是滚瓜烂熟,考童子试肯定是没问题的。
如果能考上童生,就得上县学去进学。老秀才告诉他,县学的教育条件更好,他已经没有什么可教他的了,现在他就只要,熟背,熟练。
等以后进了县学,帮助家里提高生活水平的机会就多了。
进了学他慢慢的知道,这应该是个类似的世界,前世历史上并没有的朝代,大夏。也没有什么外族入关的一说。大夏建国300年,皇帝都换了好几位。历任皇帝都励精图治,所以这是个太平盛世。他就了解这些,其他的估计他叔爷爷也不知道,毕竟一辈子就是个秀才,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去省城参考。考了几回没中也就放弃了。回乡培养下一代。哪知下一代不争气,又把希望投到孙子辈,还好孙子争气,今年都要院试了。现在又出了个余志晨,这下好了,把希望都放他俩身上。
想着想着就睡了过去。
余志晨早上醒来,起床出来。见两个婶婶在做饭,其他人也不见。张氏现在嗜睡,起的比较晚。小朋友也觉多。
走到井边洗漱完,又回了屋子练字,他现在屋子的窗户边摆了个书桌。这还是余老头找村里的木匠打的,平时练字用。今年用着都有点矮了,看来得换一张了。
练了个把小时字,张氏进来叫他吃饭。
进了堂屋大家都在,就是两个小家伙都起来了。打了招呼开始吃饭。
早饭过后拿着张氏专门给他缝制的书袋就去学堂了。
到了学堂又开始背书练字。
“志晨,你过来。”老秀才给大家布置了课业,叫了余志晨,转身去了右边的厢房。
现在除了蒙学的孩子在另外一间课堂外,这间读书的也有个十来人,都是附近几个村的。就一个比他早进学的,余家族长的孙子,余志高,去年去了童子试,没考上。其他的都是比他还后来的,有的才学不久。
余志晨在大家羡慕的眼神种,起身跟去了厢房。
“志晨,今年你下场考童子试,我和几个老伙计都说好了,给你和志鹏一起联保。”老秀才可是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的。
“接下来的日子,你要更加勤学苦练,不可懈怠。还有半月就童子试了,得提前几天去县里。到时候过去和你志鹏哥住一起。你考童子试,也能问问你志鹏哥经验,不懂得也让他给你讲讲。”
“嗯,我知道了叔爷爷。”
“万不可懈怠,知道吗。”不放心的又叮嘱一遍。
“嗯嗯。”他赶紧点头。
“这接下来的日子你也不要去教室了,就在边上的厢房学习吧,免得人多分心。”
“叔爷爷,志高哥今年不去考吗?”余志晨问道。
“他呀,去年没考上,认识到自己学识还不够,要再学两年。明年再让他下场吧。”老秀才摇摇头。
童子试是每年都有,取得了童子试才能考秀才。从秀才起都是3年一考了。
“去吧去吧,好好学。”老秀才摆摆手。
“嗯,叔爷爷我去了。”
余志晨回了教室,拿上书本去了厢房,开始读起书来。虽然他都能背下了,不过不是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他就多读,百千遍的读,总是没有坏处。读累了就练练字。如此反复。中午饿了就拿点面包偷偷的吃了,喝杯果汁,美滋滋。当初15级的时候就能种植小麦,加工成各种面包点心,中午的时候偷偷的填肚子。
下午申时末告别了老秀才和同学就回家了。
到了家里见他爹和二叔三叔回来了,一家人在堂屋里说着话。这人就是不经说,昨天才说了今天就回来了。
“爹,二叔,三叔。”他径直就走进了堂屋。桌子上放了几块点心和糖。
“小晨回来了,快吃糖。”
“嗯,好。”答应着,拿了块枣糕吃起来。“爷爷,爹,今天叔爷爷给我说今年让我下场考童子试,联保的都找好了,就是给志晨哥联保的人。”
“都说好了吗?什么时候去县里?”他爹他爷爷听了赶紧问。
“十来天后吧,叔爷爷叔到时候叫我,提前几天送我去县里,和志鹏哥一起住。”
“好好,咱们小晨学习这么好,一定能考试。”老太太听了高兴。
“嗯,小晨一定能考上。”大家都点头附和。
“到时候老大你就陪小晨一起去,收水稻这事你就不用管了。”余老头对着他爹说。
“好的,爹。”他爹答应。
“小晨要考试了,你回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