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我在古代奔小康>第八十六章 连锁反应

在青岛港的码头上,一群人在翘首期待,他们眺望着茫茫的大海,仿佛期待远行的亲人回归一样。这群人普遍的有些营养不良的样子,很多人甚至打扮得跟乞丐一样。当然还有很多的穿着官袍的人,从他们的衣服绣着的图案来看,似乎最小的都是县令级别的官员。

这有意思的一幕,官员和贫穷老百姓同时在港口等待,难道这次来的是一个天大的朝廷命官不成?可是京城在西边,没道理从东边的海上过来呀?

“奇了怪了,算算时间,这次的船队应该在前天就该到达了呀?怎么这都三天了还没看见影子?”

“哎呀,可不是嘛,谈大人,你我都在这里等了五天了,就等着这批粮食拉回去赈灾呢!这要是来不了,我们县里面那些饥民,能把我给生吞活剥了!”

“荀大人,我何尝不是和你一样呢,你我管辖的县都是黄河两岸,自从黄河断流之后,再加上这三年的大旱,早就颗粒无收了。三年来,府库都空了,就靠着这点海上来的粮食救济。我甚至比你更惨,我的县里面都有好几股响马闹事了。都是抢粮食的,这让我县里的情况更加雪上加霜啊……”

官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原来他们都在等着运粮的船到达。说起这运粮食的船,其实也能和武定国扯上关系。武定国平定安南国之后,等于是获得了一个大粮仓,一年三熟的粮食产地,极大地补充了大康国北方缺粮的情况。

在武定国的安排之下,安南国只留下一季的产量,剩下的两季,用以物换物,或者资金补偿,税收等等,收购上来,然后就是装船,运送到鲁省的青岛港。然后从这里,分发支援鲁省各地,支撑抗旱救灾。

不得不说,武定国的这一手,弄得是十分及时的,老百姓们现在可谓是三年没怎么收获了。这三年里面产出来的一点点粮食,再加上这种一个月一次的海上运输粮食,才让老百姓们不至于饿死,让老百姓们能撑到旱灾过去。

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官员们把持着粮食,也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很多乱匪也不敢打劫官府,第一是因为怕犯了众怒,毕竟这是抢了别人的救命粮,第二,也是因为只有官员在,才能从朝廷领到这一点救济粮。故而,鲁省的局面至今还是比较稳定的,没有出现大乱子。要是放在过去的历史里面,早就烽烟四起了。

“哎呀!快看!船帆出现了,那是运粮船吗?”

“等等,让个位置,拿我的武侯千里镜看看。”

“哈哈,是运粮船!没错,他们总算是来了!哈哈……额!不对!这船帆怎么破破烂烂的啊!桅杆都倒下了?这是怎么了?”

这个拿着望远镜的官员说出来的话,把大家都听得心惊不已,怎么回事?难道运粮船受了损伤了吗?那!!是不是粮食也喂了鱼了?哎哟喂!你倒是说清楚点啊!吓死人了都!

然而,这种恐慌很快变成了事实,一艘破破烂烂的运粮船,孤零零的,踉踉跄跄的来到了青岛港的港口,船上恐怖的大洞,还有那烟熏火燎的痕迹,还有那船甲板上,满身伤痕的船员们,人们的心中一种极为不好的预感出现了。

“我们的船队,在来的路上遭遇了倭寇的围攻,三十艘船,大部分被击沉了,只有我们的船长当机立断,扔了一半的粮食,才能加快船速跑了出来。但是我们也被追杀了很长的距离,如果不是天黑了,估计我们也喂鱼了。”

“什么!就只有你们一艘运粮船了?还只有半船的粮食?这这这!这可如何是好?这里几万灾民,还有十几万灾民等着你们的粮食,我的天,完了,这天下要乱了!”

山东巡抚大学士,此次赈灾的总督大臣,龙双大人,说完了这句话之后,双眼发直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从他主政鲁省以来,一直是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他最担心的就是因为连年大旱引发饥民揭竿而起,席卷天下。要知道,书上可是记载了不少这种事情的,好在,武定国的及时输血,加上他的努力,总算是把局面稳定了下来。

然而,这次运粮船带回来的消息,直接击碎了他的最后一丝侥幸。没了外部输入的粮食,大部分老百姓只能饿死。而那些不愿意饿死的人,只有一个办法——抢粮食!抢夺鲁省大地自己产出的那为数不多的口粮。

民乱的爆发,如果不能及时镇压,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到鲁省的粮食抢完,然后就是相邻的苏省,皖省,冀省,豫省等等。饥饿的灾民们会像是蝗虫一样,所过之处,带来惨绝人寰的灾难。这样子,死的人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而且,即便是派军队镇压,然而军队也是要吃粮食的,没了粮食,军队也没有战斗力,更不用说镇压叛乱了!

远的不说,光是前几年发生在桂省的叛乱,可见百姓们闹起来了之后,会有多么恐怖,他这个鲁省巡抚,说不好也要步毛彦武巡抚的后尘,如果死了就算了,但是如果落得个身败名裂,怕是子孙都抬不起头来。

“龙大人!我们该怎么办?没粮食了!”

“对啊,龙大人,您快想个办法吧!那些灾民们在问粮食是不是没了!我们该怎么回答?”

“龙大人,您快下令吧,军队需不需要集结?最后这点粮食当军粮吧,不然军队都没办法打仗了!”

身边的官员们,一个个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们在等着龙双大人拿主意呢


状态提示:第八十六章 连锁反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