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别看朝堂之上有那么多的人为慕容大帅发声,其实真的到了私底下,各个将领之间的交流那是少之又少,人人心怀鬼胎,大概描述的就是匈奴的朝堂了吧。
上京的百姓再痛恨那个葬送了匈奴军队的人,殊不知那可都是慕容观海摸爬滚打,靠着自己拉扯起来的一支军队,谁能有他心疼呢?
但是君命有可为,有可不为。
真正的明眼的人都似乎看出了蛛丝马迹,近些年来,尽管慕容观海不显,但是都明白慕容观海的隐藏的力量才是最为强大的。
他的步军那就是匈奴的步军,步军将领时常断带,没有新鲜血液的补充,但是每当有什么新星冉冉升起,追根究底,都会发现那谁家的校尉,谁家的万夫长,又是谁家的都尉,那大抵在最深的出身之上,都会刻上一个慕容。
慕容家是落魄的匈奴贵族,最早的三大贵族家以及什么虚连提这一类的皇姓那都是已经被多少年的纷争厮杀给消磨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
慕容这一不显的,更像是中原人的复姓的一姓在风雨之中悄然的站住了一点角落,艰难的生存着。
要说相提并论的话,慕容家在匈奴的位置,大概就像是时家在大汉的位置一样,世代皆出勤勤恳恳的忠将。
慕容观海的祖父也是证明了这一点,为国殉命,可称壮勇。
但也是那样,慕容家一下子少了支柱,更何况慕容观海的父亲自幼体弱多病,在与其母亲诞下一子之后便离开了人世。
不过历史上也是总是不停地印证一点,那就是当一家之主的逝世导致家族没落之时,总会有一个独挑大梁的女性,支撑起这个家。
没错,慕容观海的母亲便是帝国到现今为止的唯一的一位硕果仅存的女将,慕容涟漪。
她年轻时便在军中担任偏将一职,帝国之中有着不少的流言蜚语,说慕容涟漪此女便是受了慕容观海祖父的恩惠,在军中捞了一个职位,混吃等死。
但是当那位女子真正开始冲锋陷阵之时,再也没有人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语。
毕竟乱世才造真英雄。
慕容涟漪最终官至帝国十六大将之列,晓风将军,杀人如晓风拂面,无声无息,鬼魅的行军是她最大的特点,因此也被众多匈奴男女所崇拜,毕竟是千百年的唯一女将。
荣归故里之后,便安心培养还正值及冠之年的慕容观海,给他立下了,不成兵书,不入军中的要求。
这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女子,对待自己的独子也是这么的严厉,但正是这份严厉,让慕容观海在今后的战场之上才能所向披靡。
慕容观海由于他的用兵狠辣,但又治军有方,使他在军中的地位爬升的极其迅速,出山便又校尉做起,而后五年之内连跳都尉,官至将军之职,统千人重甲步军,这也都是先王所赐予慕容观海的权利。
独自一人有着组建军队的权利,放眼古今又有几位杂号将军可以做到。
所以当他意识到匈奴在步军之上的不足之后,他向着单于请示,准许他组件一只能够担得重任的步军。
但是朝堂之上,不只是同级的将领在嘲笑他,连私底下那些官职远不如他的人也在质疑他。
“匈奴铁骑不需要下马。”不知这是谁人的名言,总之不知道影响了多少匈奴人。
匈奴人自持兵熊马壮,将战线无限前延,当那位马背上的天子一举击破了匈奴人的铁骑连环之后,汉人的骑军在匈奴腹地几乎畅通无阻。
如果没有那场如同天兵救世一般的拒马之战,恐怕,匈奴那位天降单于会一脚把棺材板给踢开吧。
自此以后,慕容观海的军中的道路再也没有任何阻拦,最终做到了帝国三大帅之一。
在军中,独孤大帅掌握着那堪称帝国命脉的金甲重骑,而另一位最神秘的大帅,人们经常都见不到他的身影。
但是总的来说,除去普通的军队,以及那些城中守军,匈奴军中拥有绝对优势的便是慕容观海,为此慕容观海也是头疼不已,他在大汉度过了些许岁月,自幼饱读诗书,定然是明白功高震主一说,但他却没办法割舍与这群兄弟们的感情。
现在很好,慕容观海在进军前线之前便有不好的预感,慕容观海是一个集谋士与武将于一身的男人,于是他的身边便不会有太多的能跟他出谋划策之人,但是他的本能感应便是如此。
这次的宣战太过突兀,太过的随意,但是他又没有办法在毫无接口的情况下,回驳君王的旨意。
于是他带着自己的军队,精锐中的精锐,这是他最错的一步,后来他也后悔了,葬送了那么多……那么多并肩作战的弟兄。
粮草、哨探、援军、天时、地利没有一个站在他的一边,还有那把枪。
“天道有轮回啊,哈哈哈,当年老子刺了那汉人皇帝一刀,反过来差点被他娘的一个小年轻给一枪捅穿咯。”毫无征兆的,慕容观海在冥想之中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吓了车外的马良一身冷汗,赶忙进来询问情况。
“我能有什么事,呵呵,想起了往事罢了。”慕容大帅想要挥一挥手,让马良出去便好,却发现空空的袖管,滑稽的摆动了两下,又是一个憋不住,哈哈笑了出来。
马良最后还是退出去了,尽管一直在担心是不是伤口感染,大帅发了烧什么的,但是毕竟是一个通玄武夫,识相的退出去了。
“都他娘想要我的兵死,那便如了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