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我成了仁宗之子>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

涉及到朝堂猫腻,国朝五品以上官员,没一个善茬。

所以,当余靖往这方面想了,也就不用赵曦再操心了。

一句话,能榨多少就榨多少。

他们现在是很惬意很爽了,可在汴梁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本来自归仁铺决战后,朝廷已经放下了广南的事。侬贼被驱赶,州府都收回了,接下来只需要安排能臣就任,然后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即可。

谁知道,随着攻打广源州之后,广南这边奏报居然是:太子殿下携同狄青,率兵深入安南境!

这还了得?

安南开国多久,朝堂上很清楚。就有如国朝征伐北汉的年代,那时候国朝还可以抗衡大辽的。

也就是说安南军伍都是征战多年的悍卒。而如今,即便西军善战,护卫营均为上上之选,可毕竟是深入他国境地。

两三万的军卒,去抗衡一个国家……不用想,都也知道会是什么结果。这不是万尹山!

“诸卿,如何是好?”

本来挺好的,怎么又来这么一出?曦儿,你这是折腾什么?

赵祯这些天很愉悦的。曦儿南征无事不说,听闻于征战多有贡献,关键是还略施手段,毫无痕迹的处置了弃城而逃者。

这些,对于太子而言,够了,足够了。

本以为只等曦儿回朝,于朝堂商议曦儿职司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偏偏……偏偏又出幺蛾子!

安南是撺掇了,不就是个撺掇吗?并没有公开的入侵广南……往年安南的骚扰不断,不也这样过去了。

那些烟瘴之地,又是边野蛮夷……赵祯是真想不明白曦儿为何要这样做,更是对这样的状况无措。

“陛下,广南边远,何况安南?奏报抵达汴梁,已是旬日半月。为今之计,唯有等!待广南战况新报。”

富弼这样说了,也没见有其他人说别的……看来没人有什么好办法。

或许是真没办法吧。赵祯很无奈,满腔的担忧无处排泄,只得挥了挥手,算是散朝了。

连该有的流程都懒得做,也无意留谁奏对。这时候,除了儿子,心里装不下其他的。

赵祯径直起身走了。富弼和文彦博对视一眼,也没奏请,直接跟着赵祯去了。

赵祯并没有直接去慈明宫,曦儿不在,又因张氏去世后,自己追封了张氏为后……估计曹氏颇有怨言。

这时候就是去了慈明宫,也看的是个冷脸。

赵祯灰溜溜的往延福宫去。富弼和文彦博就那样跟着,赵祯都没觉察。

陈琳倒是发现了,他还没资格,也没胆子呵斥相公。一行人,就这样默默的往延福宫走着。

富弼和文彦博不是来给赵祯出什么主意的,这时候也没什么主意。

前线什么情况,他们看到的只是奏报。这次不同以往,有太子殿下亲征,有相当大的临机决断之权。

朝堂上就是指手画脚,到了太子殿下那儿,也可以置之不理。

他们跟着来,目的是想尽量宽慰官家,别让他想一出是一出。

官家是怎样的性子,都清楚。不但是耳朵软,心思不定,还有想一出是一出的毛病。

缺乏恒心,又易变。

对太子殿下,他俩有万尹山做底,并不担心。更何况狄青和余靖都不是鲁莽之辈。

他俩担心的是,官家会瞎指挥,导致朝堂与广南安抚使衙门的指令出现偏差。

那样会让将士们无所适从,从而毁了南征军打下的局面。

“官家……”

赵祯这有点魂不守舍了。也难怪,就这么一个儿子,还是个出类拔萃,千古帝王之资的儿子。如今深入险地,搁谁也心忧。

“呃……二位相公,这可如何是好?”

赵祯连这俩人为什么来都没问,还是想怎么办。

“官家,奏报所言,安南边境陈兵三万余,而王师,西军两万,募兵一万余。是为势均力敌。”

“奏报所言,太子殿下之护卫营,于战时,因战而做之火药弹,又备有火枪,虎蹲炮等物。故无忧。”

这些名称,富弼和文彦博也是在奏报中看到的。

就连撰写《武经总要》的曾明仲听闻,都是云里雾里的。

经官家容许,自护卫营地取遗留之火药后,曾明仲的惊愕已经说明,奏报所言火药弹,非同一般。

诸多因素结合,应该没什么可担心的。

“官家,太子殿下自幼学之龄起,可曾有莽撞之举?”

这个赵祯得承认,曦儿做事沉稳,从来不做无把握之事。

虽然有时候觉得他莽撞了,可结果他都是对的。

“听之任之?”

“官家……”

陈琳开口了,可刚开口就顿了顿。

没办法,相公们跟官家谈事,他可没掺和的资格。

这不,还没说什么呢,两位相公全瞪眼了……能不能先别急?我这不全人,也是想安慰官家的。你们这并不是说什么朝堂大事,说白了是说皇家家事,我这老奴是有话语权的。

“官家,殿下临行前曾言,即便孤身一人,也可安然回朝。”

要说这几个人里,谁对赵曦最有信心,肯定是陈琳。

不管是官家还是相公,他们根本不知道太子殿下有多大能耐。可他陈琳清楚,整个护卫营有多大能耐,他陈琳都清楚。

不是说自己瞒着官家了,是有些事,即便是禀告了官家,没有亲眼所见,无法真正知晓。

火枪训练,包括虎蹲炮试验,出城后的戒严,全部


状态提示: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