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我成了仁宗之子>第六八零章 终于等来危险了

在又一次的大朝会上,只是流程般的通过了一些议题。

朝廷并没有将谋划西夏的计划透露,可由于从官家,到内阁大臣以及部分议政,心思都在琢磨西夏上,这一次的议政会议,有点平淡。

所有的事情准备就绪,第一批探路者出发时,时间大概是五月底,是现在的历法。赵曦没法准确的跟后世的历法对照,大概估计时间是六月下旬。

这也是向导要求出发的时间。毕竟,在那一片区域,只有这时候人类才能出来活动。

将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所有探路的队伍都出发了。

相互之间没有联络,特别是向导之间没有关联。这是皇城司多方侦查后选定的胡商向导。

皇城司给与胡商向导的收益,足可以让这些胡商躺着吃,也能好活一辈子。至于是不是有命花,他们没想,也没人替他们想。

赵曦在探路队伍出发以后,一直估摸着他们行进的时间,有时候会朝西北望。

其实,在这个时代,最适合探路的人是他自己,可这不可能。别如今在位,就是当初是太子时,也不可能让自己去探路。

这样的先行者,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就是九死一生。赵曦知道,处理好了,绝对能做到毫无损失的回来。

所以,在临行前赵曦的接见,只是考核了他们自己交给他们的作业······用后世的话,叫攻略。

剩下的就靠他们自己了。

······

青塘城还没有内附,也没有打下来。

其实,从唃厮啰去世,大宋经略河湟以来,青塘已经不再是往日的青塘了。唃厮啰的三个儿子,谁也不服谁,各自自立,结果让王韶捡了些便宜,也是国朝捡了些便宜。

唯数董毡最为强悍,在王韶接连收复熙州、河州、邈川城以后,董毡还在坚守着青塘一带。

由于国朝击败辽夏联军后,周边的部落不断地向河湟的督府请求内附,王韶就这样一直忙着消化这些内附的部落,并没有急于拿下青塘城。

王韶不认为一个孤立的青塘城可以一直坚持下去,所以就这样慢慢的剪去青塘城的羽翼。这样的策略也受到了朝廷的许可。

放着青塘城,随时都可以拿回来的。

期间,董毡派其手下大将鬼章,有过一次骚扰,那是役兵制推行之后的第二年。结果,只是让新招募的军卒接受了一次血与火的洗礼而已。

鬼章带着五万余所谓的青塘精锐,几乎全军覆没了。

期间,董毡还曾向西夏求亲,想以联姻的方式,联络西夏对抗大宋。那时候,西夏正跟北辽打的不可开交。西夏的梁氏也不客气,直接向董毡借兵了。

本来还想着借西夏之威,结果还没怎么着,倒是得给西夏贴补。所以,董毡的联姻也没成。

后来,据细作和斥候探知的消息,董毡跟黄头回纥也勾连上了。硬撑着要苟延残喘。

这一次探路者队伍西行,并没有暴露什么,一样的跟董毡交付了买路钱。

······

“王校······王掌柜,这就是向导的措温布呀,我觉得还是东家的青海湖比较像。”

第一支探路者队已经到了青海湖。对于见惯了黄河泥潭水的中原人,见到了青海湖,第一印象真的是青色,跟染色的青一样。还是满眼全是青色,根本就是无边无垠。

放眼望去,就跟青色幕布挂着一样,还是成慢坡状向上挂着。

一时有些激动,差点喊出王舜臣的职衔。这时候,向导还没有异动,王舜臣用司南对照过,向导指引的路线,跟官家给的方向大致相同。所以,这时候还需要向导。

其实,照王舜臣的意思,既然有官家给的大致方向,又有司南,根本不用什么劳什子向导。就给向导的那些金币,都够他们一都新军一年的俸禄了。

只是官家慎重的交代过,才让他先忍着。官家肯定有其他意图的,他是个粗汉,不懂,遵命就行了,

他们五个人,五支探路队伍,谁拿到第一个,谁肯定功劳最大。

最后还是狄帅和欧阳公主持了公道,在讲武堂的校场上,他王舜臣顺利拿到邻一队的任务。

只是,到目前来看,这任务几乎没什么危险。就是晚上冷点,白热些。

向导挺像那么回事,这时候正挨个叮嘱,不能喝措温布的水······懂个屁!有苏教导给的蒸馏物事,有官家教会的办法,俺们什么水都喝的!

不过,看在向导负责的态度上,王舜臣还是勒令兄弟们听话。

不管这向导是不是负责,最终还是得弄死他。这是涉及到国朝军阵大事的事,容不得一点闪失。

今晚就在这措温布周围过夜了。向导这是上的恩赐,会保佑远行者。王舜臣对这潮湿的地气是真烦······西北出身的人,谁受得了这滋味?

把面大氅用油纸布包一层,这玩意怕潮。都是工坊城新品,特暖和。晚上钻睡袋里,再用面大氅一裹,能睡个好觉。

向导每都控制着路程,官家也交代过不能让人累了。就这样吧,只要不让第二队赶上,王舜臣就这样听着,照做。

王舜臣几乎算是折家的家生子,对于军将的一套很熟悉。他是第一个值守的,从来没脱开过守夜。

没什么情况,一连两,离开青塘已经三四了,每除了赶路歇息,还是赶路歇息。

昨日王舜臣还射了一只羊,很鲜美,就是向导也一个劲的恭维,大


状态提示:第六八零章 终于等来危险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