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纵横西汉>第二百三十五章 雄壮的弓箭手

众人都在这诡异的一幕面前愣怔不已。

本来,第一名是要享受掌声和欢呼的,可是罗杰夫却为了获得第一名把战马给累死了。

以前从来没有人这样做过。

在匈奴人的眼中,战马就是自己的兄弟,自己为了得到奖赏而把自己的兄弟给累死,有悖于lún_lǐ道德。

可是匈奴人又最重口头承诺。缺乏白纸黑字的他们,几乎没有立字据的习惯,所有事情都是口头约定。

既然已经答应了给第一名的奖励是白马,那么就一定会兑现。

只是把奖品给罗杰夫这样的人,他们心中有所不服。

片刻之后,第二集团和第三集团纷纷地都冲过了终点。他们都可以安全地到达下一轮比赛,落在后面的人,竞争才算是真正地激烈。

马括感受到了现场诡异的气氛,知道罗杰夫太过操之过急。

拍了拍罗杰夫的后背,鼓励道:“别想太多,继续!”

现在不是浇灭罗杰夫斗志的时候,只是希望罗杰夫能一以贯之,一勇到底。

至于安慰的话,那是全部比赛结束之后的事情。

罗杰夫没有说话,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箭靶,点了点头。

第一轮淘汰了五十人,剩下二百五十人参加第二轮比试。

匈奴武士们在紧锣密鼓地布置着射箭的比赛场地,也刚好给参加比赛的精英们一阵喘息的时间。

匈奴人没有发明沙漏日晷之类的计时工具。为了公平起见,他们也没有使用点香来计时,而是采用了最最粗暴的方法——所有人同时比赛。

想要布置二百五十人同时射箭的场地并不容易,需要非常大的场地。

而匈奴人最不缺的就是场地。

只见二百五十人背靠背地站成两排,距离他们面前五十步远的地方也竖好了箭靶。

每个人都有一个专人负责给他们计数。计数的人不管射中箭靶没有,他们只关注参赛的人射出了几箭。

等自己负责计数的人射足了百箭之后,他们就会向总裁判报备,以记下个人的顺序。

比赛的规则很简单,并不会根据相差的时间来折抵箭数,而是直接按顺序淘汰。

所以,前后两名之间,相差一秒钟和相差一分钟并没有多少区别。

至于中靶数,最后再统计即可。如果可以通过中靶数决出最后五十名,那么计时的排名就不需要了。

乌维一声令下,整个场地万箭齐发,好不壮观。

如果战场上真的有这二百多人组成箭阵的话,恐怕一万骑兵都不一定能冲得过来。

二百五十人,一人百箭,总共就是两万五千枝箭。

两万多枝箭并不恐怖,两军对垒,这些箭也就是几轮齐射的消耗。

恐怖的是,放这些箭的人都是神射手。

两万五千枝箭,如果只能射中两万个目标,在他们眼中都是一种失败。

感受到区区二百人散发出的巨大杀气,马括想起了战国名将吴起训练魏武卒时的名言:兵贵精而不贵多!

马括相信,如果这二百多人都是自己的袍泽,那么他们可以横扫蹛林大会中剩下的所有人。

说话间,马括已经射出了五箭。

拉弓射箭其实是一个力气活儿,更是一个体力活儿。

受后世影视和游戏作品的影响,马括一直以为神射手都是瘦弱灵巧的样子,而弓箭手最怕的就是步兵近身。

直到自己上过战场,并且真正地学会射箭以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真么一回事。

如果步兵有幸能冲到弓箭手面前,那么他的下场只会是被弓箭手一脚踹翻在地,然后一刀砍了脑袋。

那个时候的弓箭,结构远不如后世复杂,射出同样的箭,也要比后世的弓花费更多的力气。

像奥运比赛那种,拉住弦瞄半天再射的情形,基本不会出现,因为太耗费力气了。

以汉军常用的三石弓为例,大约拉力相当于后世的九十斤。

普通人别说拉着弓瞄准了,能把弓顺利地拉开的人都不多。

面对一个能连续开弓十次的人,还有谁敢把这样的壮汉看成“好欺负”的弓箭手?!

而今日参加比试的匈奴精英们,他们要连续开弓百次!

可以想见,参加比试的人中肯定会有无法完成百次开弓的人。

无法开弓百次的人,将会直接被淘汰,不论前面已经射中几箭。

大多数人都是以五箭或者十箭为一组,射完一组便休息一会。

如果连续射箭太多,体力就会下降过快。没有充沛地体力做支撑,射箭的精准度就会大打折扣。

匈奴人虽然擅骑射,却在野战之中屡屡被汉人以少胜多,乃是因为汉军有一个大杀器——弩!

弩的力量和弓的力量一样,射程可能还会稍稍逊色一点点。

然而弩最大的优点,便是可以瞄准!

弓当然也可以瞄准,然而弓的瞄准是在一瞬间完成。从开工到瞄准,再到射箭,一气呵成。

而弩却不同。

当上好了弦以后,士兵可以端着弩,不费力气地一直瞄准,直到时机合适再扣动扳机。

因此,弩的命中率比弓要高出许多。

当体力下降以后,使用弓的命中率便会大打折扣,而弩却不会。只要能拉得动弦,弩的命中率可以稳定地持续到战斗结束。

弩,才是这个时代的战争之王。

大汉朝对匈奴人的贸易封锁中,最严厉的从来都不是铁,而是弩。

对弩的管控,甚至严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五章 雄壮的弓箭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