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重生于火红年代>第780章 临走的交代

孙祖杰这封信递上去之后,大佬们互相传递看了看,然后又印发给中枢执委会和老同志们过目,最后中枢决定接受孙祖杰的意见,不再安排他担任国务,但是他做了这么大的贡献,也要有所表示。

就在年底,孙祖杰换届之后的职务正式确定,他的新职务是首相助理,同时还有几个小组的兼职,这是一个三四级干部都可以担任的职务,他可以享受n ji干部的医疗待遇,但是行政级别并没有提升。

这一次也有几名老同志同样挂上了总助的职务,解决了他们退休之后的待遇问题,但并不涉及政治待遇的提高。

但是即便如此,孙祖杰这么做还是获得了不少老同志的好感,n ji干部和四级干部的差距实际上很大,所以他这么做可以说惠及了不少老同志,也为机构改革扫清了来自上层的不少阻力。

相比于其他总助属于解决待遇问题,孙祖杰和严主任的总助则完全不一样,他们两人都是党组成员,可以与首相副相和国务一起讨论政务院的重大事务。

孙祖杰搞过京师的机构改革,所以铁总计划让孙祖杰参与机构改革,并负责执行工作,这又是一个啃骨头的工作。

政务院机构改革,铁老板亲自主抓,高级干部的安排跟他无关,孙祖杰需要负责司局这一级干部的安排,孙祖杰知道这是铁总对他的高度重视和信任,这么多司局级干部在他面前过一遍,他可以从中挑出不少人才。

孙祖杰考虑之后提议京师具体负责机构改革的乔杰同志上调中枢,担任编办副主任,协助他做好这个工作。这个提议被接受,这样一来年龄与孙祖杰相当的乔杰正式进入了中管干部的行列。

宁执事知道这个调令之后,给孙祖杰打电话抱怨了一顿,说京师的人才都zou 了,非要孙祖杰给他推荐几个,不能耽误了京师的转型升级。

宁执事抱怨的很有道理,当初跟着孙祖杰一起搞改革的几个人这段时间陆陆续续都被调走了。

孙祖杰的老搭档李昊同志的新职务是广南副执事兼深南执事,负责领导这个华国最重要的窗口城市。

李执事之所以没有更上一层楼,就是因为他缺乏一把手的锻炼。孙祖杰估计他再锻炼两年,应该就会被再次提拔。

范思煌则被求贤似渴的魔都调走,他的新职务是魔都同知兼经委主任,他将负责操刀魔都的国企改革。

目前孙祖杰的老熟人只留下老章和老范,两人情况又不一样。京师府尹还没有定下来,老章是京师四号,目前主持市政府的日常工作。

老范做完了医疗改革后,同知没有干多久,就被宁执事看中,调到市委给他做i i shu 的水平。

老范给宁执事做mi shu ,孙祖杰留下的那些人当然日子过得相当不错,所以宁执事这番话表面上是抱怨,实际上非常友好。

孙祖杰当然明白中枢这么做的原因,这几年京师啃硬骨头,具体操刀的几个局级干部表现都很好,早就被上面盯住了,被提拔任用是必然的。

但是孙祖杰对于京师的发展确实有些不放心,所以他真就老实不客气把自己下面的高新中心副主任肖秋希推荐给了宁执事。

肖副主任原来在机电部下属的一个研究院当院长,后来调到了机电部,是一位副局级干部。孙祖杰组建高新中心时,骆mi shu 就把他推荐给了孙祖杰。

孙祖杰知道但并不了解肖秋希,所以先是安排他在高新中心负责对高新企业的审核,这是一块硬骨头,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肖秋希表现出了很强的能力,这一块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这就引起了孙祖杰的好感,很快就把他提升为办公室主任。

老黄退休后,孙祖杰力排众议推荐肖秋希接替老黄的职务,实际负责起高新中心的工作,这样一来,肖秋希在调到高新中心后,短短三四年间就连升两级成为了中管干部。

这并不奇怪,**十年代一大批老同志慢慢淡出了政坛,年轻人喷涌而出,表现的好被迅速提拔在此时不是什么新闻。

但是在高新中心,肖秋希的发展很受限制,所以骆主任就与孙祖杰商议把他调到地方去,可是高新中心副主任级别已经很高,一时之间真不太好安排。

孙祖杰的想法是下地方后想办法把肖主任调过去,但是今天宁执事这通电话,他又改变了主意。

肖主任完全可以调到京师主持两高产业的发展,就算不能进入执委会,也是不错的选择。以京师同知作为事业的起步,老肖的未来就有了一个很高的起步。

孙祖杰这个推荐也是宁执事希望得到的结果,高新中心的副主任下地方,可以带来不少项目资源,就算给一个京师同知也是值得的。

宁执事答应他会帮忙调动,这样一来孙祖杰和骆mi shu 的烦心事就解决的差不多了。

肖主任离开后,孙祖杰准备从华投董事会调一个人过来,高新产业投资,是华投的强项,用别人孙祖杰也不放心。

就在年底,他正式和严总助办理交接。孙祖杰虽然离开了华投董事长的职务,但是严总助知道,华投的同志都知道,孙祖杰人虽然离开了,但是他还是华投的大当家,谁也取代不了他。

交接仪式很热闹,孙祖杰也做了一番动情的讲话,他用一个国务换来了两个总助,顺便把华投的逼格又提升了半级,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

严总助发言时,则


状态提示:第780章 临走的交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