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知情的除了圣上,便只巡抚一人。
众人只知圣上将此重任直接交给圣眷正浓的二皇子,并不知道圣上最先属意的其实是太子。
不过确实是因为晋宣帝突患恶疾,秦瑜匆匆回的京城。
后经亲信诊断,晋宣帝并非患了恶疾,而是有人竟然将毒手直接伸到了晋宣帝的身上。
所以,秦瑜自巫山寨回京之后一直在暗中查探圣上“突患恶疾”一事。
事实上,晋宣帝并非身患什么恶疾,而是种了一种罕见的慢性毒症,是以七七四十九种含毒药草制成的毒药,俗称四九散。
要想解毒,除非知道配药之人用的是四十九种含毒药草,否则根本不能完全拔出毒根。
是以短时间内并没有找到匹配的解药,即便综合太医院几位妙手老太医所能,也只配出了一种能暂时缓解毒性的药,但并未能想到办法拔出毒根。
毒根未能完全拔出,便会再次发作。
且毒性未发作时,中毒之人会表现的与常人无异。
一旦发作,便会危及性命。
所以,要想彻底拔出毒根,唯有找到下药之人,得知配制所中毒药的七七四十九种毒药,方可着手研究解药。
自收到密信,秦瑜急急赶回京城,知道圣上被下毒的事情之后,立即紧锣密鼓的调查此事。
说起来,晋宣帝的一日三餐自然都是有专人伺候,每一道菜,每一道点心,每一种食物入口之前都会有专人试毒,有人记录在册。
所以想要查清下毒之人,想来并不困难,只要根据晋宣帝饮食的记录册子,进行大排查,便不难查出破绽。
果然,不出两日,秦瑜便查到了下毒之人,而下毒之人便是给晋宣帝试毒的小太监。
小太监禁不住拷打,很快说出幕后之人。
谁也料不到,下毒的幕后之人竟然是后宫新晋的一位贵人。
待侍卫要去拿人之时,却发现那位贵人已经扔了三尺白绫上了房梁,悬梁自尽了。
更重要的是,那位贵人的房间内,还留下一封忏悔书信。
书信中详细的记录了她向皇帝下毒的详情过程,且连谋害原因都说了出来。
贵人谋害皇帝的原因只有一个,只因贵人承受不住肚子里的胎儿没保住的事实,且将所有的罪责都怪罪于晋宣帝一人之身,怪晋宣帝没能给予她们母子足够的庇护,于是怀恨在心,才导致了那样的悲剧。
忏悔书信中唯一没有写明的是她用的哪一种毒药,毒药又来自于哪里。
且不说这样的毒药她一个贵人哪里有本事可以弄到,就是弄到了又仅凭她一人又如何轻松的获得试毒小太监的帮助。
等秦瑜想到这一层,再去看试毒小太监时,却发现小太监也已咬舌自尽。
试毒的小太监咬舌自尽了,幕后指使试毒小太监的贵妃也已畏罪自杀,且一力承担了所有的罪行和详细过程。
那位新晋的贵人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婢女,并未有什么特殊的家世背景,只因偶然得了皇帝的宠幸,后因怀了身孕这才破例直接晋升为贵人。
此番,关键的二人一死,此事便无从可查,无从盘问。
至此,线索一下子便断了。
再者,晋宣帝中毒一事如若传出去必然引起轩然大波。
故此,晋宣帝选择将这件事情暂时隐瞒下来,而秦瑜一边查探着下毒之人,一边着人遍寻名医,只为能顺利为晋宣帝配制出合适的解药。
二皇子与左相李锦回京后,第一时间直接进宫面圣,向圣上汇报庆阳的灾情。
得知庆阳灾情已经稳定下来,且顺利平定了灾民暴乱一事,晋宣帝很是高兴。
当下在金銮殿便宣布封二皇子秦时为平南亲王,而协助二皇子的左相秦瑜也因此事得了良田百亩,黄金百两这样的厚赏。
至于最先出发去庆阳的那位巡抚,因不仅未能查出朝廷拨下的赈灾粮饷被何人贪赃,且因灾民暴乱一事,不慎受了重伤。
因此此番奖赏是没有了,没因为办事不力受罚就不错了。
左相李锦得了赏赐,众百官并不觉得惊讶,毕竟,李相本就很得圣上恩宠,加之此次立了大功,得此奖赏那算是众望所归。
可二皇子秦时就不一样了,平日里风头本就盖过太子,又比太子在圣上跟前恩宠更甚。
今番,皇帝竟然借着此番平定庆阳灾民暴乱一事当堂封了二皇子为平南亲王。
自天晋建朝百年,皇子被封王的事情时有发生,那也是因为身上有军功才能有被封王的资格,如今晋宣帝居然直接封了二皇子为亲王。
亲王比普通的封王殊荣更甚,甚至可以说是与太子平起平坐了,那可以说是百年才得见一回啊。
晋宣帝这个决定在朝堂上无疑像是丢下了一颗炸弹一般,在皇帝宣布这个决定后,金銮殿的众百官顿时惊讶的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心里纷纷开始揣测晋宣帝做此决定背后的缘由。
要说太子秦瑜,自打先皇后生下来后,便直接被晋宣帝册封为太子,这么多年,晋宣帝虽对太子疏远了些,可到底是从未动过要废掉太子的念头。
可如今,晋宣帝这个决定无疑是在朝廷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一些朝臣本就在众皇子中间选择站位这件事情摇摆不定,可经过今日一事,怕是很多朝臣心里都有了决定。
当今圣上晋宣帝一共有五位皇子,大皇子,也就是如今的太子殿下秦瑜,二皇子,也就是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