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狙击南宋>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不转水转

(11月最后一天,本书终现第一个大盟:洁曦!!巨开心!更有凤栖梧桐626,好强!每天升一级,恭喜长老!)

~~~~~~~~~~~~~~~~~~~~~~~~~~~~~~~~~~~~~~~~~~~~~~~~~

天波师船队从黄天荡出发,一路东进,途经润州、常州、苏州、秀州,最后经崇明岛出海,再往南行二百里,就到达目标岛屿,全程六百余里。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顺风顺水,七日可至。

船队到崇明岛出海口时,正好与得到军令,从缩头湖撤离的龙旭船队相遇,天波水师全师四千人船,终于会师。欢声雷动,齐向嵊泗列岛进发。

天波水师船只,多为平底江船,不宜远洋出海,好在两浙一带近海岛屿众多,并不需要驶入深海,这样江船也基本能够应付。

海上自有风浪,天波水师官兵多数只在江湖里打混过,还是头一回出海。好在毕竟是水师战士,风浪大些都还受得起。惟有那数千金兵俘虏,无一不吐得稀哩哗啦,瘫软一地,根本不用绑缚,叫他们跑都迈不开腿。

张荣一干将领,最担心的就是他们的军主,印象中军主可是一位山中猛虎,到了这海上可就……很快,张荣诸将就发现自己白操心了,军主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表现得从容自然,甚至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上山是猛虎,下海是蛟龙。军主。神将也——天波师诸将也只能如此兴叹了。

天波水师长长的船队,沿着海岸线南行。沿途诸州因为兀术军深度入侵,各州厢军溃散,防御废驰,看到这般庞大的船队,也只能瞠目以视,半点不敢异动。

如此前行两日,终于抵达目的地。

当那座海岛出现在眼前,岛上驻守士兵,划船出来迎接时。天波水师士兵无不欢呼雀跃——但比他们更开心。以至喜极而泣的,却是三千战俘……

浪拍礁石,海鸥掠空,群峰隐现。沙滩绵长。

这是一个面积约两平方公里的小岛。岛上有绵延起伏的山峰、有数汪水潭、有深邃宽广的山洞、有新建的一排排营房。岛屿南面。是一片平坦的滩涂,岛屿北面,则是一个深水港口……可以说。除了面积小了些,这小岛完全符合作为一个海外军事基地的条件。

狄烈对中国沿海岛屿分布还是比较熟悉的,而且两浙一带的外海,因为岛屿众多,也比较容易识别。从航行方向、与海岸线的距离、以及与沿途岛屿的分布态势来看,这座海岛,应当处于后世的嵊泗列岛与舟山群岛之间。

此时的荒岛,如果再过得三、五十年,以历史上南宋海贸之兴盛,早晚会被人发现占据。不过在这两宋之交,此岛还是一片荒芜,天波师算是先下手为强了。

狄烈花了两天的时间,将全岛探查了一遍,对张荣的眼光表示满意。

接下来就是将三百多船财物及二百多船米粮、军马、牛羊牲畜等物资转移至山洞内,三千俘虏自然不能白养,当仁不让当起搬运工。金兵多为北人,海上飘泊已去了半条命,还没恢复就要干这繁重的体力活,加上水土严重不服,纷纷病倒。等到物资全部转移完毕时,已有百余人急病而死,轻重病者亦不下三百人。

狄烈下令将病疫俘虏全赶到一个山洞里,每日有军医前去诊治。这种水土不服的情况,基本上还得看个人自身抵抗力,扛下来存活,扛不下就死。

天波师战士,自然是住营房了。不过当初兴建岛上设施之时,纵然是张荣与龙旭,也没想过会有数千人居住,营房自然是不够的。只好让一部分军兵住山洞,然后紧急修建新营房。

港口处根本停不了这七百多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只好把小船全部悬吊到大船两侧。除了留下三艘备用大战船之外,其余大船两舷都挂得满满当当。即便如此,还是有近两百艘小船无法入港。最后还是在此地驻守的一名老兵建议,将其余船只,转移到附近几个更小的岛屿。这些小岛屿,都是荒岛,偶尔有渔民及商船停靠。不过值此航海末季,基本不用担心会碰上停靠的商船。

古时出海商贸,多半都是选择在秋冬之季(一般是十一月到次年二月),这段时间盛吹北风,利于航海。

狄烈的船队登岛时,已是二月初,此时江浙、福建一带的商贸航行已近尾声,自然不虞会碰到商船。

狄烈立即采纳了这个建议,将船只分散停泊,总算解决了船只停靠问题。如此连续忙了数日,四千大军才算安定下来。

由于缴获兀术军全部粮草,天波全师士兵加俘虏一共六千余人,基本不用担心粮食问题。兀术的粮草,可是为五万大军准备的大半个月的量,六千多人怎么也能撑上两、三个月。

不过,梁山人总是习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不,梁阿水与燕七郎,兴味盎然地带上几条船,天天出海捕鱼捞虾,改善伙食去了。

进入二月,海风已带着丝丝暖意。在海岛西南最大一座用做议事厅的石头彻成的房屋内,天波师一干首脑:狄烈、张荣、孟威、郑渥、龙旭、燕七郎俱在座,唯有梁阿水外出捕捞还没回来。

诸将齐聚议事,主要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郑渥与龙旭两位参谋长,出于保障军主周全的安全性考虑,提出较保守的战略。一致认为可静待两个月后,时节入夏,按金人夏去冬来的习性,自然会退兵河北,届时便可还师梁山。然后派重兵大船,护送军主西归长安。

张荣却觉得闷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不转水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