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荆楚风雷>第五十三章 拂衣而去

到了傍晚时分,城内大部分的火点,火焰渐渐熄灭,只有靠近东门的几大块连片住宅,还在烈焰中熊熊燃烧着,映红了逐渐暗下去的半边天空。

巨阳城内,再也不见了半月以来,大街小巷到处乱窜的黑红脸庞,这些庄户人,仿佛一阵潮水,蜂拥而来,又快速地退去,身后,留下了一片狼藉。

取而代之的,是一队队执戟的甲士,迈着整齐的步伐,在大街上巡弋着。

据可靠消息,除了李鹤救出来的魏期和一名丫鬟,算上县令范离在内,巨阳衙门里近一半的官员,因为被困在了县衙,都在这场大火中以身殉职了,这其中,还包括了县令范离在县衙后宅内的家眷。

死状惨不忍睹。

县丞陈述死在了自己的府里,据说是自杀。

好在城内其余的火点,除了财产的损失,倒没有人员伤亡的报告。

李鹤遥望着城东那一片还在燃烧的火焰,心里想着卫明其人。

这人现在在哪?

是继续潜伏在巨阳,准备下一个动作?直觉告诉李鹤,卫明的方案不可能仅仅是这几把火,但现在这个局面,巨阳已经遭到重创,人人高度自危,再想做点什么,不是更困难吗?以卫明的奸猾,不至于愚蠢到给自己增加难度吧。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卫明已经走了。也许,他原本就是来巨阳捣个乱,给楚国添堵的,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但是目前齐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不应该是来自于从北方南下的强秦吗,南方不应该是齐国的战略重点啊。

实在想不明白。

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李鹤不知道魏期和王英最后以什么样的措辞,向国君报告巨阳之变;不知道自己的那位伯父在得知自己的门人全家惨死火海之后,会不会雷霆震怒。

也许,什么也不会发生,一切都是自己多虑了。

因为,一场无情的大火,一些人的死亡,终将把一切的算计,一切的污秽都遮掩掉了。

李鹤转过头,对身后肃立良久的钟焕说道:“风雷营即将迁往黔中,今后,距离你们就更遥远了。你们十个人,在军中别想着做大官,将来你们就会知道,所谓的官阶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无论做到哪一级,都要牢牢地掌握一部分人,有了人,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

“如果将来有什么重大变故,不想在军队混了,尽可以去黔中找我,记住,风雷营永远是你们的家。”

“钟焕啊,你们十个人,你年龄最大,目前军阶最高,你必须带好他们,不想回风雷营的,不要勉强,只要是还认风雷营这块牌子的,我委托你照顾好他们。”

“眼下时机敏感,我就不去见弟兄们了,你把我的话带到就行,你也该归队了。接下来的几天,城内这一副狼狈的场面,有你们忙的了。呵呵,楚国的军队打仗也许还行,救灾我看就一塌糊涂了。”

“时间不早了,我也该走了,咱们后会有期!”

三天后,李鹤回到了寿郢。

在巨阳的这两天,李鹤知道,不论是王英,还是魏期,都在派人到处找他,但李鹤不想跟他们再见面了。巨阳的这把大火,让他内心充满了挫折感,再也没有了心情与这些人周旋。

另外,李鹤能够猜出这两人找他的目的,作为巨阳民变的见证人之一,王英和魏期在某些方面还是希望与李鹤取得共识的。

李鹤很想告诉这两位,他们的担心多余了,完全没有必要。

李府后宅,东阁书房内,

李鹤将这次巨阳之行的点点滴滴,详细汇报给了父兄,当听到卫明这个名字时,李为也是惊诧莫名。

父子三人,做出了各种假设,却推断不出来卫明此行到底想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仅从表面上看,这件事情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思考了很久,李义说道:“鹤儿,不管怎样,这次巨阳之变,最后还是要以王英将军和魏大人给王上的朝报为准,万不可节外生枝,明白吗?”

李鹤点点头,说道:“我也正是此意,父亲放心,儿子省得。”

李义转过头,又问李为:“黔中那边的情况如何?”

“儿子正想跟父亲禀报这件事,李轲目前为作坊选中了两块地,一块在城内,这地方的优点是万一有战火,位居城内,相对安全一些。缺点是面积不大,咱们的上千工匠以及家眷就得另辟住宅了,上下工就很麻烦。还有,二弟的那几百号人也没地方安置了。”

“另一块在城外,临江,位置非常好,面积宽大,连同二弟的人都可一并解决,缺点是一旦黔中城遭到攻击,作坊孤悬城外,很难保证安全。”

“李轲给两块地都画了草图,派人送了回来,请父亲定夺。”

说完,李为从袖袋里拿出两幅白绢,摊在桌上,李义仔细地看了一会,扭头对正注视着草图的李鹤问道:“鹤儿怎么看?”

李鹤沉吟了一下,说道:“我觉得城外的这块地理想一些,咱们生产出来的器件不管走陆路,还是走水运,都很方便。咱们做生意,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方便快捷,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成本。至于战争,当然应该是我们考虑的一个因素,但那毕竟不是唯一因素。真到了千钧一发之际,大不了咱们不要东西,只要人,那样就简单了。”

“至于风雷营,暂时我只打算迁移两百人过去,这部分人年龄小,又才入营,留在这也派不上用场。剩下的一百多人,历经了几次锤炼,


状态提示:第五十三章 拂衣而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